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抑鬱症的四大真相!快來看看吧

2022年10月14日15:14:27 心理 1665

只要活着,每個人都有可能是抑鬱患者,6、7歲的孩子會抑鬱,80、90歲的老人也會抑鬱。

有關抑鬱症的四大真相!快來看看吧 - 天天要聞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抑鬱症已成為全球常見疾病,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為18%。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鬱症。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抑鬱症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全國抑鬱症患者超9500萬。我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40%患有抑鬱症。

早前有專家預計,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抑鬱症並不是我們通常經歷的壞情緒。然而,當人們面對負面情緒,往往傾向於將其壓抑在內心。

中國網民抑鬱症調查報告顯示,當情緒長期低落時,47%的人選擇獨自一人默默忍受,將負面情緒壓抑在內心。而這種情感壓抑,往往會致使人們陷入抑鬱狀態,甚至引發抑鬱障礙。

有關抑鬱症的四大真相!快來看看吧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談談關於抑鬱症的四大真相。

抑鬱症不僅僅是情緒發作

對於抑鬱症而言,低落、不開心,只是疾病下的一種癥狀表現而已。抑鬱症典型的“三低”癥狀包括情感、思維、行為三大癥狀群,它們都是抑鬱症的基本癥狀。

患者會感到思考能力比以前“笨”多了,“腦子就像一部生鏽的機器,開動很困難”。精神運動方面,患者會感到持續性的精力不足,不想說話,語音低沉緩慢,行動減少,不想動,甚至懶於梳洗打扮。

有關抑鬱症的四大真相!快來看看吧 - 天天要聞

在情緒低落的基礎上,抑鬱症患者會出現各系統的不適。運動系統出現持續的疲乏無力,精力不足;呼吸系統出現咳嗽,哮喘,氣短,氣緊;循環系統出現胸悶心慌,心悸;免疫系統出現抵抗力下降;神經系統出現失眠或睡眠過多,頭痛,頭暈,記憶差,注意力難以集中,思考困難;消化系統出現口中無味,噁心,腹脹,大便次數多,食慾下降,體重減輕;泌尿系統出現小便次數增多,尿急;生殖系統出現陽痿,閉經,性慾下降。有的患者還出現各種慢性軀體疼痛(牙齒痛、頸項痛、背痛、腹痛、腰痛、關節痛等)。

樂觀的人也會得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可發生於任何一個人,不論地位、種族、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或文化程度如何。“愛笑”“樂觀”並不能保護一個人不得抑鬱症。目前沒有研究發現,笑或者樂觀的人更少得抑鬱。

有資料表明,約1/5 的人一生中會出現中等程度或嚴重的抑鬱,其中女性比男性多2~ 3倍,幾乎1/4 的女性罹患抑鬱症。與此相對,男性僅1/10,但男性自殺的危險更高。專家們認為,如果並考慮輕度的、未被診斷的抑鬱症,則具有抑鬱癥狀的女性會更多。重度及複發的抑鬱患者中男女數量相似。

有關抑鬱症的四大真相!快來看看吧 - 天天要聞

抑鬱症可以不吃藥,但不能不治療

確診抑鬱症後,醫生會評估患者的病情及經濟狀況,建議接受心理治療、服藥或者在服藥的基礎上接受心理治療。

如果實在不想吃藥,可以勇敢地把這個顧慮表達出來,或許還能告訴你一些服藥之外的治療選項,比如經顱磁刺激、認知行為療法等等。

總之,改變的方法有很多,唯獨不建議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或自己偷偷改變治療方案,等它自己好。

抑鬱症不一定會導致自殺

抑鬱症的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心情壓抑、沮喪、憂傷,不願與外界接觸,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對生活絕望、迷茫、沒有目標,所以患者時常感覺生活沒有意思。若長期的精神、心理、環境因素刺激,超過患者所能承受的心理負荷,患者才會有輕生的念頭,甚至是行為。

關注健醫園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內容摘自《抑鬱焦慮防治必讀》 主編:劉泰 何乾超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