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肺腺癌晚期,我靠3條獨家秘笈“救”了自己

2022年07月13日20:03:40 健康 1819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健康資訊,讓覓健陪您一起添增勇氣,擁抱愛,抗癌路上不孤單

“我們不慌不忙,總以為來日方長,我們等待花開,卻忘了世事無常。”

這句話來自一首最近很火的歌《總以為來日方長》,每每聽到這首歌,我都忍不住想落淚。回想自己過去的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在生病之後才想到去做。能做時,該做時,總是等明天,等下次,等以後,等將來。每一次都想着,反正來日方長,可最終卻都難敵世事無常。


癌症留給我的時間發起挑戰

我在2020年10月確診非小細胞肺腺癌Ⅳ期。受EGFR靶向葯的庇護,過去的近兩年來尚能一直陪伴家人,正常工作。這種日子對於健康的人來說或許再平常不過,而對於我來說,這份簡單的幸福,卻來之不易。經歷過死的考驗,才明白人生並沒有太多的來日方長,活着的每一天都無比珍貴。

確診後,一開始我是崩潰的,但是一想到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年幼的女兒,心裡滿滿的都是不舍。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我最終還是接受了現實,下定決心,要好好治病,好好生活。

在確診半年後,我不僅學會了開車,考了駕照,還學會了跳廣場舞和打麻將。今年四月,我在網上報名參加了退休前的最後一次職稱考試,如果不受疫情影響,七月份就開始考試了,我也自然進入了全心備考的狀態。這次備考,結果並不重要,只是想再一次向癌症留給我的時間發起挑戰。

自生病起,我對自己的身體和生活有了新的管理方式,工作時全心投入,娛樂時放聲大笑。忙時任勞任怨,閑時戶外獨行。情緒上學會釋懷和放下,感情上更懂得原諒和寬宥。不去糾結分期分型生存期,既不盲目樂觀,但也不輕言放棄。

世事難料,與其活在未來,活在不確定的明天,我更願意活在今天,把每一個今天都緊緊攥在手裡,記在心間。世事無常,並沒有那麼多來日方長。想做什麼就快去做,趁年輕,趁健康,趁還活着。


確診肺腺癌晚期,我靠3條獨家秘笈“救”了自己 - 天天要聞

保持良好心態的三條“獨家秘笈”

每個人都不是聖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也許時日無多時,沒有人能夠做到波瀾不驚,都會痛哭,會絕望,會一遍又一遍地問“為什麼是我”。而在反覆的思想鬥爭下,也許有的人會因此喪失對治療的信心,整日里唉聲嘆氣,胡思亂想,失去和病魔鬥爭的勇氣。這種心態對身體、對情緒都是沒有好處的。

至於如何打開心結,我以自身經歷,總結出幾條“獨家秘笈”,希望與病友們共勉。


1.“想”活下去,才“能”活下去

記得剛確診癌症的那一天,我走出醫生辦公室的門,腦袋一片空白。走廊里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有人在哭,有人在笑;有患者用腦袋頂着牆壁,嘴裡嘀嘀咕咕,不知所云;有家屬眉頭緊鎖,指尖不停翻動檢查報告;還有人雙目無神,不知望向了何處……長時間的恍惚令我遲遲無法回過神來,嘴唇微微顫動,我試着發出一些聲響,卻什麼都說不出來;我想放聲大哭,眼淚卻不知去了哪裡。在報告出來前,我幻想過無數次,看到最壞的結果,我會是怎樣的反應,然而在這一刻真正來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控制情緒。

看着這些和我有着相同或是不同命運的患者們,想到我尚還年輕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兒,我怎麼忍心讓他們在本應最幸福的時候痛失家人?伴隨鼻尖一陣酸澀,乾涸的眼眶中,霎時間淚如泉湧,從那一刻起,我的字典里只有兩個字——“活着”。

因此,我認為癌症病人要想活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求生欲。誠然,癌症治療很痛苦,不論是化療放療,還是手術或者藥物的副作用,治療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彷彿赤着腳走在刀刃上,舉步維艱。除了身體上的痛苦,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折磨:治療效果不理想、複發、癌細胞轉移……整日接受身體的酷刑和心靈的打擊,難免會懷疑活着的意義。

這時候,我建議大家想想自己的親人、愛人、朋友,想想我們最親近的人,想想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想想那些還沒來得及完成的心愿。你就會覺得不想死,不能死。那麼既然死不起,倒不如好好活着,盡己所能,去大笑,去奔跑,去好好愛人,去好好被愛。

