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作為法定乙類傳染病之一,具有很強傳染性,曾經是全球導致兒童發病和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威脅嬰幼兒的身體健康。那什麼是百日咳?百日咳有哪些危害以及如何預防?
什麼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徵。病程一般4—6周,最長可達2—3月,故名百日咳。它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感染早期的傳播風險最大,傳染性很強。
百日咳臨床癥狀
百日咳臨床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徵。典型臨床病程可分為3期:
1.卡他期:持續1—2周。臨床癥狀比較輕,可表現為流涕、打噴嚏、流淚、結膜充血、咽喉微痛等類似感冒癥狀。該期細菌數達到高峰,可以通過咳嗽或者噴嚏飛沫傳播,同時由於不能早期識別,導致該階段傳染性最強。
2.痙咳期:一般為2—6周或更久(數天至2個多月)。咳嗽加重,出現明顯的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特點為成串的、痙攣性咳嗽後,伴一次深長的吸氣,發出雞鳴樣吸氣性回聲。反覆多次,直到咳出痰液或吐出胃內容物,特別在夜間表現更為明顯。小嬰兒比較容易出現併發症。
3.恢復期:一般2—3周,咳嗽發作次數減少,程度減輕,咳嗽後嘔吐也逐漸緩解,此期病情可反覆再次出現痙咳,病情遷延可達數月之久。
對於已接種疫苗的兒童,癥狀通常會減輕很多,部分有陣發性痙攣性咳嗽表現,也有部分癥狀輕微,僅有輕微咳嗽,甚至沒有癥狀。
百日咳的危害
成人或年齡較大的兒童感染百日咳後,其臨床癥狀相對較輕,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咽部不舒服等,但年齡較小的兒童,尤其是小月齡嬰幼兒,容易合併支氣管肺炎、百日咳腦病等多種併發症。
百日咳的發病和傳播特點
百日咳作為疫苗可預防疾病,在全球大範圍接種疫苗後,其發病率出現了大幅下降。但是近年來,百日咳發病持續低流行很長一段時間後,又出現了百日咳發病率上升的現象,即百日咳再現。
隨着百日咳疫苗的廣泛應用,百日咳發病人群出現從小年齡兒童向大年齡兒童或青少年、成人轉移的趨勢,但由於成人、青少年癥狀不典型或較輕,未引起關注,使得成人、青少年百日咳發病可能被低估。
隨着年齡的增長,青少年、成人體內百日咳抗體水平不斷衰減,使得其感染百日咳的風險在不斷提高,其感染後由於癥狀不典型或較輕,易被忽視,這也使青少年、成人越來越多地成了嬰幼兒及小年齡兒童感染百日咳的主要傳染源。
百日咳家庭聚集性發病中,青少年或成人向嬰幼兒的傳播模式在所有發病中佔80%。
疫苗接種是預防百日咳的最有效措施
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最科學有效的預防手段。嬰兒應在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月齡分別接種1劑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DTap,百白破疫苗),也可自費使用五聯疫苗(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灰和Hib)或四聯疫苗(可同時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Hib)替代。
建議所有適齡的兒童在程序規定範圍之內儘早完成疫苗的全程接種,可幫助嬰幼兒更好更早地建立免疫屏障,遠離百日咳感染的風險。
來源:今日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