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一個完整而溫暖的家,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即安全感,就是來自原生家庭所給予的穩定感。破碎的婚姻不僅會給夫妻雙方造成傷害,而且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潛伏下來,逐漸加深,也會表現出很多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
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並給予理解
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孩子的學習和社會活動也變得更加複雜了,孩子也需要更獨立、更自立。在小學階段,孩子在和其他同伴玩耍時,動作會多於語言,友情也短暫;但到了青少年期,友誼則需要建立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上,孩子們也更需要找一個能夠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單純的玩伴。
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並給予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性增強,所以家長要給他機會,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處於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審美方面確實會存在失當問題。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學生,錯把粗鄙當豪情、把無知當樸素、把失禮當率真、把低俗當可愛、把無恥當無畏、把任性當個性。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注意和孩子交流的方式,不要全盤否定,應該引導孩子自主思考行為的正確性。
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並給予理解
順德兒童心理中心鍾清輝提醒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並給予理解。由於青春期這一階段的特殊性,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崇拜自己的父母,也越發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青春期孩子的第一傾訴對象已經不是父母,而轉向同輩群體。所以在溝通中,家長的任務更多的是傾聽和了解,而不是說教。家長不要在孩子還沒說完之前就妄下評斷,這樣只會使孩子對你關上心靈之門。只有讓孩子覺得被理解了,才會願意接受家長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