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圍觀的心理諮詢直播,是降低門檻還是另起“心牆”?丨睡前聊一會兒

2022年06月30日00:01:02 健康 1949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們,晚上好。

不少人最近可能都在短視頻平台刷到過“心理諮詢連麥”:兩人對坐、一屏分左右、萬人彈幕齊互動,來言去語間為“求助者”解開心中千千結。被圍觀凝視之下的“非典型”諮詢,到底怎麼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有人怒氣沖衝進入連麥窗口,在諮詢師點化、眾人安撫下平復情緒,舒緩而歸;也有人鼓足勇氣接入直播,卻因彈幕的七嘴八舌、指指點點甚至窺私騷擾而欲言又止;還有人百無禁忌,在諮詢直播中將情緒、隱私一股腦兒地大聲釋放,好事之人錄屏之後傳到網上,變成二次創作的“奇聞軼事”……如果是在短視頻平台習慣了看美食、美妝和萌寵等內容的用戶,第一次刷到心理諮詢直播,也許一下子還會不太適應。

萬人圍觀的心理諮詢直播,是降低門檻還是另起“心牆”?丨睡前聊一會兒 - 天天要聞

心理諮詢師在進行公益直播

直面自己和他人的內心深處,恐怕都需要一番勇氣。這份勇氣,多大程度上能在直播間里獲得有效、適度和恰切的回應?

對於傳統的心理諮詢而言,“直播化”面臨不少倫理爭議。經典的諮詢,需要雙方在安靜、私密、舒適的環境中,你一言我一語地抽絲剝繭。諮詢師與諮詢者的以心換心,是這份職業的要義所在。特定的專業場景還能為開展必要的諮詢活動提供多種支持,比如讓諮詢者自由放置物體的沙盤遊戲療法、自由作畫、進行肢體活動等等。有人說,人類交流中約一半的意義來自語言之外,在這個意義上說,心理諮詢對空間細節的追求怎麼突出也不為過。貿然將內心深處放入喧囂的直播間,讓人另築“心牆”恐怕不只是危言聳聽。

當然,一對一、低密度的特性也註定讓心理諮詢有着不低的門檻。有專業人士指出,在精神衛生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依然有着一定的差距,特別是資源呈現出顯著的地域不均衡。一些大城市“醫院—社區—諮詢師—個人支持”的模式,逐漸趕上了世界一流水平。而在一些心理健康服務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心裡不舒服忍忍就過去了”的普遍想法、“看心理醫生很丟人”的錯誤認識等都說明心理諮詢的普及依然路途漫漫。另一方面,我國登記在冊的心理諮詢師數量不足,大量擁有資質的人士並未真正從事執業工作,而快節奏的生活、不同來源的壓力使諮詢需求快速增長,供不應求的狀況進一步推高了心理諮詢服務的價格。因而即便是在大都市,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或相關保險,經常進行心理諮詢的也並非多數。

有人說,無論何種形式的諮詢,諮詢人都要獨自登山,諮詢師起到的不過是教練或陪伴的角色。曾經,文字科普、巡迴講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心理諮詢門檻的作用。今天,藉由短視頻、直播等新興互動方式,心理諮詢在技術維度上獲得了更大的突破空間。特別是疫情之下,國內外的心理諮詢產業都將線上互動作為線下諮詢的有效補充,一些基礎性的對話、隨診諮詢被放在網上。可以說,融合發展的趨勢,正在為更多人審視自己內心打開大門。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普及精神衛生常識、降低諮詢門檻的心理諮詢直播,不妨抱持更多審慎而積極的期待。

新業態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有效的引導與監管。前不久出台的《網絡主播行為規範》明確,對於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並向直播平台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台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如果在直播中聲稱提供的是專業心理健康服務,顯然也應被納入相應的監管框架。若是借心理諮詢之名行誘騙欺詐之實,則必須予以相應的懲處。畢竟,為人清掃心靈的技藝,無論在何種介質之中展開,都需要讓自己先清爽、乾淨起來。

這正是:

雲端敞開心扉,線下更可相見。

心靈常常拂拭,不染半點塵埃。

(文丨看山)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 天天要聞

潰瘍性結腸炎的“五駕馬車”載我走向康復之路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曾是一名深受潰瘍性結腸炎困擾的患者。那些日子裡,痛苦癥狀、癌變擔憂、生活質量低下以及焦慮抑鬱等問題交織在一起,讓我幾乎陷入了絕望的深淵。然而,幸運的是,我最終遇到了“五駕馬車”康復方案,重獲健康和希望。今天,我想分享這段康復之路的點點滴滴,以此感恩那些幫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和事...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 天天要聞

有這3種習慣的男性,正在慢性“自殺”!醫生:趕緊自查

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你這是在慢性‘自殺’啊!”醫生李建軍一邊檢查,一邊搖着頭說。事情還得從端午節說起。我們的主角王大海,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平日里工作繁忙,難得有個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水果攤販說,入夏後,這3種水果盡量不要買,家裡有也要少吃

小王工作公司的樓下有一家水果攤,他一休息就去水果攤買東西。每一次小王來,水果攤的老闆小張都熱情歡迎小王,兩個人真的是相見恨晚的,兩個人每次見面都聊的很開心。小王剛到攤前,小張迫不及待的跟小王分享剛來的當季櫻桃,說罷就把櫻桃往小王手裡送。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 天天要聞

醫院科室開業儀式用“開張大吉”等引爭議,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致歉

6月13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就網傳“醫院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發布情況通報,經核實為該院血液內科醫護為記錄新病區啟用拍攝,相關內容及不當表達引發社會關注,深表歉意。以下為通報全文:6月12日,相關網絡平台視頻發布了“南通某醫院一科室舉行開業儀式”的內容。經核實,該視頻為我院東院區血液內科醫護人員為記錄科...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面對炎熱高溫 這些消暑誤區要規避

近期,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盛夏炎炎,熱浪滾滾。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有哪些消暑誤區需要規避?一起來了解。誤區一:消暑主要靠空調天氣一熱,很多人都離不開空調。事實上,長期在空調帶來的恆溫下生活,身體的溫度調節能力、免疫力都會降低,一旦置於高溫環境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 天天要聞

防暑科普丨高溫來襲 這些防禦指南措施要牢記

近期,北方高溫持續發展。6月9日以來華北東南部、黃淮等地出現高溫天氣過程,河北、山東、天津等地共有42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8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面對近期的高溫天氣,我們該如何應對防護?以下這些防暑指南要牢記。
假的!假的!假的!千萬別信! - 天天要聞

假的!假的!假的!千萬別信!

話費充值是大家日常開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面對“低價充值”的廣告時不少人都心動了但注意,優惠的背後可能暗藏“陷阱”本想“薅羊毛”,結果成“洗錢”近日,南充市民唐先生在某二手平台刷到一個“低價話費充值服務”的商品,商品詳情顯示“9折代充話費,量大從優,三天內到賬”,心動的唐先生並未多想,立即下單了1000...
向世界展示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成就,這個運動會在武漢迎來“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向世界展示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成就,這個運動會在武漢迎來“20歲生日”

“2004年,我們在武漢舉辦了第一屆中國移植運動會。2024年,我們又回到了這裡。”6月11日、12日,第八屆中國移植運動會在漢舉辦。開幕式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稱,20年來,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經歷了巨大的發展變遷。作為《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條例》正式實施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