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2022年07月15日14:55:23 心理 1860

有一種崩潰叫:家人失眠我遭罪。

老胡睡客廳有三年的時間了。

因為妻子有嚴重的睡眠問題,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被驚醒。睡不着的妻子則會進入暴走、憤怒狀態,讓老胡苦不堪言。

所以他把家裡的窗子都換成隔音的,把電器搬出卧室或者換成靜音的,發光的東西全部斷電,打造了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最後搬出去的,也是最大的干擾來源,就是老胡自己。

他搬到客廳睡,既是為了避免發出聲響影響妻子的睡眠,也是因為不想承受她失眠時的怒火。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但這樣的時間久了,相處的時間變少,夫妻關係越發緊繃。

像老胡一樣被【家人的睡眠問題】困擾的人非常多:

  • 家人因失眠情緒不穩定、家庭矛盾激增
  • 年邁的父母白天精力差,生活中有風險需要時刻看護
  • 失眠的家人工作、學習力不從心,家庭經濟壓力增加

失眠引發的負面情緒在家庭中具有很強的傳播性,朝夕相處的家人們很容易就會被動地變成情緒垃圾桶,全家人都處於烏雲籠罩之下。

當家人失眠了,怎樣才能真正的幫助他們,又不影響家庭關係呢。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掩蓋問題?不要自我欺騙

面對失眠,大部分人會選擇“忍辱負重”。

希望通過自己的“毅力”熬到能睡着之日,妄圖和失眠進行一場消耗戰,不做任何改變也不試圖解決問題。

無論有多少研究告訴我們,失眠會讓人老得更快、神經系統受損、引起各種重大疾病,只要這些危險不是近在眼前,總有人心存僥倖。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採用“放棄療法”的代價是巨大的,除了要承受長期的失眠痛苦,還很容易走進失眠—焦慮痛苦—失眠加重的惡性循環,屆時身心健康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除了少數人能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睡眠節律,更多的人會慢慢變成失眠專業戶——偶爾失眠演化為頑固性失眠

只靠吃藥?當心變成依賴

藥到病除的想法,更是對失眠治療最常見的錯誤認知。

很多人解決失眠的方法簡單粗暴,吃了葯,睡了覺,萬事大吉。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安眠藥是高效的助眠工具沒錯,但前提一定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正確的使用。

拋開其眾所周知的成癮性,安眠藥的作用並非是為了解決失眠的根源。它是一種短暫的救助方案,讓長期的失眠得到一過性的喘息。

因為失眠只是一個信號,是提示我們身心出現問題的排頭兵。它的出現意味着:你的身心一定出現了某些問題 。

  • 可能是焦慮情緒:副交感神經過於興奮,放鬆不下來
  • 可能是抑鬱情緒:思緒過重,夜間覺醒、凌晨早醒
  • 可能是軀體問題:不寧腿綜合症睡眠呼吸障礙
  • 可能是睡眠節律紊亂:睡眠結構出現問題,多夢、無睡眠感

把安眠藥當成解決方法,是一種掩耳盜鈴,自我欺騙。

假裝看不到失眠真正的誘因,掩藏起來的問題得不到處理,只會愈演愈烈。

一旦停葯,死灰復燃。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更何況多數的安眠藥多少都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相較於年輕人,老年人的思維活動原本就會緩慢下降。白天的活動和感知會受到影響,有一定的生活風險。

所以如果是老年人失眠,使用安眠藥更要謹慎。

因失眠而分居?也許並不明智

對於大部分夫妻來說,一旦二人分房睡,感情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床,是家庭安全感具體化的象徵,如果這個家中最安全的地方缺失一個重要的角色,對於處於焦慮、恐懼中的失眠者來說,潛意識裡的不安感會浮現,反而可能加重失眠。

對於注重傳統文化的國人而言,“床”更是代表着特殊的情結,古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怎樣保證對失眠家人的陪伴,但又不影響TA的休息呢?

