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2022年10月13日21:34:35 資訊 1654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2018年的一天,廣東省湛江市一個貧窮山村裡傳來了一陣鞭炮聲,258幢別墅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村小道旁邊,村民喜滋滋地拿着別墅的鑰匙攀談着,氣氛十分歡樂!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在這個貧窮的小山村,不僅生活條件落後,而且交通不便,根本沒有與外界交流的機會,更離譜的是還有大量的適婚男青年打光棍,蓋別墅簡直是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

可今時不同往日,每家每戶都可以領取屬於自己的別墅,與此同時,他們還可以領取五畝荔枝田或者領取土豬飼養基地,實現小康生活。

究竟是誰在幫助這個貧窮的小山村?他為什麼會給他們分別墅?村民的生活又發生了什麼改變呢?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陳生

北大學子眾籌學費

1962年,廣東省官湖村的一對普通夫妻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因為是第一胎的原因,夫妻倆十分寵愛自己的兒子,給他取名為陳生,希望他立於天地之間,有着生生不息的動力。

同時,夫妻倆也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希望兒子可以改變家庭的貧苦狀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他們不會想到,陳生不僅走向了世界,還帶着整個村子的人走向了小康社會,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村莊的生活條件。

在陳生三四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又為他生了一個弟弟,兄弟倆很和睦,父母也很寵愛兩個孩子。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官湖村的舊屋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兄弟倆的性格很是活潑開朗,對鄰居也很友好。

兩個孩子讀書以後也很爭氣,學習一直名列前茅,從來不需要父母操心,作業都是自己獨立完成,老師都很喜歡他們,鄰居們也經常以兄弟倆的成績鞭策自家孩子,他們就是村子裡的明星小朋友。

原以為一家四口的快樂生活會一直持續下去,可天有不測風雲,陳生的父親還是沒能抵抗死神的威脅,提前離開了自己的愛人與孩子。

失去了頂樑柱以後的母子三人很是無助,他們不知道怎樣面對接下來的生活,甚至不知道如何活下去,陳爸爸的死亡帶走了一家人的快樂,他們鬱鬱寡歡,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如今的官湖村

過了大半個月,陳媽媽覺得日子不能再這樣頹廢下去了,兩個孩子還需要自己撫養,雖然丈夫已經死亡了,但一定要將孩子撫養長大。

她堅信教育的力量,也深知走出大山必須依靠教育,所以她更加努力地幹活兒,希望能夠通過幹活兒換取足夠的資金,保證兩個孩子的學習。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她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每天天不亮就出門了,深夜才回家,漸漸活成了一個男人的模樣。

幸好,陳家兄弟知道母親的不容易,都很懂事,知道該如何幫母親分擔壓力。

在農村,他們不僅學會了洗衣做飯,還學會了餵豬,餵羊,割豬草等一系列農活。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陳生的母親

每年秋收時節,他們都會提前回家給母親幫忙,減少母親的壓力。

村子裡的人知道母子三人的不容易,也經常幫助他們,不僅會幫他們干農活,還會在生活上照顧他們,給他們送點糧食,調味油。

早早地體會過人生百態的陳生十分感動,他將村民的行為牢牢地記在了心裡,他決定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好好地報答村子裡的村民。

1979年,十七歲的陳生按部就班地來到了高考的分水嶺,村民都為他緊緊地捏了一把汗。

可他好像沒有意識到教育的優勢,沒有把握好高考的機會,只考了167分,成功地與大學失之交臂。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陳生

那時候,村子裡的教育資源比較落後,老師的教學能力也趕不上城裡,學生所接觸的教育知識也存在局限,所以陳生雖然在村子裡的成績很好,但放在城裡卻不行,直接被碾壓得死死的。

落榜以後,陳生只能待在家鄉干農活,每天除了砍柴就是餵豬,日子枯燥且乏味。

多年以後,陳生曾感慨那段艱苦的歲月,表示自己如果沒有考上大學,這輩子估計只能這樣了。

乏味的生活很快就過膩了,他在日復一日地砍柴,餵豬中迷失了方向,漸漸失去了生活的動力。

母親看不下去了,讓孩子好好地思考一下未來的生活,並表示自己會全力支持他。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20世紀80年代課堂

