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食品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特別是那些既不需要自己花費時間烹調,又可隨時在商場買到的“健康食品”,更是被上班族圈粉了。
不過,商場里宣傳的“健康食品”很多可能是“偽健康食品”,買錯吃錯了,不僅不能給你帶來健康,反而還會讓人長胖,甚至會增加患病風險。
具體都有哪些食物呢?這篇文章就帶大家揭開它們的真面目。
1
蔬果乾
我們常說,多吃蔬果對健康有益,建議每天蔬菜吃到300~500克、水果吃到200~350克。但是對於時間緊張的上班族,要想每天都吃夠蔬果還是比較難實現的,於是很多人會選擇吃方便的蔬果乾。
市面上的蔬果乾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油炸蔬果乾和凍干蔬果乾。其中油炸蔬果乾不僅營養成分流失較多,還存在高油高鹽等問題,比如下圖這款暢銷的某品牌果蔬脆片,脂肪含量高達32克/100克,熱量高達495千卡/100克,一包下肚幾乎就相當於一餐的熱量了。
相比之下,凍干蔬果乾更健康一些,不僅能保留更多怕熱、易氧化的營養成分,還可以減少易揮發的芳香類物質的損失,保留更多食材本身的味道。
但無論哪種蔬果乾都不如直接吃新鮮蔬菜最營養健康,如果實在要吃,那就選凍干蔬果乾。
2
果汁
果汁喝起來酸甜可口,很多人會把它當作健康飲品。但是果汁飽腹感弱,很容易一次喝下去很多,攝入更多的熱量,增加肥胖風險。
水果榨汁後營養也會流失,如果將榨汁後的殘渣丟棄,會損失一部分膳食纖維。一些常見的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的水果,榨汁以後維生素C也會有損失。
但對於蘋果、香蕉、西瓜、桃等維生素C的含量並不是很高的水果,就不用太在意這方面的問題。
另外,市面上的果汁很多都不是100%純果汁,很可能含有添加糖。有研究提到:常喝加糖果汁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所以,盡量吃完整的水果,如果喜歡果汁,那就喝100%純果汁,同時控制好攝入量。
3
果脯蜜餞
果脯蜜餞類的小零食口感酸甜,正因為原料大多是水果,所以很多人會以為它們是健康零食。
其實,市面上的果脯蜜餞大多高糖、高鹽、高熱量,常吃會增加肥胖以及高血壓的發病風險。
4
粗糧餅乾
平時主食粗細搭配不僅能增強飽腹感、平穩餐後血糖,還能攝入更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礦物質等營養,於是市面上的粗糧餅乾被當成了健康主食。
實際上,粗糧餅乾中的粗糧並不多,就比如下圖這款粗糧餅乾,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中的規定:配料表的順序要按照由多到少遞減排列。由此可見,這款餅乾中的粗糧成分並不多,最多的是小麥粉,其次是植物油和白砂糖。
某些市售品牌的粗糧餅乾脂肪含量很高,下圖這款脂肪含量高達33克/100克,吃100克這樣的餅乾、全天再吃些其他的菜肴,攝入的油很輕鬆就能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25~30克/天的烹調油用量。
雖然粗糧餅乾的膳食纖維含量要比普通餅乾高一點,但仍然不適合經常拿來做主食。如果把這樣的粗糧餅乾當做主食來吃,不僅不能幫助平穩餐後血糖,而且還更容易長胖。
如果實在想吃粗糧餅乾,一定要看好標籤,選擇配料表中粗糧排名靠前的,並且脂肪和總熱量相對較低的一款。
5
花式麥片
燕麥屬於全穀物,富含β葡聚糖,能減緩葡萄糖吸收入血,有助於控血糖。
但是,市面上出現了很多花式麥片,裡面也有燕麥片,包裝上也會有燕麥片的圖案,讓人誤以為主要成分是燕麥片。但其配料表中不僅燕麥片成分不多,而且還會添加糖、油、調味料等成分。
比如下圖這款的配料表中最多的是白砂糖和植脂末,小麥粉的添加量比燕麥片還多、另外還添加了玉米粉、糯米等原料。
這樣的花式麥片不僅熱量高,也不利於控血糖。並且植脂末屬於反式脂肪酸,常吃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如果要吃燕麥片,一定要看好配料表,選擇配料中只有燕麥並且壓片較為完整的100%純燕麥片。
6
素雞素鴨
肉類吃的多可能會因為脂肪攝入超標而不利於身體健康,於是有人將目光轉移到了和肉類口感相似的素雞素鴨上。
不過,這些素食並非意味着“健康”,一般都是用豆製品或小麥麵筋為原料製作而成,為了讓它們的口感更好吃,還會加入植物油、白砂糖、鹽以及調味料等成分,反而可能含有更高的脂肪。
比如下圖這款素雞翅,脂肪含量高達34.6克/100克,這可是正常雞翅的3倍,熱量是正常雞翅的2.4倍,並且鈉含量不低,摺合成鹽為2.76克。只要吃下100克這樣的素雞翅,鹽的攝入量就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限量的56%了,鹽量很容易超標。
如果將這樣的素雞素鴨當做健康食品來吃,不僅存在發胖的風險,還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
7
果粒酸奶
果粒酸奶中既有酸奶又有水果,聽起來真的很健康。但這種酸奶普遍糖含量較高、熱量不低,裡面的果粒也沒多少,不僅不利於控制體重,還容易誘發齲齒。
比如下圖這款某暢銷品牌的果粒酸奶,熱量約為412千焦/100克,一瓶200克下肚就會攝入824千焦的熱量,相當於1大碗白米飯了。
如果想吃果粒酸奶,那倒不如選擇無糖酸奶,自己切點新鮮水果塊放進去,這樣不僅美味、健康,熱量也更低。
8
乳飲料
“乳”的字樣就能給人“健康”的感覺,所以乳飲料也被很多人當成了健康飲品,以為和牛奶一樣能喝到奶的成分。
其實,市面上的很多乳飲料都不是健康飲品。牛奶含量很少、更多的成分是水,蛋白質含量低、糖含量較高。比如下圖這款乳飲料,一盒250毫升喝下去,大約會攝入16克糖,如果摺合成方糖,約為4塊。
9
功能飲料
靠喝“功能飲料”補充營養可不靠譜,不僅營養沒補對,反而會讓身材日漸圓潤。
功能飲料中並不只是水和營養成分,大多都含有糖和咖啡因,特別是糖的含量相當可觀,某些品牌的糖含量甚至可達37.62克/罐。
另外,過量攝入咖啡因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容易讓人出現失眠、心慌、焦慮等癥狀,還具有成癮性。
10
核桃牛奶
核桃牛奶≠純牛奶,不是補鈣和蛋白質的好選擇。市面上的核桃奶/燕麥奶等都屬於調製乳,按照國標,調製乳的蛋白含量≥2.3%就可以,而純牛奶的蛋白含量要求≥2.9%,調製乳的鈣含量也不如純牛奶。
比如下圖這款核桃奶,蛋白質含量僅為2.4克/100克,鈣含量僅為80毫克/100克,而牛奶的鈣含量為107毫克/100克,某些品牌的牛奶鈣含量可達到120毫克/100克。
另外,調製乳一般都含有添加糖,不僅額外增加了熱量攝入,也增加了齲齒和肥胖的風險。至於強化的某些營養,只要飲食上注意搭配就能輕鬆補夠。
對於市面上的
“健康食品”
一定要擦亮眼睛
謹慎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