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堪憂,但不願意求助心理諮詢,很多人想辭職

2022年06月27日22:00:17 心理 1546

外人誤以為教師是個非常輕鬆的工作,其實教師工作壓力是非常大的。

教師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是很常見的,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遠低於社會平均標準。

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前不久對遼寧省內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進行檢測,發現教師心理障礙發病率高達50%,69%的教師自卑心理嚴重。

強迫症、人際關係敏感、憂鬱以及偏執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

31.51%的教師有輕度心理障礙,21%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68%的教師感到壓力大。強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個別教師厭倦工作甚至辭職,更有甚者走上了輕生的道路。

教師心理健康堪憂,但不願意求助心理諮詢,很多人想辭職 - 天天要聞

教師患有心理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習成績不佳。

雖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但對老師量化考核的硬指標依然是班級學習成績,不僅是學校比,而且是鄉鎮比,區縣對比。班級名次是非常殘酷的。

有一個患有焦慮症的教師,向我做諮詢。他雖然是教育學碩士,但自己班級的成績卻一塌糊塗。長期以來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每天上班他都覺得是件非常具有挑戰的事情,時刻面臨崩潰。

雖然大學學的是教育學,但實際上面對現實的教學,原有的知識遠遠不夠。經過幾次諮詢之後,他的負面情緒得以釋放。

雖然我沒有給他傳授具體的教學方法,但他卻感覺前所未有的輕鬆,教學工作也逐漸變得得心應手了。

而另一位鄉村女教師則通過我長期的輔導,不僅調整好了個人的心態,而且在教學方面利用紅淺學做了一些開創性的教育革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落後於教學實踐,需要融入更先進的心理學知識。

教育是門很深的學問,紅淺學對於改善教學質量提升教師,調整心理的效果非常明顯,歡迎年輕教師與我做深入的交流。

教師患有心理疾病的第二個因素是學生難以管理。

一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出料要對學生的成績負責,還要面臨四五十個學生的日常管理。

在重點學校由於生源比較優質,這一點是不明顯的。但是在一些區縣,特別是農村鄉鎮小學,這個任務非常艱巨。有些學生不僅智力發育不全,而且有較強的心理問題。

我有個學生在鄉村做教師,在他的班級里,有1/3的學生考試在20分左右,而其他的學生成績在八九十分左右。這1/3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很差,而且自理能力很差,在外形上看起來也是發育不良。

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老師除了承擔正常的教學責任,還承擔了本不屬於本職的社會功能。

每天面對缺乏自律的學生們,是擔心學生捅簍子或出現嚴重的安全問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長此以往影響了心理健康。

目前老師被賦予了較大的責任,但缺乏相應的權利在管理特殊學生方面力不從心,甚至引火燒身。

有位女教師向我傾訴,因為體罰了校長親戚的孩子,被家長找到學校來,老師又是登門道歉,又是送禮物,顏面無存,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一度出現了強迫症。

大多數教師不願意求助於心理諮詢,而是在默默的咀嚼苦果。

雖然教師中具有心理障礙的人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但相對來說,教師主動求助於心理諮詢的比例較低。

這一方面是他們缺乏心理健康意識,不知道自己真正面對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另外一點是他們在內心裡排斥心理諮詢。認為自己作為一個老師,如果出現了心理問題似乎有損自己的尊嚴。

較為嚴重的病恥感,讓他們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扉,向別人傾訴或者求助於心理諮詢。

教師求助於心理諮詢效果比較明顯。我在心理諮詢工作發現,在來訪者中相較於社會人士,教師的心理諮詢效果會比較明顯,往往很容易見效。原因大概是教師大多數的事業基礎比較好,另外文化素質比較高,因此刺激源比較單一。

對於教師的心理諮詢,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我是紅淺學創始人,《能量決定命運》的作者,利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結合中國人的心理特點。擅長幫助年輕教師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學能力。歡迎大家和我進行深入的交流。

針對教師的心理諮詢,可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第一點幫助釋放壓力,分析真實狀況。

這個工作對於絕大多數教師都是需要的,有的教師,焦慮感非常嚴重,幾乎崩潰,但僅僅是通過一兩次的諮詢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第二點是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學會心理調試方法。

第三點是提升職業能力,提高教學藝術。

第四點是提升情商水平,提高在組織中生存的能力。

教師是個收入較為穩定,社會認可度比較高的職位,如果能夠享受工作的樂趣,那麼這份工作還是值得擁有的,不要輕言放棄。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