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假期“餘額”不足,該如何打敗假期綜合征?

2021年10月07日22:48:05 心理 1913


你的假期“餘額”不足,該如何打敗假期綜合征? - 天天要聞


國慶長假馬上結束,經過這幾天的各種“吃喝玩樂”,你是不是感覺“身心”更累了?如果是,這可能是假期綜合征犯了。


你的假期“餘額”不足,該如何打敗假期綜合征? - 天天要聞

資料圖。某美食展現場。張為安 攝

  

假期綜合征是指節假日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例如在節後的幾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和學習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神經衰弱等。別怕,做對這幾件事,能讓你的狀態快速調整回來。

  

規律作息,合理調整飲食

  

調整首先要從飲食和作息開始。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建議,飲食上,選擇食用多樣化的食物,可多吃一些深色蔬菜。

  

“肉類、蛋類、蔬菜、水果、五穀等都可選食,使所含營養素齊全,滿足人體需要,少吃油炸、燒烤的食物。”

  

另外,還有醫院的營養醫生建議,多吃蔬菜和水果,其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起到預防便秘,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秋天乾燥,還需注意補水防秋燥,像小米南瓜粥、百合蓮子粥等都可以安排上。

  

作息上,早睡早起。如果睡不着,睡前洗個熱水澡、喝一杯熱牛奶,用熱水泡泡腳,聽聽音樂等,都有助於睡眠。晚上最好提前2小時躺在床上,最重要的是不在床上玩手機,否則越玩越興奮。


你的假期“餘額”不足,該如何打敗假期綜合征? - 天天要聞

資料圖:節後調節應保證睡眠質量。中新社 姬東 攝

  

工作有計劃,循序漸進

  

“我本來感覺還好,但一想到馬上要進入繁重的工作模式,頓時像癟了的氣球。”有網友稱。據了解,如果這種狀態持續時間過久、或者癥狀過重,就有可能轉成職業倦怠。

  

那該如何應對?上班後,先制定工作計劃,循序漸進,先易後難;注意工作環境室內通風;積極營造正能量氛圍,遠離抱怨、懶惰、不滿的人,畢竟情緒會傳染。

  

如果上班時提不起精神,可以喝點咖啡或者茶來提提神,有條件的話,中午可以休息一會兒,下午精力更充沛。

 

適當運動,調節心理平衡

  

節後恢復運動非常有必要,否則人容易變得“懶”,總感覺沒什麼精神。馬冠生指出,身體活動的益處多多,可以調節心理平衡,減輕壓力,緩解焦慮、改善睡眠。


你的假期“餘額”不足,該如何打敗假期綜合征? - 天天要聞

資料圖。楊宗盛 攝

  

“另外,適當運動還可以降低血脂、血壓和血糖水平;改善腦功能;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馬冠生指出。

  

注意,假期後還可以進行活動量相對大一點的運動,比如快跑、游泳、球類等,以幫助身體消耗一些能量,重獲元氣,還有助於睡眠。你都學會了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粟 燊

校對:杜孟霓、唐怡娜

審核:鄧麗君

總編:楊學良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