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罹患相同疾病的夫妻見證醫療進步

2022年07月04日21:19:37 健康 1551

【前言】

相隔7年,一對老夫妻一前一後在瑞金醫院胸外科主任李鶴成這裡做了手術。手術技術日新月異,但沒變的是患者對瑞金的信任,更是醫生對患者的關懷。

在醫生心目中,選擇了醫學,治病救人就是天職,醫學技術的進步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幫患者解除病痛。

1

時隔七年,又來瑞金

我是王阿姨,今年76歲了。剛剛過去的6月,我那81歲的丈夫在瑞金醫院做了一次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準備出院那天,胸外科主任李鶴成看到我,驚訝地笑道:“您看起來有點兒面熟”。我也笑道:“李醫生,您記性真好,還記得我。”

那是2015年5月,我在瑞金醫院做了胸外手術了,當時也是由李醫生主刀的。沒想到,7年後再遇見李鶴成醫生,而且是給我丈夫做手術。我們老倆口和李醫生真是有緣啊!同樣的瑞金醫院,同樣的李鶴成醫生,同樣的肺結節早期肺癌手術,不一樣的是手術技術的進步。

2013年,我在體檢時發現肺部有個像蘑菇一樣的0.75cm的小結節,經診斷為一種“懶惰的癌”,問題不大,但需要每半年做1次CT檢查一下。2015年,我在做第四次CT顯示,這個“懶惰的癌”增大至了1.7cm了。李醫生告訴我,最好能把它做掉。

“開出來很好哎,就在這邊划了一刀”,今天想起來,我還是覺得很幸運,遇上了李鶴成這樣的好醫生。出院前,我還專門詢問了李醫生,需要吃哪些葯來穩固病情,李醫生告訴,什麼葯都不用吃,身體會慢慢恢復正常的。

正是因為這個緣分,這次,老伴也出現了肺部結節,我毫不猶豫就把他帶到瑞金醫院。沒想到,李醫生還記得我。

時隔七年,罹患相同疾病的夫妻見證醫療進步 - 天天要聞

2

初識達芬奇機器人

我老伴也是在體檢時發現肺部結節的,因為沒啥反應,既不胸痛也不咳嗽,我們都沒有引起重視。檢查結果結節已經有1cm左右了,醫生也是建議他手術。但是,讓我擔心的是,我老伴已經81歲了,我當年手術還不滿70歲。歲數大了手術風險肯定會高一些。

但李醫生告訴我,年齡並不是手術的禁忌症,目前在他所做過的手術中,患者年齡最大的為86歲,術後的恢復效果良好。李醫生還安排了放射科、呼吸內科等各位專家聯合會診,多學科討論結果也是建議手術治療我老公的肺結節

考慮了兩天,我們倆還是決定動手術,與李醫生進一步溝通後,將手術時間定在了3月中旬。可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既定的計劃。3月29日,趁着封控前短暫的時間,我和老伴趕往瑞金醫院做了一個CT三維重建,並把結果發給了李醫生。李醫生仍建議我們手術,但可以把手術時間推遲到疫情結束。這樣一推就到了六月初。上海基本全面恢復後,我們再次聯繫了李醫生,確定了新的手術時間。

與7年前我的手術不同,我老伴實施的是國內最先進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李醫生告訴我,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是指醫生坐在手術室無菌區之外的控制台內,使用雙手及腳踏板控制器械和一個三維高清內窺鏡的手術。通過更大的手術視野,醫生可以實施更為精確的機械運動,與其他手術相比,這種手術操作更為精確、曲線較胸腔鏡更短、創傷更小。

時隔七年,罹患相同疾病的夫妻見證醫療進步 - 天天要聞

李鶴成醫生介紹,瑞金醫院是國內最早開展機器人手術的醫院之一,自2015年5月以來,胸外科李鶴成團隊共完成近2000例達芬奇胸部腫瘤手術。其中不乏達芬奇肺袖狀切除術、精準肺段/聯合亞段切除術、食管癌合併降主動脈瘤等複雜高難度手術。

