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蘇彥代表:五年來市屬醫院推出改善醫療服務400餘項

2022年06月30日14:16:18 健康 1934

潘蘇彥代表:五年來市屬醫院推出改善醫療服務400餘項 - 天天要聞

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推進健康北京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北京持續在行動:優化診療流程、開展互聯網診療、向城市副中心和回天地區等重要區域布局優質醫療資源、提升醫院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等等。未來如何繼續提升就醫便利性?回天地區、城市副中心醫療資源布局進展如何?互聯網診療如何便民利民?市屬醫院科創工作又有哪些新方向?6月29日,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北京市衛健委黨委委員、市醫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一級巡視員潘蘇彥做客北京青年報直播間,暢聊北京醫療服務。

五年來推出改善醫療服務400餘項

患者滿意度逐年上升至94.31分

潘蘇彥代表:五年來市屬醫院推出改善醫療服務400餘項 - 天天要聞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潘蘇彥介紹,市醫管中心將改善醫療服務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市屬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自2017年起,就推出了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五年來帶領22家市屬醫院共推出改善醫療服務“規定動作”74項,主動創新“自選動作”328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比如,在優化診療流程方面,針對患者反映強烈的門診看病‘三長一短’問題,市醫管中心組織市屬醫院率先試點非急診全面預約挂號工作,持續拓展‘互聯網+’在便民惠民服務中的應用,市屬醫院均已支持社保卡等‘亮碼就醫、脫卡就醫’,並實現分時段預約、複診預約、移動支付、就診提醒、檢查結果查詢下載等全鏈條服務。據統計,患者平均就診時間由2017年的81.94分鐘縮短至2020年67.76分鐘,相當於增加了600萬名患者就診機會。從細節入手,彰顯人文關懷:開展‘廁所革命’,設置母嬰關愛室,為患者提供儲物櫃,開展‘溫暖座椅’行動等等。”潘蘇彥表示,大到智慧醫療、醫聯體建設,小到安裝坐墊、提供充電器,市屬醫院在市醫管中心的引領推動下,讓患者切實感受到暖心變化,患者滿意度由2016年的89.87分逐年上升至94.31分。

潘蘇彥表示,改善醫療服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始終在路上。《市屬醫院服務品質提升行動方案》本月已經出台,提出倡導真誠溫暖交流、推廣敘事醫學實踐、優化候診導診規則、縮短檢查等候時間、建立“無哭聲手術室”、開展環境優化美化、推行收費票據無紙化等12項針對性措施,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21家市屬醫院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

已累計在線服務患者66萬人次

近年來,市醫院管理中心將推進互聯網診療工作納入改善醫療服務的規定動作,以績效考核為抓手鼓勵市屬醫院申請互聯網診療資質。這項服務也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歡迎。潘蘇彥透露,目前,21家市屬醫院已經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14家市屬醫院成功獲批互聯網醫院資質。

“互聯網診療服務的內涵正不斷豐富,比如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打通線上線下服務,實現線上開具處方、檢查單、檢驗單等,線下可直接到醫院檢查化驗。”潘蘇彥透露,2020年5月開展大規模互聯網診療以來,截至今年5月底,市屬醫院通過互聯網診療累計在線服務患者66萬人次,其中外地患者占就診總量的37.04%,減少了患者來回跑路的麻煩。

潘蘇彥還提到,提供配套的互聯網藥學服務和個性化用藥指導服務也是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可以提供線上審方、用藥諮詢、用藥指導、送葯到家等服務,由處方前置審核平台進行信息化審核,打印個性化的用藥指導單隨葯快遞到家;患者要是遇到用藥問題,也可在線上諮詢藥師或線下諮詢藥學門診獲得專業的藥學服務。目前,周均送葯到家服務患者1.4萬人次,年均線上藥學諮詢量超5000例次,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指導。

潘蘇彥表示,未來,本市將持續鼓勵市屬醫院推進互聯網診療縱深發展,強化“智慧醫療”和“互聯網+”健康服務的內涵建設,推進人工智能雲計算、健康大數據等數字化診療模式創新,提升互聯網診療比例。智慧醫院建設也將持續進行,包括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和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個性化、智能化服務。積極推進轉診服務、遠程醫療、藥品配送、患者管理等功能建設與應用,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台,方便患者就醫。

