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齊下!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雙導管室同開台

2023年01月10日21:02:03 健康 1334

通訊員 馬清菀

近日,在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75歲的李女士正在進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與此同時,梁先生因急性心肌梗死被緊急送到醫院胸痛中心。時間就是生命,救治刻不容緩,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診療部雙導管室同開台,同時為兩名患者搭建救心“高速路”。

李女士因勞力性呼吸困難1年有餘,加重並眼前黑蒙入院治療。經檢查李女士心率僅維持在40次/分,最慢時低至30次/分,根據檢查結果並進行詳細查體後,診斷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隨時有心衰惡化、甚至猝死的危險。醫院首席專家、介入診療部主任、主任醫師李敦恆判斷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為李女士安裝永久心臟起搏器。在排除手術禁忌,並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後,為李女士進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心導管室中,消毒、鋪巾、準備材料、檢查機器……一切術前準備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手術開台,主刀醫生、心內科主任李旺剛剛腋靜脈穿刺成功,胸痛中心內線電話又急促響起。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況危急,需要緊急進行介入治療。

患者梁先生因胸痛胸悶4小時,癥狀逐漸加重,伴隨後背疼痛、頭痛、噁心,緊急被家屬送至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心電圖顯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結合患者癥狀表現,認為該患者有急症PCI指征。必須立即開通閉塞血管。胸痛中心立即為其開通綠色通道,立即激活介入診療部第二導管室,病人單繞被送入介入診療部。

心臟無小事,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是“等不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點是發病急、進展快、病情重,在數分鐘內即可發展為心跳呼吸驟停,甚至死亡。李敦恆當機立斷:兩名患者同樣都“等不起”,立即啟用第二導管室進行“雙開台”。

雙管齊下!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雙導管室同開台 - 天天要聞

李敦恆立即進行調配,將現有人員兵分兩路,由李旺主任繼續為李女士進行心臟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由李敦恆主任醫師帶領另一隊人馬在第二導管室為梁先生進行介入手術

第一導管室中,患者局麻後穿刺左腋靜脈,經左腋靜脈雙導絲法先後放入心室、心房主動抗核磁電極,測試電極頭無移位,起搏電極參數良好,固定電極,起搏器連接電極並置入囊袋內,逐層縫合起搏器囊袋,手術順利完成。

雙管齊下!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雙導管室同開台 - 天天要聞

第二導管室中,穿刺、造影、放支架……各個環節緊張卻有序地進行着。術中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近段近完全閉塞,迴旋支遠段約70%閉塞,右冠狀動脈近段見彌浸性狹窄,最重處約30%閉塞,據造影結果立即對前降支行冠脈介入治療。在介入團隊精準、默契的配合下,導絲順利通過,送入血栓抽吸導管進行血栓抽吸後重複造影,球囊反覆擴張病變處,並植入支架兩枚,球囊於支架內擴張貼壁,再次重複造影,原狹窄消失,血管內超聲檢查示支架貼壁,膨脹良好,手術順利完成。

兩名患者的快速、同時、成功救治,得益於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快速的應急能力、過硬的急救技能,同時更得益於“雙導管室”同開台,保障了救治的迅速有效。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