對於高齡患者的手術,李醫生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術前心肺等各個方面的評估,確定患者對此手術有一定耐受度,然後進行多學科的會診和討論。其次,建議大家採用單孔胸腔鏡手術或達芬奇手術,這樣既能保證較小創傷,也能幫助患者儘快恢復。”

時隔七年,罹患相同疾病的夫妻見證醫療進步 - 天天要聞

聽了李醫生的介紹,我覺得科技進步真是日新月異,同樣是肺部結節,同樣是胸腔手術,我老伴要比我更幸運。不僅遇見了李醫生,更是遇見了“達芬奇”。

時隔七年,罹患相同疾病的夫妻見證醫療進步 - 天天要聞

撰文:李東 張子晴

編輯:韓康妮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人在鄉村坐,名醫網上來——東台市中醫院中醫遠程會診見聞 - 天天要聞

人在鄉村坐,名醫網上來——東台市中醫院中醫遠程會診見聞

傳統中醫望聞問切,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醫生患者面對面。即使是在高科技發達的21世紀,醫療遠程會診也只是在西醫院比較常見。很難想象,中醫可以遠程為患者把脈、面診、開藥、治病。然而就在今天,在江蘇省鹽城市東台市中醫院的所見所聞,卻徹底顛覆了許多人固有的認知。采脈儀、把脈儀、面舌儀……在東台市中醫院門診大樓四樓...
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開展“送健康體檢”活動 - 天天要聞

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開展“送健康體檢”活動

6月22日,記者獲悉,深圳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項目聯合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開展“送健康體檢”活動,一線建築工友在“家門口”享受了貼心周到的體檢服務。“平時去醫院體檢又花錢又排長隊,這次免費體檢送上門,省時省力還省錢,我們聽到消息第一時間就來了。”工人吳世傑激動地說道。據悉,本次活動惠及中鐵四局平湖南綜合...
二甲雙胍這個副作用發病率在2%至30%之間,特別是老人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這個副作用發病率在2%至30%之間,特別是老人

早晨,84歲的李老先生如往常一樣,在公園裡悠閑地散步。但不同於以往的是,他最近總感覺頭暈乏力,步態也顯得有些不穩。這樣的癥狀持續了兩周,直到一次不慎摔倒,才讓他和家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李老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一直服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
來社康,免費篩查腸癌,深圳這家醫院繼續牽手國醫大師 - 天天要聞

來社康,免費篩查腸癌,深圳這家醫院繼續牽手國醫大師

6月22日,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周岱翰國醫大師中醫腫瘤團隊項目(第二輪)啟動暨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單位揭牌儀式暨第六屆國醫大師周岱翰學術思想研討會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舉行。因人因時因地治病救人,成立嶺南中醫腫瘤防治聯盟自2018年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首次引進周岱翰國醫大師中醫腫瘤團隊,五年來,...
百餘名專家出診!深圳大學總醫院六周年院慶大型義診即將開始 - 天天要聞

百餘名專家出診!深圳大學總醫院六周年院慶大型義診即將開始

深圳大學總醫院即將迎來六周年院慶紀念日。2024年6月27日,醫院將舉辦六周年大型義診,“三名工程”專家助力,全院百餘名專家出診,為市民送上健康關懷。近期深大總醫院多個“三名工程”專家團隊將從北京、上海等地陸續趕到深圳助力。總醫院超100名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高年資醫生參加義診,他們具備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
疲軟無力,千古方【陽仙散】,補腎壯陽,增硬起委 - 天天要聞

疲軟無力,千古方【陽仙散】,補腎壯陽,增硬起委

疲軟無力,千古方【陽仙散】,補腎壯陽,增硬起委,金槍不倒。疲軟無力,千古方【陽仙散】,補腎壯陽,增硬起委,金槍不倒。中醫上說:"陽強則壽,陽衰則天"。由此可見,陽氣是人體最好的葯,它就像太陽,有太陽的地方才有生機,陽氣充足的人才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