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建設進行中

預計於2024年投用

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滿足群眾就醫需求,本市正不斷向城市副中心和回天地區布局優質醫療資源。潘蘇彥介紹,通州區範圍內原有胸科醫院一家市屬專科醫院,設置床位800張;2018年底,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一期開診運行,增加城市副中心床位800張。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作為市級重點工程,正按計劃推進建設。

新院區建設進展如何?潘蘇彥透露,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正進行機電管線安裝和外立面裝修施工,預計2024年完工並投入使用;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主體結構已經封頂,正進行機電管線安裝,預計2023年下半年基本完工,2024年投入使用。首兒所通州院區已基本完成土護降施工。未來投入運營後,可為城市副中心地區居民提供全學科、高水平的基本醫療服務,極大提升城市副中心醫療服務保障能力,也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在回天地區,已經有積水潭醫院清華長庚醫院回龍觀醫院3家市屬醫院的4個院區,總床位3669張(含精神專科床位1369張),其中積水潭醫院新龍澤院區於2021年新投入使用,增加回天地區綜合醫療床位800張,補齊了回天西部醫療資源短板。同時,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清華長庚醫院都在進行二期擴建,兩個項目建成後可增加綜合醫療床位1000張,有效緩解回天地區綜合醫療床位緊張問題;回龍觀醫院正建設科研教學康復樓,可有效提升精神類疾病的科研和康復能力。據初步統計,自2018年回天行動開展以來,回天地區各醫聯體共上轉患者超過8萬人,下轉患者3800餘人。三級醫院下派專家近6000人次,診治患者1.3萬人次。開展帶教、培訓、講座600餘次,惠及人員1.6萬人次。

將啟動“臨床研究行動計劃”

針對重大醫療問題貢獻“北京方案”

潘蘇彥代表:五年來市屬醫院推出改善醫療服務400餘項 - 天天要聞

醫療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同樣離不開創新驅動。潘蘇彥表示,當前市屬醫院面臨著首都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和醫療衛生機構高質量發展的三重戰略機遇。市醫管中心正不斷引領提升醫院創新能力,構建起具有北京醫管特色的“項目+人才+平台+績效”四位一體的醫學科技創新體系:通過以群眾迫切需求的重大臨床問題為導向,構建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技術進步完整閉環,實現項目研究轉化“全覆蓋”;大力引進高質量發展急缺急需高層次人才,統籌推進市屬醫院專業技術、管理等各類人才培養等,激活人才引擎“新動能”;引導和支持部分市屬醫院向研究型醫院發展,推動市屬醫院與高水平機構合作等,打造科技平台“強支撐”……一系列舉措腳踏實地開展。

實際效果如何?潘蘇彥透露了一組數據:2021年新立項局級以上科研經費10.4億元,同比增長43%,宣武醫院、安定醫院獲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金額均超1.3億元。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38項,其中傑青1項、優青4項。發表SCI論文4297篇,同比增長26%。2021年授權發明專利199項,同比翻番;簽約科技成果轉化59項,同比增長59%;合同成交額3.1億元,同比增長3倍多。18家設立研究型病房的市屬醫院均成為市級示範單位。臨床研究資源投入持續提升,新增專用臨床試驗床位數143張,同比增加23.2%。開展臨床研究項目1295項,同比增長39.4%……市屬醫院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科技創新將為本市提升醫療服務持續注入動力。潘蘇彥透露,下一步,本市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創新性臨床研究,解決重大醫療健康問題。包括啟動“臨床研究行動計劃”,針對腫瘤、神經精神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重大疾病的風險評估、預測預警、診斷技術、治療方法、手術術式、康復模式等方面的臨床研究,產出引領性科技成果,提出重大疾病診療的“北京方案”,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同時,加強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力度,驅動市屬醫院高質量發展。在市屬醫院內部,推動市屬醫院以天壇醫院全國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及一批醫院新院區建成投用為契機,向創新型研究型醫院轉型;着力增加人才總量、優化人才梯隊結構、培養拔尖人才;在市屬醫院院際間,通過協同中心、研究型病房聯合工作組等組織形式,將大型醫療集團內部協同發展的規模優勢打造成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屬醫院外部,積極融入醫藥健康產業,與外部主體共建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魏彤

編輯/譚衛平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