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2022年10月09日13:57:13 心理 1451

我是未城朝雨,用文字表達我對生活的態度


夢來源於我們的生活


個體心理學派與阿德勒說過,當他開始想找出夢的意義時,他感到很困惑。


因為他看到,夢並不是和清醒時的生活互相對立的,實際上,夢和生活中的其他動作、表現是一致的。


如果白天我們在專心致志地追求着某種優越感的目標,我們在晚上也會如此。每個人做夢時,都好像在夢中有一個工作在等着他去完成一樣,就好像他在夢中也必須要努力地追求優越感一樣。


我們做什麼夢來源於我們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同時,夢也有助於我們生活方式的形成和鞏固。有一個事實能夠幫助我們澄清夢的目的。我們做夢,但是醒來後,我們常常會忘記夢裡發生的事,不留一點痕迹。


《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 天天要聞


但這是真的嗎?真的什麼也沒留下嗎?


其實不是的,我們還保留着夢所帶來的許多感覺。夢中的景象已經消失,對夢的了解也不復存在,所以留下來的只有許多感覺。夢的目的就在於它們引起的感覺,夢只是引起這些感覺的方法和工具之一。


夢的目的就是留下感覺。一個人產生的感覺一定會和他的生活方式保持一致。夢中的思想和白天的思想之間的差異不是絕對的,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簡單來說,它們的差異僅在於,做夢時人的思想暫時脫離了現實的場景。


然而,也並沒有完全脫離現實。當我們睡覺時,我們仍然和現實保持着接觸。如果我們受到一些問題的困擾,我們很可能就睡不好覺。


《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 天天要聞


睡覺時,我們能保持身體的協調,以免掉下床來,這件事實可以證明睡眠和現實的聯繫仍然存在。儘管街上十分喧鬧,母親依然可以安然入睡,可是她的孩子稍有動作,她就會馬上醒過來。


即使是在睡眠中,我們也和外在的世界保持着接觸。在睡覺時,我們的感官知覺並沒有完全喪失,只會變弱,從而導致了我們和現實的接觸也不是那麼緊密了。


當我們做夢時,我們是獨處的,社會的要求不再緊緊地跟着我們,我們也不必一絲不苟地考慮自己所處的環境。睡眠只有在緊張被消除,而且現實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後,才不會受到干擾。但做夢,是對安穩睡眠的干擾之一。


《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在還沒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在睡眠中的我們仍然會受到現實的不斷壓迫,並且讓我們感到為難,因此我們才會做夢。


夢的目的就是解決我們所面臨的難題。現在,我們可以把研究的焦點轉移到,我們的心靈是用什麼方法來在夢裡解決問題的。因為在夢裡我們不用考慮到整個現實情境,問題看起來就簡單得多了,而且我們尋求的解決方法對我們本身也沒有太多的要求。


夢通過與生活方式相契合,能引起和生活方式相符的感覺。因此,夢的目的就是讓生活方式不受現實的限制。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靈感,那就是,如果有人面臨著一個他不希望用常識來解決的問題,他就會用夢所引發的感覺來堅定自己的態度。


乍一看,這好像和我們清醒時的生活互相矛盾,但事實上,二者並不矛盾。


《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 天天要聞


夢也能引起和我們清醒時完全一樣的感覺。如果有個人遇見了困難,但不希望用他的常識,而是想繼續用他那不合時宜的生活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麼他會找出各種理由來維護他的生活方式,以證明它的合理性。


比如,如果他的目標是不勞而獲,他不想工作,不想努力,也不想對別人做出貢獻,那麼賭博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機會。


雖然他知道有許多人因為賭博而傾家蕩產,可是他仍遊手好閒,希望能僥倖致富。


那麼,他在夢裡會怎麼做呢?他會滿腦子想着錢,在幻想中為自己勾勒出一幅暴富後的景象,比如,買汽車,過上讓大家都羨慕的奢侈生活。


這些幻想更加激起了他的賭博行為,於是他便拋棄了常識。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更為常見的情況中。如果我們正在工作,這時有人告訴我們他看了一場很好的戲劇,我們就會想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到劇院去看戲。


《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 天天要聞


當一個人墜入愛河時,他會想象兩個人未來的景象,假如他真的喜歡對方,他想象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他感到悲觀,他想象的未來的景象一定也是黯淡無光的。


但是,無論如何,他總會喚起自己的感覺,而我們也能從這種感覺來分辨出他是哪一類人。


但是,如果在做夢之後,我們除了感覺以外,什麼都沒有留下,那夢對常識會有什麼影響呢?夢是常識的敵人。我們會發現有些人不願被他們的感覺所欺騙,他們更樂於按照科學的方法去做事。這種人很少做夢或根本不會做夢。


還有一些人,他們喜歡背離常識,不願意用正常而且有用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常識是合作的一個方面,但是合作能力不強的人通常不會喜歡常識。這種人經常做夢。


《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 天天要聞


他們怕自己的生活方式會遭到批評,他們希望躲開現實的挑戰。我們可以斷言:夢會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他當前遇到的問題建立起聯繫,這也是一個人不願意對生活方式做出改變的一種嘗試。


生活方式是夢的主宰,它一定會喚起個人所需要的感覺。我們在夢裡發現的每一件東西,都可以在這個人的性格特徵和病徵中發現。無論我們做夢與否,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都是一樣的,但是夢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支持和維護。


如果這種觀點是對的,那麼,我們就在了解夢的路上邁出了全新而且最重要的一步。在夢裡,我們欺騙着自己。每一個夢都是自我陶醉和自我催眠,它的所有目的就是製造一種讓我們準備好解決某個問題的心境。


《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二十三) - 天天要聞


在夢裡,我們會看到和一個人日常生活完全相同的人格。我們還會看到他會讓自己的心靈感受到白天也會體會到的各種感覺。假如我們的觀點是對的,那麼在夢的結構或在它運用的方法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自我欺騙的現象。


事實上,我們發現了什麼呢?我們發現了一個人對夢中景象、事件、意外事故的選擇。我們之前也提到過這種選擇。當一個人回顧過去時,他會把他經歷過的景象和故事重新改編。


他的選擇是有傾向性的,他會從記憶中選出的是那些能夠支持他優越感目標的事件。同樣地,在夢的構成中,他也只會選出和他生活方式一致,並且,能通過他的生活方式去解決問題的事件。


這種選擇是生活方式和遇到的困難建立聯繫後產生的結果。在夢中,我們的生活方式是獨斷專橫的,要解決現實的困難,必須藉助常識,但是生活方式卻堅持不肯發生改變。


本文作者: 未城朝雨,一個步履不停的寫字人,一直在路上。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