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2022年06月30日17:02:16 健康 1769

陸博,口腔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熱衷於用簡單明朗的文字,為市民普及口腔健康知識,保持口腔健康的關鍵在於:“預防大於治療”!

牙齒是我們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之一,俗話也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可見如果牙齒鬧起脾氣來,再堅強的人也頂不住。現在回想那些被牙疼折磨的夜,都忍不住要打個激靈,因為它痛起來真的是“要命”!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最近在臨床上碰到一位患者,她連續幾個月被右下排牙齒抽痛困擾,嚴重時甚至連整個右臉都感覺疼痛,但因擔心抽神經會傷害牙齒,想着吃點止疼葯忍忍,再找醫生補牙就好,誰知疼起來吃一把止疼葯都不管用,硬抗了半個月才來看。

拍完片後發現她已經是急性牙髓炎,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以上的情況其實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很多患者都是覺得難得一次牙疼沒事,忍忍就過去了,殊不知,齲齒正在逐漸深入到牙髓,最後演變成中齲,甚至是深齲,齲壞到神經就不得不做根管治療了。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根管治療,就是傳說中令人聞風喪膽的“抽神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NO.1.根管治療5步走,“抽神經”只是其一

抽神經其實只是一個簡易的叫法,牙醫真正要做的根管治療,其實是對受感染髮炎甚至壞死的牙神經進行清創,然後再將根管用充填材料嚴密充填,防止再次感染的治療方法。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1、局部麻醉後磨去部分牙冠硬組織,打開髓室;

2、確定髓室內部情況與長度,在不損傷牙周組織的同時,為徹底清理根管做準備;

3、將髓室內部被感染的組織移除,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抽神經”;

4、次氯酸鈉沖洗液沖洗根管,最大程度上保證消毒根管各處的死角;再用氫氧化鈣封葯。這一步很關鍵,很考驗醫生的專業技術和細心程度,經常會碰到根管沒做到位的患者又要重新開髓的情況;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5、複診時將原先的藥物取出,用熱牙膠以及無毒無刺激性生物兼容性樹脂糊劑填充。

NO.2.根管治療痛不痛,會不會傷及真牙?(答案是:肯定不太舒服,但不是很痛。)

首先,開始治療前,醫生會給患者打局部麻醉,降低痛感;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其次,根管治療不僅不會傷牙,更是一項“救牙工程”,如果牙齒受到外力,或因為蛀牙牙周病,而導致牙髓發生嚴重的發炎,甚至壞死時,根管治療是唯一可能搶救這顆牙齒的方式——能有效減輕病人的病痛,防止感染的蔓延,儘可能保護牙齒避免拔除的風險。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NO.3.牙齒不痛,為什麼醫生還要我抽牙神經?

多數人感覺牙齒劇烈疼痛才被建議做根管治療,但事實上疼痛並非做根管治療的先決條件。

很多時候,牙髓腔的感染不見得會以痛來表現,比如有些齲壞已經累及牙神經,導致發炎或者壞死,這時,如果處於慢性炎症期,可能不會有任何的疼痛,但是,牙神經一旦被細菌感染了,就還是要及時取出來,做根管治療了,否則長此以往,感染蔓延,就會面臨拔牙的風險。

看牙避坑指南:根管治療“抽神經”的那些事,一次性和你嘮清楚 - 天天要聞

一般來說,當發生以下三種情況時候,就需要做根管治療:

1)有嚴重齲齒,牙髓神經發炎且已無法恢復正常狀態,甚至出現壞死現象;

2)牙齒受到外力撞擊,牙齒斷裂造成牙髓外露;

3)牙髓發炎引發牙根感染和牙根吸收;

NO.4.根管治療要花多少錢,分幾次完成?

根管治療的收費根據各地不同,會有差別,比如一線城市做根管至少2000-3000元不等,在我院,一般前牙收費800-1000元不等,後牙1000-1200不等,以上不包含牙冠的價格。

根管治療一般要2-3次才能完成治療。

文末總結:能早點簡單補牙解決的事情,就別拖到根管治療再去醫院,也就是“早發現、早治療、少花錢、少受罪。”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