想活下去,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強烈的求生欲會讓你堅定一個信念:“我一定會好,我一定能好。”我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說,人的意念非常重要,比如說如果你在吃靶向葯,你可以想象葯進入你的身體,猶如千軍萬馬沖入敵營,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死傷大半,而我們的敵人就是腫瘤君。如果每次吃完葯,我們都能閉上眼睛“導演”這麼一部“戰爭片”,日復一日,癌細胞不就被我們趕盡殺絕了么。我常常被自己的這種想象逗得開心不已,心情也隨之豁然開朗,對治療也會信心倍增。


2.不要讓“負面性格”害了你

其次,改變原先的“負面性格”也非常重要。曾經我是一個喜歡鑽牛角尖的人,甚至還有點強迫症,一件不愉快的事能放在心裡裝幾天仍然耿耿於懷;喜歡怨天尤人,總是抱怨這抱怨那,覺得命運對我並不公平。這些“負面性格”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心情,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壓力,所以我的朋友很少。畢竟,沒有人願意跟每天都滿滿負能量的人交朋友。

生病後,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反省自己,覺得自己之前的性格是有些問題的,不論對癌症治療還是對身心健康,都沒有好處。所以我認為,癌症患者需要積極改正“負面性格”,不要總是情緒消極,避免“精神內耗”。

可事實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下定決心改變的初期,我仍然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因為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依然會不斷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但是經過我的不懈努力,我逐漸從“負面性格”中走了岀來。

現在的我生活很簡單:周一至周五兩點一線,早上慢跑三公里左右去上班,上班時間也是愉快的,與同事們相處得很好;然後下班,接娃做飯,晚飯後再出去散步五千步左右,回家看看電視、陪陪孩子;九點吃“糖”,十點準時上床休息。

我的睡眠質量很好,幾乎是一覺醒來早上五點左右,剛好起床鍛練。自從改變了原有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後,我發自內心地覺得:只有自身充滿正能量,才能更好地擁抱愛,接受愛,回報愛。


3.不把自己當病人,不卑不亢

在生病後,我交了很多新朋友,她們都是健康的人,但是他們從不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從不打聽我的事,我也從不主動對她們講起我的病。這並不是逃避,我只是覺得,時時刻刻去提醒別人和自己“我是一個病人”一點用都沒有,只能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心情。所以我覺得,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是正常人,你首先需要在自己眼裡是一個正常人,不卑不亢,不搞“特殊化”;情緒具有感染力,生活中結交朋友時要擦亮雙眼,拒絕和負能量的人相處,而多和善良樂觀的人交流。

現在,每逢周末,如果有朋友約,我們就一起出去玩,即使沒有,我也會帶孩子出去玩。我們是小縣城,娛樂的地方也不多,我就帶孩子去體育館或沙灘公園玩一會兒。下午有時間還會有人約麻將,打的也不大,純屬娛樂。就這樣開開心心的,一天就過去了,我甚至沒有時間去想我的腫瘤君。也許有一天,它知道我沒把它當回事,甚至不屑於把它放在心上,它自己就悄悄地消失了,畢竟,不被重視的滋味並不好受呢。

漫長歲月里,茫茫人海中,不管我們經歷了什麼,都必須和自己遇到的一切面對面。所以我願意遵循自然,隨心隨性,活時盡興,去無所羈。每個夜裡心無負擔地躺下,等到睜開雙眼,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生活是那麼的美好。雖然做自己並不容易,但是堅持堅強,就能讓自己相信,讓愛我們的人相信,我們過得很好。


編後語

大多數人平時一直認為,人生有許許多多“來日方長”,於是總是將想做的事無限期地延後。可生命如此短暫,真的沒有太多“來日方長”用來揮霍。或許與其活在並不確定的明天和未來,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抓住當下的幸福。趁花還沒落,去好好欣賞;趁天還晴朗,去盡情奔跑;趁愛的人還在身邊,去擁抱、去歡笑;趁心臟還在跳動,去好好活着。願與君共勉。

喜歡的覓友點個“贊”吧!

聲明:文章來源覓友經驗,覓健經授權發布。文中內容僅為覓友個人觀點,不同患者選擇的治療方式不同,治療經歷僅作學習交流。如果想要跟本文作者交流,下載覓健APP搜索“餘生安好22”,就可以找到這位覓友,還可以看更多抗癌經驗


文章授權:餘生安好22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