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指出:中國成人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問題,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達到34.3%和16.4%,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
這一數字觸目驚心,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健康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當我們在談論肥胖時,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什麼?是體重秤上的數字,還是隱藏在身體內部的健康風險?
01
肥胖也分型
腹型肥胖更危險
說起肥胖,很多人認為就是體重超標。其實,體重並不是肥胖的唯一標準,我們常用的衡量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它是通過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來計算的。
例如,一個身高1.7米,體重70千克的人,其BMI值為70÷(1.7×1.7)≈24.2。按照國際標準,18.5以下為偏瘦,18.5-23.9為正常體重,24-27.9為超重,28以上為肥胖。
還有一種肥胖,它比單純的超重更加危險,那就是腹型肥胖,也叫中心性肥胖。這種肥胖的特點是腹部脂肪堆積過多,形成“蘋果型”身材。
判斷腹型肥胖的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測量腰圍,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就可能存在腹型肥胖的風險。
腹型肥胖的危害在於,它不僅僅影響外觀,更重要的是,它會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這是因為腹部脂肪堆積過多,會導致身體內部器官受到壓迫,影響其功能正常運行。
而且,當脂肪囤積在肚皮下面的同時,也會累及肚子裡面的其他器官一起變胖。例如,當胰腺堆積過多脂肪時,可能造成胰島細胞脂化,引發糖尿病;當過多脂肪沉積在腎臟時,則會影響其凈化血液的功能。
02
這些減肥誤區,你中招了嗎?
減重要科學,很多人選擇了錯誤的減肥方法,導致自己的體重不減反增,影響了健康更是得不償失。下面就是很多人在飲食上陷入的三個常見減肥誤區。
1、不吃或少吃主食
很多人認為主食是肥胖的罪魁禍首,因此選擇不吃或少吃主食。其實這是不對的,主食是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之一,不吃或少吃主食會導致能量攝入不足,影響身體健康。正確做法是選擇低GI(血糖指數)的主食,如燕麥、糙米等,控制攝入量,並搭配蛋白質和蔬菜一起食用。
2、素菜沒吃對
很多人認為素菜就是健康的,其實不然。一些素菜中也含有高熱量、高脂肪的成分,如油炸豆腐、炒堅果等。
建議減肥期間儘可能選擇一些高纖維、低碳水的蔬菜,比如:芹菜、西蘭花、菠菜、捲心菜等。
3、醬料不忌口
很多人喜歡在食物中添加各種醬料,如沙拉醬、花生醬等。這些醬料往往含有高熱量、高脂肪的成分,容易導致熱量攝入超標。
正確做法是選擇低熱量、低脂肪的醬料,如番茄醬、醋等。例如,在做蔬菜沙拉時,可以選擇酸奶或者油醋汁代替沙拉醬。
在減肥過程中,控制飲食無疑是重要的一環,但僅僅依靠控制飲食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運動同樣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消耗更多的熱量,加速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
因此,大家請記住,在減肥過程中,管住嘴,邁開腿,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減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