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2023年07月12日17:52:04 健康 1782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林輝 鄭超

2023年7月7日~9日,全國骨科界的目光聚焦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第八屆中國脊柱內鏡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

侯樹勛、周躍、戎利民海涌、高延征、劉宏建等國內百餘名知名脊柱專家匯聚一堂,與國內近七百名骨科醫生共話欣欣向榮的脊柱內鏡技術。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作為中國骨科界的學術盛會之一,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脊柱內鏡學組主辦的中國脊柱內鏡大會,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七屆。

此次第八屆大會首次在河南召開,為何會“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這所百年老院有哪些吸引力?

底蘊深厚:具有230年歷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洛陽正骨,底蘊深厚。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直屬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產業、文化於一體的公立三甲中醫骨傷專科醫院,是在已有230年歷史的平樂郭氏正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平樂郭氏正骨,是當代中國中醫骨傷科學重要的學術流派之一,2008年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平樂郭氏正骨起源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郭氏家族,形成於清朝嘉慶年間,郭家世代居家鄉行醫,族內密傳,新中國成立前盛傳五世,以療效獨特,醫德清廉而聞名,其醫術精湛、療效顯著,被老百姓親切稱為“平樂正骨”“白馬寺正骨”。

新中國成立後,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高雲峰女士攜子郭維淮於1952年將祖傳 “展筋丹”“接骨丹”公諸於世,獻給人民。1956年建立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平樂郭氏正骨由私人專有技術成為國家財富,由民間知識上升為獨特的學科體系。

作為平樂郭氏正骨主要傳承單位的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曾在1958年至1965年開辦我國第一所中醫骨傷科高等本科院校——河南平樂正骨學院,為社會培養的大批平樂正骨人才至今在國內外佔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全國名老中醫平樂正骨學派就三四十位,國醫大師韋貴康更是其中翹楚,該學院也被業內稱為骨傷界的“黃埔軍校”。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2008年,“平樂郭氏正骨法”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2013年,“平樂郭氏正骨流派”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成為第一批中醫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單位。截至2022年年底,先後同全國各地中醫院進行合作共同設立了20所“平樂郭氏正骨流派二級工作站”,分布到全國15個省、直轄市

正是一代代洛陽正骨人薪火相傳,團結協作,接續奮鬥,洛陽正骨才可以200多年來長盛不衰。

實力硬核:屢屢霸榜全國中醫骨科排行榜

如果只是底蘊深厚,也未必能夠承辦中國脊柱內鏡大會這樣的國家級學術盛會。

打鐵還得自身硬——一家醫院,尤其是中醫專科醫院,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無法得到業界認可。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擁有骨科床位3100張,年骨科手術4萬餘台,在多個權威榜單中名列前茅,佳績連連。

今年2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中醫醫院學科(專科)學術影響力評價研究報告》中,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的中醫骨傷病科學名列全國第三,中醫痹病學(中醫風濕病)排名全國第六,中醫康復學排名全國第八。

在醫信天下互聯網醫學標準委員會主辦並發布的《中國中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中,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連續4年位居骨科專業榜首。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遠的不說,就以脊柱微創專業為例,由朱卉敏教授帶領的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脊柱微創中心,通過了2022年度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骨外科學(微創)評審,成為該專業方向河南省第1個重點學科。

該中心還被河南省發改委授予“河南省脊柱微創工程研究中心〞;同時作為主委單位,成立了河南省康復醫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籌備了中國康復醫學會骨科康復專委會脊柱疼痛科普學組。

2023年3月18日,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脊柱內鏡全球學術交流平台ESPINEA中國區成立。國內脊柱開拓者、引領者、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周躍教授擔任中國區主席,國內38名著名脊柱微創專家當選中國區委員,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脊柱微創中心主任朱卉敏教授名列其中。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脊柱微創中心配備有天璣機器人、電磁導航、光磁導航、O臂、術中三維平板C臂、G臂等大型醫療設備,擁有近十套椎間孔鏡、椎間盤鏡、雙通道內鏡,形成了微創介入、微創內鏡、微創固定融合等技術體系,年脊柱微創手術量2400餘台,使脊柱微創技術向精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脊柱微創技術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更不用說,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是國家區域中醫骨傷、風濕病(專科)診療中心建設單位,河南省建設中醫骨傷科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主體單位,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項目建設單位,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國家中醫重點專科骨傷協作組大組長單位,國家重點中醫藥學科建設單位,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工傷康複試點機構,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防治骨腫瘤研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防治骨腫瘤工程技術中心,河南省骨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依託單位。

正是因為有如此硬核的實力,醫院得到業界高度認可。這次在河南舉辦的第八屆中國脊柱內鏡大會,當仁不讓選定由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承辦。

底氣十足:打造河南骨科學術交流新名片

與以往許多國家級學術會議不同,第八屆大會舉辦地點並非酒店的會議中心,而是位於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

這一變化意味着什麼?

