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2023年09月15日23:29:06 心理 1182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當人們沉浸於自己喜歡做的某件事時,似乎有某種魔力,忘記時間,忘卻煩惱:

  • 喜歡繪畫的人,他們在自由塗鴉時不知不覺就釋放了壓抑的情緒;

  • 擅長寫作的人,他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諸於文字,寫着寫着,很多感覺和想法就改變了;

  • 熱愛音樂的人,在音樂中痛快地哭、放肆地笑、自由地跳……似乎在音樂面前,一切都不是事兒了;

  • ……

或許你也發現了,通過畫畫、寫作、手工、聲音、運動等藝術形式進行自我表達能改變生存現狀、舒緩情緒、讓頭腦清晰、讓精神振奮,進入清晰的意識狀態。這個過程本來就極具療愈性。

表達,是人類的天性和生存的需求。

人類透過藝術的形式展現最直接的情感和意念則是在人類還沒有形成文字和語言之前就已經開始形成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 Therapy)便是在這一基礎能力之上得以產生與發展的。

當藝術與心理諮詢結合時,二者的廣度與深度都會被拓寬;當二者共同運作時,人類的療愈歷史可得以延展。

——世界表達性藝術治療奠基人肖恩•麥克尼夫

01 什麼是表達性藝術治療?

表達性藝術治療通過遊戲、繪畫、活動、戲劇、舞動、音樂等多種藝術媒介,以一種非口語的溝通方式來介入,釋放被言語所壓抑的情感經驗,處理當事人情緒上的困擾,幫助當事人對自己有更深刻的對不同刺激的正確反應,重新接納和整合外界刺激,達到心理諮詢的目的。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特色一:探索未知、跨越媒介的新語言

  • 區別於一般談話性治療方法,表達性藝術治療擁有非語言/超語言的力量

  • 來訪者的動作、藝術作品、寫作、聲音等都能成為發現、體驗和接受自體(ego)未知部分的有效媒介

  • 鏈接來訪與諮詢師的新語言,為深入向內探索提供了線索,幫助來訪自我認知得到發展

特色二:兼容多種表達性藝術方式

區別於一般藝術性治療,它兼容並包各類藝術表達形式,如視覺藝術、音樂、舞動、戲劇等,鼓勵來訪通過各類藝術創作和表達來表達自我、認識自我、建立與他人關係。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特色三:應用場景和應用範圍廣泛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特色四:重表達,不重藝術技法

  • 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重表達,不單純重視藝術技法/表演,不糾結視覺藝術的美感、寫作的語法和風格,或者歌曲的和聲流暢等。

  • 要求諮詢師有能力去協助來訪發現最適合的藝術表達通道(High Sensitivity),與來訪者在恰當的藝術媒介中工作。

  • 對諮詢師藝術技法/表演要求不高,來訪者也不必為自己的藝術水平而焦慮。

當言語無法觸及,何妨讓身體講述生命的故事與智慧?

當意識不堪重負,何妨直接與內在聯結與潛意識對話?

在語言無法抵達的地方,所幸我們還擁有表達性藝術治療!

👇首期新課,開課倒計時3天,立刻掃碼報名👇

02 表達性藝術治療為何具有療愈性?

一、多樣的非言語表達

藝術來源於人類最早的表達方式,是意識與無意識的綜合。對於很多人來說,使用畫筆、樂器、刻刀、小鎚子等工具進行表達,甚至是簡單運用肢體,都會比言語表達要來得容易得多。

從心理諮詢基礎理論的視角來看,藝術表達可以發揮基本的宣洩情感的作用,是一種直接、開放的情感溝通和心理干預手段。心理動力取向特彆強調,藝術的偉大在於能夠幫助個體更好地表述無意識的幻想和夢境,通過將這些來自無意識的內容描繪出來,能夠幫助個體駕馭、整合內心的無意識情感和衝動。在創作的過程中,來訪者從中獲得的控制感由無意識擴展至現實空間,從而影響現實生活。

在表達性藝術中,多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參與者更好地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達和創作,在分析師提供的支持性環境中,表達會被“看見”和容納。

