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藥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吃藥事項很多人不清楚,如果這些問題你沒有了解,那麼時間長了身體可能會受損。再者,不是所有葯能一直吃下去。甚至有的人癥狀已經好轉了,還堅持吃,這麼做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奉勸大家,5種葯不宜長期用,尤其是最後兩個
止痛藥
很多人對這種葯有依賴,因為它運用很廣,很多疼痛問題都可以被改善,當疼痛襲來的時候,自己只想趕緊止痛,哪怕知道它對身體不好,也會忍不住服用。
但是,如果不找到疼痛的根源,每次止痛不過是隔靴搔癢,始終無法改善身體狀況,時間長了還會增加腸胃出血、肝腎受損的風險。大家要好好看說明書,一般這種葯都會說明連續服用不得超過幾天,別用錯了。
黃芪
它有補中益氣、提升免疫力的作用,但是不能依賴,因為藥物用多了會影響體質,還會積蓄藥物成分,在身體調理好轉後應該停葯,繼續服用的話容易頭暈、上火、口乾,一般年輕人或健康者不建議用它調理。
阿司匹林
用途很廣,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很重要,以前大家有病沒病都會吃一點,但是現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指南建議已經改了,60歲後如果風險比較低可以不吃,更推薦從生活方式進行管理。如果長期吃可能會有出血的風險。
川貝枇杷膏
吃起來像蜂蜜,口感很潤膏,嗓子還很清涼,所以很多人會在家裡備一瓶,留着生病時用。有的人才一兩聲咳嗽,就會趕緊吃點枇杷膏,它是葯不是水果,裡面的藥物成分可能帶來噁心、皮疹、腹瀉等反應,而且糖分很高,不適合長期用。如果脾胃虛寒的患者遇上風寒咳嗽,吃枇杷膏是雪上加霜。
健胃消食片
這種葯也是很容易讓人誤會的,以為它能長期吃,而且看包裝和名字,很容易把它歸為零食一類,如果不良反應的概率比較小,但是頻繁吃也會帶來不利影響,比如說過度依賴心理,有點胃不舒服就想吃,它的酸味會讓胃液增多,產生燒心感,若是胃裡面有炎症,胃液一多疼痛會加劇。
吃藥時出現哪些情況要立刻停葯?
降壓藥:
血壓下降已經低於100/60,整個人非常不舒服,眼前一片黑。此外,有的葯能保護心血管,但是也有可能對支氣管造成刺激,如果一直乾咳個不停,喝溫水也沒法緩解,可以停葯換其他葯。
他汀類葯:
轉氨酶數值升高並達到正常值的三倍;肌酸激酶指標升高並達到正常值的十倍以上。如果沒有做檢查,可以觀察身上的癥狀,例如腹痛、腹脹、異常疲勞、小腿乏力、肌肉酸痛等。
降糖葯:
有的人體質特殊,對藥物成分不耐受,一吃就會腹脹,這時可以停葯讓醫生重新開藥,如果出現乳酸中毒情況,是比較嚴重的,不但要停葯,還要儘快就醫。
科學用藥十分重要,用錯了不僅不能治病,還會給身體帶來很多麻煩,就算是很常見的葯,用久了也會在體內堆積,或形成依賴,或造成出血,不是萬無一失的。其實大家若是看說明書,你會發現每一種葯都會有不良反應,說明葯是不能亂吃的。
而且疾病癥狀容易混淆,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連帶的,不是專業的人根本不了解,所以不能自己去配藥、買葯,先詳細檢查然後再開藥、吃藥,這個流程不能省略。有的人只是聽別人說哪個葯好,說的人說不清楚,聽的人也不太了解,到藥房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最後別人推薦的不一定適合你自己。
最後是吃多久、要不要停、要不要換的問題,有的疾病可以根據癥狀判斷,例如咳嗽,不咳了就可以停葯,而高血壓、冠心病這類疾病不能隨便停,要諮詢醫生。還有中藥也是這樣,不是自己覺得養生保健就能長期吃的。
減少藥物副作用,服藥期間你可以這樣做
找一個自己不容易遺忘的時間,以後每天都在這個時間吃,形成一定規律,就不容易漏吃,而且藥效會比較穩定。
樹立正確的觀念,是葯不是飯。按照要求來,不多吃、不延期、不漏吃,那麼出現副作用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
多喝水,幫助藥物代謝,有的葯利尿,排尿比較多,要適當補水,有的葯吃了會口乾,也需要補水,避免藥物成分在體內積蓄。但是也要注意了,如果是膏體或液體,先別急着喝,等會再喝。
最後一招就是檢查,用指標說話,有沒有改變內部環境一查便知,及時作出調整就能避免副作用出現。
吃藥期間大家要規律生活,起居有常,藥物能減輕炎症、改善血流,但是如果你天天熬夜,還經常動怒,就像和葯反着來,不僅會影響藥效,還會導致身體不適,或許會延長病程,這樣一來就要繼續吃藥,增加了一項花銷,大家要仔細斟酌,慎重對待。
參考資料:
[1]美國心臟病學會修改治療指南 服用阿司匹林要甄別·美國僑報網.2019-03-18
[2]專家提醒:健胃消食片勿當“零食”吃.寧夏日報.2021-09-03
[3]“川貝枇杷”不是神葯,別亂吃·中國消費者報.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