答案是醫院有底氣,不怕參會專家學者近距離了解觀摩醫院情況。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本次大會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科研樓舉行。

除了能容納400多人的會議中心和眾多的實驗室外,科研樓還擁有一個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臨床實訓中心,能容納近200人同時練習操作,有利於骨科新技術的培訓和推廣。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據悉,已經有十餘位國內知名骨科專家預訂了該臨床實訓中心,作為他們接下來一段時間裡的教學培訓場所。

作為河南省第一個“吃螃蟹”異地辦醫的省級醫院,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在鄭東新區永平路100號建立了鄭州院區。該院區地理位置優越,距鄭州高鐵東站僅3.8公里,開車僅10分鐘車程。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2015年7月19日正式開診的鄭州院區,繼承平樂正骨傳統療法,中西並重,根據疾病譜的變化和患者需求,設立了肢體功能重建科、人工關節翻修科、顯微創傷骨科、脊柱微創外科等,完善骨科診療序列,專攻骨科複雜、疑難病症。

八年來,鄭州院區充分利用省會的區位、平台、資源和政策優勢,招才引智,舉辦高檔次、精品化的國際國內大型學術會議。其中,“中國嵩山骨科高峰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每次都是千人以上參會的規模,成為河南骨科學術交流的一張新名片。

守正創新:努力打造中醫骨科高地,助力健康中原建設

硬核實力如何而來?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堅持中醫為主、中西醫並重,聚焦骨科前沿,在守正創新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運用手法整復、夾板固定和自行研製內外固定器具治療骨折、展筋丹揉葯、牽彈三步法治療頸(腰)椎疾病的基礎上,引入脊柱側彎三維療法、肌骨超聲引導下的衝擊波治療骨骼及軟組織疼痛等新技術, “簡、便、廉、驗”的中醫藥療法惠及全國28個省(區、市)骨病患者。

醫院相關學科進一步強化理論研究,結合“平樂郭氏正骨”的“三原則”“四方法”發展成為“七原則”“六方法”等理論精髓,提出“平衡理論”,推動了洛陽正骨理論體系研究創新;出版《平樂正骨系列叢書》等書籍,獲省部級以上成果60項,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主辦的國家級中醫骨傷科學術性期刊《中醫正骨》,是T2級優秀中醫藥科技期刊、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這場國家級骨科盛會為何“落戶”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 天天要聞

醫院進一步強化臨床研究,以正骨研究院為依託,利用好河南省骨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強產學研協同、多學科攻關、中西醫並重,運用3D打印、肌骨超聲、影像融合等現代技術對骨壞死、組織缺損、骨關節感染、先後天畸形等疑難疾病進行治療研究,取得明顯療效;加快經驗方、協定方的成果轉化、特色器械的推廣使用,院內製劑增至40種,智能熏蒸床獲准在全國上市。

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憑藉業內較大的影響力,對科技人員提供優惠條件,打造展現專業技術能力的大平台,吸引了很多優秀專家加入到這個集體。

為培養臨床科研型人才,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聘請周躍教授、邱勇教授、俞光榮教授、董福慧教授、楊建平教授等國內知名骨科專家簽約合作,設立專家工作室,定期到醫院開展學術講座、研討會、科研指導、實驗研究、疑難病例會診和手術指導等工作,為醫院乃至河南整個骨科界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助力健康中原建設。

未來可期:側重臨床應用研究,加大中醫師承教育

當前,“一院兩地多區”的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擁有床位3100張,每年的門急診60多萬人次,住院6.3萬人次,手術4萬餘例,其中三四級以上手術佔到了70%左右。

“我們醫院有21個臨床中心,119個臨床科室,都是按解剖部位分、按病種分的,國內還沒有其他骨傷專科醫院能做到這樣精細化和專業化。”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伊文剛告訴記者。

在伊文剛看來,像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這樣大的規模和體量,已經到了業界的“天花板”,或者說是到了“一個瓶頸”,醫院需要調整,需要變革,“我們醫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學科發展的總體實力不高,學科發展不平衡,科研水平能力有限,學科帶動能力有限,高層次人才團隊缺乏。”

如何進一步提高醫院的整體科研水平?臨床應用研究方面至關重要。

因為河南的病材豐富,河南醫療機構大有可為。有足夠的數據做支撐,科研技術則可以應運而生,而科研成果發布後,還要及時應用到醫工結合方面,以更好地造福廣大骨科病患。

科研提升,人才驅動。除了與國內骨科大咖“聯姻”在醫院設立專家工作室外,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還積極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今年3月,由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分赴東北、華北、華中西南、東南片區等具有骨科博士點的高校組織招聘、訪問交流;6月,參加河南省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醫療衛生領域專場活動,組織高端人才、重點急缺人才招聘,夯實人才引進基礎。年初至今,醫院柔性引進骨科專家4人,達成意向的博士後、博士共計12人。

中醫師承教育,作為千百年來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在傳承中醫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方面一直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醫院將繼續加大教學的力度,通過教學促進臨床、科研學術能力提升。

站在新的起點,醫院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儘早躋身“國家隊”,爭取獲批更多的國家級研究平台,通過科研水平的整體的提升來帶動學科的發展、學術的發展和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進一步擦亮“洛陽正骨”這塊金字招牌。

後記:作為一家具有230年歷史傳承的中醫骨傷專科醫院,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以其卓越的醫療技術、科研能力和服務品質,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而第八屆中國脊柱內鏡大會的成功舉辦,更是對該院的肯定和讚譽。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將以更加專業、更加精良的醫療服務,為更多骨科病患帶來健康和希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