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管理的時間長了,容易讓人魔症。睜開眼睛,老闆就發聲:“健康碼”變成24小時了!看來是昨晚大家爭取到可以出門的政策後,她要出門去遛達。所以,十分重視這健康碼的更新。
清晨的小區很寧靜,堅持活動的都是老面孔。有人攜帶着推車走出大門,去集中補充生活物資。大門口的值守有名無實,沒驗證核酸結果並登記。我覺得可以理解,相處的時間久了,大家都很熟悉,簡化點手續也正常。
被魔症的大有人在。剛進門就收到朋友吐槽:他們單元一夜數變,恰似過山車。昨晚8點通知降格為防控區,今日0時,又宣布臨時封控,黎明時分又宣布解除封控,繼續到昨天的核酸檢測點做核酸。“幸虧是在睡覺,不然心臟無法承受!”朋友發出了無奈的感慨。
這吐槽讓我懵懂。防控區、臨時封控、解除封控,究竟該如何理解,我莫名其妙、摸不着頭腦,這不斷變化的背後,有着什麼樣的故事,看來是無法求證了。
早餐後,接到核酸檢測的消息,老闆讓我下樓排隊,她隨後就到。剛到檢測點,便聽到人還沒來,20分鐘後才到的說明。看着空空的桌椅和已排起長隊等候的鄰居,覺得不如過一小時再來。
這選擇很明智。一小時後,群里傳來排隊的人不多,大家抓緊下來的消息。再度下樓,人的確不多,幾分鐘後,採樣完成,仍有鄰居在向採集點彙集。
大概是見到新鮮的青菜太誘人,熱心的朋友堅持多買一份送過來,這情誼無以言表,讓我想起遠親不如近鄰的古語。以為老闆正好找到出門的理由,誰知她指示我去接頭。既然不出門,幹嗎那麼在乎健康碼?不是魔症又是啥?算了,我去取菜,正好看看門口的釘子有沒有消失。
很遺憾,大門出口處的鐵釘依然靜靜地佇立着,毫不害羞地等待着與輪胎、腳板的親密接觸。看來巡查是人少事多,還沒巡查到這片尚未開放的區域。看來需要加大呼籲的力度,先請出入自由的物管人員幫忙,將門前的隱患消除。
這隱患真給人們出行帶來諸多的不便。有人在我昨天的文字後留言,剛剛補好胎、上午出去皮鞋扎破了。隨後,小區也有人吐槽,車胎被扎破。儘管隱患未除,但街道上的人和車卻明顯多了,靜態管理前的煙火氣基本恢復,讓我看到了開放的曙光。
10:20,有人上傳了一段錄音,諮詢人居住在我的南邊,距離800米,即出現過多人無癥狀感染的小區,應該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居民始終在強調一個問題,要求相關部門準確地告訴他們,什麼時候開放時間。在被諮詢者給不出明確意見,並承諾將情況上報時,諮詢者竟實名列舉某小區靠“鬧”被開放,反問被諮詢者是不是要鬧了才能開放?
這應該是喜歡動的人,居家太久,憋悶得難以忍受。但他想明確得到什麼時候開放的答覆,我覺得大多數工作人員的回答,都不可能令其滿意。
能否開放是由靜態管理區的疫情被徹底消除來決定的,有許多因素共同影響,且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只能由專家們依據該地區的防控情況來作出判斷。當某些條件達不到開放要求時,專家是不會提交開放的建議,讓相關部門作決定的。看來這疫情不把大家都逼魔症,是不會罷休呀!
門口鐵釘的照片發到小區群後,引起了大家的重視。經過一番討論,決定由小區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的黨員、熱心鄰居,直接同物業交涉,定點清除。
不知道是外出採購的人多了,大家都累,還是晚上繼續有人走出小區,或者是上班,晚上在小區里活動的人,比昨天晚上至少下降了一半,讓我在遛達時少了左顧右盼,非常的愜意。
在漢上班的朋友,始終關注那邊對孝感返漢者的管控政策,今晚得到回漢不用隔離的消息,連夜去武漢,以確保明晨正點上班。畢竟,這麼多天過去了,累積了許多的工作要安排和處理。能及時回到崗位,值得祝賀!
奇怪的是,今天防疫指揮部的通告遲到了,直到21:43,7號公告才出台,本小區終於榜上有名,自22:00起可自由出入。收到公告,小區群歡呼聲一片,煙花飛舞、鞭炮齊鳴,共慶防疫戰役的階段性勝利。
有位朋友所在的小區,因有人是無癥狀感染,同與我相距800米的小區一樣,繼續保持原有的防控措施不變。看來他們得保重自己,千萬不要真被靜態管理給魔症了。
為做好常態化防疫,加強核酸檢測,防疫指揮部除設有固定的核酸檢測點外,今天又推出了“移動安全採樣工作站”,更加方便市民的採樣,以提高防疫工作的成效。
今天,是我被靜態管理的第十天,明天起我將恢復“自由”,但仍有部分朋友被靜態管理。在此,預祝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徹底勝利,還全體市民一片“自由”的天地。
#市井生活百態人生##湖北頭條##城市動態##夏日生活打卡季##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