在母親的開導下,陳生做出了一個幸福一生的決定,那就是復讀。

他告訴母親,想再一次去學校復讀,一定要考一個大學,走出大山,改變生活。

決定復讀以後,陳生幾乎是住在了學校,每天第一個到校,最後一個離校,沒日沒夜地啃着書本,原本嶄新的書籍在他的手中慢慢變得破舊不堪,書上都是他做的筆記,密密麻麻的,幾乎沒有空白的地方。

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努力,陳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也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學

高考放榜之時,整個村子的人都高興極了:“陳家小子考上大學了,還是北京大學,那可是最好的大學呀,可真厲害,咱們村終於出來一個大學生了。”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陳生考大學的那幾年恰逢恢復高考,一個村子很難出一個大學生,更別說考上北京大學,那可是一件極其稀罕的事件。

他的母親聽說孩子考上北京大學以後,高興得不得了,激動得快暈過去了。

她拉着鄰居激動地說了幾個小時,滿眼的寵溺與自豪。

面對村民的誇讚,陳生並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和往常一樣為母親分擔家庭壓力。

高興之餘,母子三人也有了其他的壓力,北京大學的學費雖然不高,但是對於失去了頂樑柱的家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他們不知道去哪兒賺取高昂的學費,也不知道如何聯繫學校。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可沒有學費就不讀書了嗎?陳生一年的努力就白費了嗎?他們不甘心。

在母子三人愁苦不堪的時候,默默關注着他們的村民開始行動了。

他們將自己僅有的存款拿了出來,一毛,又一毛,足足湊了21元,交給了陳生。

在現在看來,一毛錢甚至買不到一顆糖,可是在八十年代的農村,一毛錢可是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

在拿到21元的村民贊助金以後,陳生熱淚盈眶,默默地將學費與生活費放在了心口的位置,發誓一定要好好地報答村民。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就這樣,陳生帶着整個村子的希望與祝福踏上了求學之路,他也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回來村子裡報答了所有人,他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拋棄鐵飯碗,獨自創業

來到北京大學以後,陳生就開始着手專業課學習,因為報考了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的原因,他的大學生活異常的忙碌。

他每天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泡在圖書館查閱資料,還要不停地研究專業課程的學習。

來到北京以後,他知道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差距,也了解了都市的教育資源,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個有為於社會的骨幹。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大學四年,他從來沒有曠過課,成績從來沒有跌落於前三名之外。

大學畢業以後,他先後任職於廣州市委辦公廳和湛江市委辦公室,成為了擁有“鐵飯碗”的國家公務人員。

那時候,人人都想進入國家單位,成為擁有“鐵飯碗”的人,生活能夠安穩。

可這不是陳生的目標,他覺得在國家單位工作的日子十分無聊枯燥,雖然工作很是體面,也能給家人和自己帶來不少的便利,但工作內容實在是過於單一了,而且工資是固定的,不過百,雖然基本的生活沒有問題,但想要實現自己報答村莊所有人的願望是不可能的。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於是,他果斷提出了離職!

離開國家單位以後,陳生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創業成功,而是陷入了無盡的迷茫。

為了生活,他只能在街邊賣菜,賣衣服,賣鞋,通過一些簡單的物品買賣滿足生活需求。

久而久之,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做法,也開始思考未來的人生應該如何去做?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他終於找到了方向!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物品買賣與中間商賺取差價的方式,他賺取了一百萬左右的資金,成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現狀。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有了啟動資金以後,陳生開始物色合適的行業,打算實施自己的創業行動。