二、想象與創造

想象意味着發揮創造力,而創造力則是人類自身的治癒資源。無論是繪畫、手工還是舞動等創造性表達的方式,都需要調動參與者的想象力,象徵和隱喻的能力,從而發揮個體的內在活力。

自古以來,人類就使用表達性藝術作為治療方式。隱喻和象徵是人類原始的表達技能,最早還沒有文字語言的時候,原始人類是通過繩結、象形圖案、聲音,以及大幅度的動作來進行溝通和表達。這種象徵的表達能力刻在人類的遺傳因子中,隨着言語的發展,我們逐漸進一步發展出了隱喻的能力,從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秘儀,到小說、詩歌、戲劇,都體現了人類隱喻和創作的能力。

因此,在表達性藝術分析中,諮詢師提供的創造材料、設備、媒體促成了治癒的發生

三、身心聯繫

從古至今,藝術作為重要的治癒媒介,就是通過身體與心靈的聯繫發揮作用的:

  • 我們通過雙手掌握創作工具,進行繪畫、雕刻、泥塑、園藝、插花;

  • 通過身體,調動肌肉彈奏樂器,歌唱、舞動和運動;

  • 以思維和身體構思和感受故事,進行寫作、表演……

於是,內心的能量與情感得到流動和表達,身體的看見、聽見、嗅聞、觸碰,激發內在的思緒和情感。

在藝術創作和表達的過程中,身體是很重要的媒介和容器。身體包含了精密敏銳的感覺系統,我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都牽動身體的各部分聯繫,心血管、骨骼、神經都組成了這個信息網絡,形成身心一體的有機體,讓治癒的內在力量由身入心,由心及身,在身心間流轉、發展。

那麼如何真正掌握這一形式多樣、適應人群廣、效果顯著的諮詢技能,成為專業的表達性藝術治療師呢?

簡單心理Uni聯合億派學院合作開發表達性藝術治療國際認證培訓項目

項目師資:美國萊斯利大學多位表達性藝術治療課師資,以及國內香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導師;

項目內容:涵蓋舞動、音樂、戲劇、繪畫等治療方式,課程設計滿足國際專業協會(REAT)的認證標準;

培養目標:以培養中國的表達性藝術諮詢師為目標。

為了幫助對該項目感興趣的你廣而全地體驗性地快速了解表達性藝術治療課程內容、了解整個項目及師資現特意推出《表達性藝術治療先導直播課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該課程能夠幫助學員:

短時間感受表達性藝術治療的多樣性、整合性;

以全球性視角掌握EAT的發展及EAT理論的臨床實踐應用;

充分考察該項目是否與職業規劃和個人特質匹配。

👇首期新課,開課倒計時3天,立刻掃碼報名👇

03 該課程優勢及亮點

亮點一:堪比心理學盛會的中外名師陣容

來自中外的表達性藝術治療一流名師,其中包括萊斯利大學(表達性藝術治療開創地)的多位博士/督導師/講師以及國內香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導師,為大家呈現具有國際前沿視角的課程。

👇上下滑動查看👇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全直播課+同聲傳譯,更大程度保障學習效果。

  • 全直播課,四場均以線上工作坊呈現,深度感受EAT的魅力;

  • 配套同聲傳譯,不必擔心語言問題,沉浸式體驗學習;

  • 課程結束後可反覆回看,可自由安排學習和鞏固的時間;

👇上下滑動查看課程內容👇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班級式社群服務,朋輩互助共修

  • 在朋輩社群中與同好共同學習,互動分享收穫倍增。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簡單心理&億派學院學時證明

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與其內耗自己,不如向外釋放 | 表達性藝術治療開課倒計時 - 天天要聞

首期《表達性藝術治療EAT先導直播課》

堪比心理學盛會的中外師資陣容

國際性視野呈現EAT的發展及應用

全直播授課+同聲翻譯

朋輩社群+學時證明

👇首期新課,開課倒計時3天,立刻掃碼報名👇

👇點擊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