兩種折中方案可以考慮:

  1. 分開但不分床,買一張大一點的床,或睡覺時分開蓋被子。
  2. 分床但不分房,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睡在房間里的不同位置。

還要明確一點,任何的失眠問題和家庭關係都是非常個體化的問題。

分開不分床,分床不分房都只是夫妻共同面對失眠困擾的可選方法,但如果失眠問題持續且嚴重,及時的諮詢心理醫生尋求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仍然是最優選擇。

不能控制睡眠?那就出去走走

正如前文所說,睡眠是身心健康的表現,只能在一個好的狀態下自然而然產生的,而非被強制創造。

無論是失眠者本人,還是失眠者的家人,都無法控制睡眠。

一旦控制的念頭出現,睡眠就會像叛逆期的孩子一樣反彈,跟你作對,也就是最讓失眠者最困擾的:“越害怕失眠越失眠”。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既然無法成為幫助家人睡着的控制者,那麼成為白天生活中的指引人。

晚上的睡眠與白天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無論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是焦慮、抑鬱情緒對植物神經功能的影響,都是我們能夠在白天為睡眠作出的努力。

關注在白天保持積極、活躍的身心狀態,晚上就更容易入睡。這就是日與夜的陰陽平衡。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作為家人,你可以這樣幫助失眠的TA:

  • 在白天的時候帶TA出門做運動、曬太陽
  • 鼓勵TA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 在傍晚四五點鐘之後,避免劇烈運動
  • 夜晚八九點鐘快睡覺前,使用腹式呼吸讓自己放鬆下來
  • 避免家TA白天沒有精力的時候躺在床上休息
  • 如果實在睏倦,可以在椅子上小憩15分鐘,但不能久睡

這些做法對失眠者的行動力和意志力有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家人的陪伴、支持和鼓勵下,TA會感到輕鬆很多。

睡眠助力四步走

其實,歸納起來只需要四個步驟,就可以有效幫助到失眠的家人。

第一步:評估風險,不要拖延

失眠分為短期失眠和長期慢性失眠,短期失眠可能是應激或者情緒問題導致,可能自行緩解。

但如果失眠持續的時間超過兩個月,且對生活造成的影響,這很可能就是失眠症了。

最好及時帶家人去看醫生,避免問題惡化。

第二步:多多理解、默默支持

失眠的人情緒波動、心情煩躁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避免隨意的給出結論或批判,每多一點包容,家人失眠改善就多一分從容。

閱讀與睡眠、精神、心理有關的書籍,了解睡眠障礙的基礎知識;在家人傾訴時耐心傾聽有助於緩解內在焦慮。

無論何時,家人的支持永遠是最有力量的。

第三步:管理生活,點到為止

引領家人走上正確的睡眠之路,避免出現“忍辱負重”和“藥到病除”的念頭,經常帶他走出房門。

但並不不意味着要時刻提醒他應該做什麼?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偶爾關注。

頻繁的提醒和要求,可能會引發對抗心理,增加負面暗示。尤其不要“醒來就問、睡前必說”,增加家人內心的焦慮和敏感。

第四步:重視睡眠之外的問題

關注心理情緒的變化,關注飲食的增減、社交能力的改變。

這些都是判斷情況好轉或惡化的關鍵指標。

第五步:留意風險,及時求助

注意在凌晨和患者情緒劇烈變化時,防止出現自傷自殘自殺等風險,及時送至專業醫療機構,家人配合做好藥物輔助治療和家庭心理治療等。

家人的失眠可以是短暫的,但情感的聯結將幫助我們更平穩的度過一生。

如果你的家人正在被失眠困擾,嘗試了許多方法也無法有效幫助到TA,您也許幫助TA可以嘗試非藥物的居家物理治療。

心理醫生彭旭:幫助失眠的家人,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添加醫生助理微信,馬上獲取優享價格。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