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同台,協和醫院成功舉辦第六屆微信科普大賽

2022年09月28日19:09:41 健康 1115

(通訊員 聶文聞)他們脫下白大褂、放下手術刀,傾心拍視頻、勇於登舞台,為全民健康發聲,為醫學普及獻言……9月22日,協和醫院第六屆微信科普大賽暨第三屆雲科普大賽在外科樓報告廳舉行。10支科普戰隊同場競技,圍繞癌症攻克、慢病管理、疾病預防等社會熱點及百姓關切的問題,用演講、情景劇、脫口秀、短視頻、改編歌曲等多樣形式講解科普,讓醫學知識輕鬆走進觀眾心裡,呈現了一場有趣、有料,更有溫度的健康科普視聽盛宴。

醫患同台,協和醫院成功舉辦第六屆微信科普大賽 - 天天要聞

“共同的夢想閃爍愛的追光,共同譜寫這幸福安康,這就是科普之光、幸福之光、健康之光……”大賽伊始,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醫務工作者帶來全國首支原創健康科普音樂《健康之光》,身着白衣的協和新青年將健康科普的高昂旋律唱響。該原創音樂主唱李鋼是一名胃腸外科醫生,他作為協和醫院第三屆、第四屆科普大賽的選手,積極投入科普音樂的製作,譜寫了備受歡迎的《減重之路》、《減重mojito》等改編樂曲,為“胖胖”們探尋“瘦身密碼”。

“我叫翠翠,三年前我在協和醫院心外科接受了人工心臟的植入手術,手術很成功,術後,我的左心室心尖處多了一個乒乓球大小的人工心臟。我常常把‘心臟’放在小皮包里,如今,我成為一個“鋼鐵女俠”。我現在希望能過好當下,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也在繼續着自己的夢想——一個好媽媽!”大賽舞台上,一位青春靚麗的女患者自信的站在科普舞台上,與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白鵬醫生一起分享人工心臟的科普講演——《凡人之軀 鋼鐵之心》。

醫患同台,協和醫院成功舉辦第六屆微信科普大賽 - 天天要聞

“自2018年10月以來,已有12名終末期心臟病患者在協和醫院完成人工心植入手術,例數位列全國前列。今年3月,我們為一名心衰患者裝上了一枚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這是目前全球體積最小、質量最輕、技術領先的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被親切地稱為‘中國心’。”白鵬作為90後心外科新生代醫生,富有磁性的聲音講解着心外最新的技術——人工心臟,通過一張張極富科技感的圖片和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人工心的普及與應用深入人心。

多年來,作為國內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的心臟大血管外科,我們堅持創新引領,帶動科室全員敢闖、敢做。只有醫生敢做,新技術才能更早更快地用於救治生命。相比病人的以命相托,我們所承擔的風險不足為懼。“我們不斷探索人工心臟植入的手術操作指南,集中力量,用創新之筆破解中國人自己的生命難題。”心臟大血管外科董念國主任表示。

最終,心臟大血管外科白鵬 《凡人之軀,鋼鐵之心》及消化內科朱斯然 《他們的腸道愛生氣》,兩位選手榮獲協和醫院第六屆微信科普大賽一等獎。

多年來,協和醫院致力於構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體系,把健康科普作為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我院始終秉承‘仁愛濟世 協誠人和’的院訓精神,將‘服務人群’的理想信念化為砥礪前行的堅實步伐,播撒健康之光、點燃科普之光、照亮幸福之光、洞見未來之光,把健康科普與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有機結合,守護百姓健康,助力健康中國。”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激情澎湃的感嘆道。

醫患同台,協和醫院成功舉辦第六屆微信科普大賽 - 天天要聞

據悉,協和醫院第六屆微信科普大賽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共徵集316支科普作品,網絡投票通道總點擊量突破1.46億,總投票數超6400萬……一段段有溫度的科普視頻飛進尋常百姓家,一篇篇真知灼見的科普作品惠及更多受眾,真正實現讓健康觸手可及。作為委屬委管大型公立醫院,自2017年以來,協和在全國率先開展微信健康科普大賽,激發了全院醫務工作者投身傳播健康科普的熱情,挖掘、培育出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科普人才,並先後榮獲省級、國家級衛健委科普大賽獎項20餘項,位居全省醫療機構第一。該院黨委宣傳部根據媒介傳播的變化格局,在全院以及醫聯體單位開展了多項科普活動,推出的微信圖文、動漫畫、短視頻、脫口秀等雲科普形態深受歡迎。如今,“協和微信科普大賽”已成為全國醫療機構中最具影響力的科普文化品牌之一。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七旬老人突發心梗 煙台市中醫醫院胸痛中心助其重獲“心”生 - 天天要聞

