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強迫症的外形與內心思維解剖,東莞怎麼樣解決強迫症。
強迫症的外形與內心思維解剖,思維是人的個性特徵之一,心理學家榮格給思維的定義是,思維是一種根據自身的規律,用某種方式表達概念關係的心理功能,人的大腦中有12對中樞神經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職能,那一對神經出問題會出現相應的身體障礙。
強迫性神經症的思維,對一年的大腦中樞神經應該是左腦半球主管思維的中樞特別發達,是長期處於高度敏感而亢奮的狀態,一隻大腦其他區域相對貧瘠,比如支配抽象思維、感性和藝術性的右半球,大腦似乎處於睡眠狀態,強迫性思維是強迫症的基本表現,眾所周知,強迫性患者總是在和自己的強迫觀念作鬥爭,努力使自己不去想那些事情,但就是控制不住要想,其實他並不知道,這種鬥爭帶來的神經和精神緊張,恰恰加劇了強迫觀念的力量,高壓導致返高壓,他越是強烈的排除某觀念。思念就變得越強烈,越不可能忍受和不可排除,要想消除患者對強迫觀念的恐懼,就要分析患者所害怕的東西是什麼。
有一位患者,那年我高考後臨時改變了專業是否是一個根本的錯誤,這一觀念所糾纏,後來又發展到被利益觀念所恐懼感,腦海里不斷的在想象這些永遠不會實現的東西,其實他真正害怕的東西是與此有關的東西,比如曾經被害、被侮辱、被拋棄的感覺,喚起了恐懼情緒,只不過表現出與恐懼有關的強迫思維而已。
強迫症的人整天陷入與衝動的搏鬥之中,在認識上卻極力想擺脫這些荒唐的念頭,我們要分析,當患者被強迫懷疑觀念所困擾時,她內心世界發生了什麼?她每當回憶這個事情時,總是覺得自己沒有把握,必須一再地重新回憶思考,於是他開始半信半疑,並在心裡嘀咕,雖然我是關了煤氣灶,但我還必須重新回憶一遍,以確認是否關了。患者並不意識到,這時的他處在理性與情感的分裂狀態,他的理性告訴他,你沒錯,在情緒上,他感覺到現在的答案又總是沒對。
因此,他被迫不斷地重複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內心,一貫佔上風的是,理性主義對哪些應該哪些不應該的事是非常清楚的,而長期受到冷落或抑制的生活,哪怕在內心世界冒出火花,很快會被理性主義理智地滅掉,但是人的情感願望屬於人本能的東西,在行為上控制了,不等於在人的心理內容中給消失了,他只不過被強大的理性主義超,壓抑或者隔離在無意識系統的某個角落,如果我們把一個人的某種情感成分比作白娘子 把理性成分比作法海大師,那麼,強迫症患者就是用它的法海大師把自己的白娘子無情的壓在了雷峰塔下。
所以,強迫症患者是生活在意識分裂中的人,因為他強烈的意識又要強烈的否認意識,因此,這就決定了強迫症患者在許多思考判斷中不能像正常人那樣。他沒有確定感,也就不能越過自己的懷疑,必定陷入無窮的重複思考,也可以說,強迫症患者是真正意義上的懷疑主義者,這種對顯然感到無法確定會導致認知的障礙,它反映出決策範圍內的本能的確定感受阻,我們用現象學的分析,可以看到正常人身上有本能的確定性,從而指導日常生活的行為,並擺脫了瑣碎決定的負擔,而強迫性患者是靠高度的警覺和過度的意識來補償他受阻的確定性。
顯然,這相當於他對心靈的過分補償,這種認知水平和決策水平上的障礙,迫使患者進入人為的自我審視,常表現出一種刻板的道德決定,他們對那些總覺得沒鎖好門,沒寄出信,沒有關電源等思考的格外的投入和關注,就像正常人選擇對象或職業那樣重視,正是這種過分關注和自我觀察本身就必定妨礙人的行為。
比如我們讓走路的人過分注意自己的走路行動本身,而不是用眼睛看路或看前面的目標,他就會成為一個艱難的人。賣拐非常生動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的思維被控制在某一個焦點上,使他的注意力,過分的投入和關注自己的某一觀念或行為,它就會被這一觀念催眠,它就會成為這一觀念或行為的奴隸,奴隸是無條件的服從,如果這個奴隸的主人是另一個對象客體,它就會遵從主人客體的意志。
比如賣拐中的受騙者范偉心,甘情願而不惜代價地買下控制他思維的趙本山的拐杖,如果這個奴隸的主人是他自己主觀的個體,他便會聽從這個主觀客體的意志而不得自由,因為奴隸本身就意味着喪失自由,所以這個主觀客體,如果堅持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觀念,淪為主觀客體的奴隸的自我,便會自動的或控制不住地防人之心不可無。
而所思所想,並在任何事情上會做到謹小慎微,它已成為自己某一觀念的奴隸,不得不陷入強迫性思維的怪圈,所謂鑽牛角尖就是這樣形成的,最後,對強迫症的剖析,還有必要澄清,關於重複強迫和強迫重複的概念在弗洛伊德。論無意識理論中出現許多重複,強迫和強迫重複的詞語,但並沒有解釋兩者有何共性和差異,以及兩者的聯繫,從精神分析理論可以得知,重複強迫所揭示的是患者身上被壓抑的根源性的東西,這個被壓抑的東西就是某種情感的,觀念的或行為的衝動。
而強迫重複指的是同類事物的無限重複,重複強迫和強迫重複,在強迫性神經症的分析中,最能說明他們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但也有共性,共性在於它們的衝突性質都是被壓抑的衝動,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目的,後者是手段,以重複強迫,指的是為補償性的滿足願望而不斷的去想象或在幻想中陶醉被壓抑的東西,而強迫重複指的是強迫性的堅持,同一個手段,本身也就是重複強迫症的強迫是指的內容,某種衝動或慾望強調的是定性的東西。
強迫重複中的強迫說的是行事不可,控制強調的是被迫重複同一種方式,比如強迫性神經症的反覆性。比檢查等用重複強迫來說明就是對面是衝動的反應,這個衝動是什麼呢?內容也許很多,但性質一樣,都是危險的或非道德的,它構成了本我與良心的衝突,這是一種極端痛苦的內心體驗被對抗。
內心衝突逐漸形成了一些防禦性手段,自動着控制不住的思考或不停的做事情,然後發展到強迫重複的階段,認識的患者已經體驗不到自己的內心衝突的是什麼了,而在這同一儀式中,他體驗着緊張焦慮的環節。
因此,強迫症患者的癥狀已成為他保護內心平靜的手段,初期任務是要結束這種強迫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