七旬老人突發心梗 煙台市中醫醫院胸痛中心助其重獲“心”生

3月14日,煙台市中醫醫院心病科病房內,70歲的患者張大爺握着李曉日副主任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們把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這位在生死邊緣掙扎了8天的老人,在醫院胸痛中心的科學統籌與協同救治下,成功戰勝死神,即將康復出院。6日凌晨,正在睡夢中的張大爺突然被一陣劇烈的胸部疼痛驚醒,隨即感覺呼吸困難,彷彿有一塊...
為老年生活做準備 “70後”“80後”女性走進更年期門診 - 天天要聞

為老年生活做準備 “70後”“80後”女性走進更年期門診

開篇語:AI已大規模應用於醫學健康領域,並形成了快速成長的醫療產業新賽道。但AI走進醫療界,不等同於“讓AI幫你看病”。AI的加入,對於患者、醫生、醫院、企業意味着什麼?南都健聞帶來醫療界的一線走訪。對很多女性來說,“更年期門診”不再是新鮮事,但什麼時候走進這個門診、要不要接受長期激素治療,還有不少謎團待解...
涉及飲食、體育旅遊和老年人 促進健康消費具體這麼干 - 天天要聞

涉及飲食、體育旅遊和老年人 促進健康消費具體這麼干

昨天(9日),商務部等12部門發布《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十個方面重點任務,培育和發展健康消費領域新質生產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更好滿足人民健康消費需求。其中,在健康飲食方面,政策提出了多項舉措。在提升健康飲食消費水平和優化特殊食品市場供給方面,政策提出:鼓勵批零企業設立優質農產品...
瓜分“甲亢哥” - 天天要聞

瓜分“甲亢哥”

文 | 聽筒Tech,作者 | 艾莉亞,編輯 | 饒言儘管“關稅”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但這絲毫不影響中外普通民眾之間的“友好交流”。近日,一位來自美國的頂流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可謂出盡風頭。自3月24日開啟中國行後,所到之處,無不沸騰。這位全網坐擁超9000萬粉絲的“抽象派主播”,以無劇本、無濾鏡的直播形式,從上...
【健康】帶飯上班真的健康嗎?這些注意事項要知道 - 天天要聞

【健康】帶飯上班真的健康嗎?這些注意事項要知道

我們都需要安全、健康又營養的三餐,但對於上班族來說,安排一頓健康的午餐並不簡單。為了給自己的健康儲值並節省開支,不少上班族選擇帶飯上班。如何保證食品安全?一起來看!01帶飯適合帶什麼?主食建議多吃全穀物,可以加一些粗糧、薯類、雜豆類以均衡營養。肉、蛋、魚、蝦等動物性食品一定帶完全熟制的品種,也可以用堅...
光華醫院“結節和息肉專病門診”開診 - 天天要聞

光華醫院“結節和息肉專病門診”開診

體檢時,如果發現身體里長出了多餘的“東西”——結節、息肉,不少人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會不會發展成癌。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開設“結節和息肉專病門診”,為患者破迷開悟。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主任劉煊介紹,結節是一種多系統疾病,好發部位以肺部及淋巴結最為常見,其次還包括甲狀腺、乳腺、皮膚、眼、...
“AI醫生”可能要來了!報告稱:在疾病診斷方面,AI已超越人類! - 天天要聞

“AI醫生”可能要來了!報告稱:在疾病診斷方面,AI已超越人類!

“人工智能醫生” 已經近在眼前。站長之家(ChinaZ.com)4 月 9 日 消息:一份報告顯示,人工智能(AI)的實力在醫療診斷領域也超越了人類。據說,OpenAI 的最新人工智能模型 GPT-4 比人類醫生更出色。當地時間 8 日,美國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I)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