經過仔細的觀察,他憑藉自己多年的學習,在房地產行業嗅到了商機。

他帶着自己的一百多萬元,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房地產行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年,陳生成功地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房地產公司——湛江市信光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以後,他又憑藉著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將自己的公司發展成了房地產行業的龍頭老大,牢牢地把控的市場。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雖然事業已經很成功了,但陳生並不喜歡這個行業,他不喜歡應酬,也不喜歡和其他領導在外面喝酒。

日子久了,他就想換一個行業,從事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

1997年,陳生和朋友聚會的時候,看到大家都在往雪碧里加陳醋,他很納悶地看着朋友,朋友告訴他,大家都喜歡往雪碧里加陳醋,餐廳里很多這樣的顧客。

朋友的話猶如醍醐灌頂,讓他茅塞頓開,陳生當下就決定開一個飲料公司,專門生產陳醋飲料,並取名為“天地壹號”,經過一年的研究,“天地壹號”的產品成功上市,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因為特別好喝的緣故,“天地壹號”所生產的飲品直接成為了餐飲界的扛把子,成為了食客眼中的香餑餑。

後來,公司還推出了純凈水,蘋果醋等產品,也獲得了不少的好評。

陳生看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就打算將公司的業務進行擴展,發展新的產業鏈。

因為事業風生水起的原因,北大還邀請陳生回學校演講,在北大參觀的時候,他遇到了2000年的校友陸步軒,知道了他正在從事賣豬肉。

因為網友的質疑,陸步軒一度懷疑自己的做法,曾多次表明自己給北大丟臉了,只有陳生一直相信他,給他安慰。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陸步軒

經過仔細的調查,陳生髮展豬肉市場屬於暴利行業,每年有幾百億的收入空間。

為了擴展公司規模,他找到了陸步軒,兩個人於2007年推出了“壹號土豬”豬肉品牌。

其名下的豬肉以肉質鮮美,肥瘦相間等優勢佔據了市場的半壁江山!

“壹號土豬”發展步入正軌以後,他們還在一、二線城市開了不少的連鎖店,專門服務於高精尖人士。

在“壹號土豬”的加持下,陳生的公司規模也越來越大,他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自己獲得成功以後,他也沒有忘記還在深山的父老鄉親,知道他們依然還在為了生活苦苦拼搏。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他明白,沒有村民們當初的無私付出,也就沒有如今的陳生。

為了更好地改善村民的生活,他決定回鄉報恩!

董事長回鄉報恩

回到村子裡以後,陳生立刻開始着手改善村民生活條件。

剛開始,他想到了一個最為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捐款。

他知道,對於那些村民來說,與其給他們找工作,不如給他們一筆不菲的補助金,讓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有資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可是,在經過一番實地考察之後,他發現村民們的生活環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些村民甚至沒有安全的庇護之所,就連下雨都沒有完全能躲避雨水的地方。

於是,陳生決定先給村民們逐漸一棟別墅,讓他們有安身立命之所,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2011年,陳生出資兩億元,聯繫了當地的政府,開始在官湖村建造第一期別墅。

經過七年的努力,別墅終於迎來了竣工。

可是,就在別墅即將竣工的時候,一個難題出現了。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原本,陳生打算按照一戶一套別墅的原則,讓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在分別墅的時候,這些村民卻開始鬧矛盾了,一些人覺得自己家裡人比較多,一套別墅不夠住,必須分兩套,一些人則認為自己應該選擇一個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別墅,還有的人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成家立業了,不是一家人了,不應該按照一家一套別墅的原則分房子。

在激烈的爭吵聲中,原本已經修建好的258幢別墅竟然成為了燙手的山芋,分不出去了。

看着村民們無休止的爭吵,陳生的心裡很不舒服,他的初衷是改變村民的生活,不是讓她們因為幾套別墅發生爭吵。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為了調節村民們的矛盾,陳生只能找到當地的派出所,經過三年的調解與協商,大家終於達成一致,選擇以抽籤的方式領取別墅。

房子安排妥當以後,陳生又開始思考村民們的生活問題。

他根據村子裡的土地,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給村民許諾了五畝荔枝田,和一些土豬飼養基地。

陳生表示,只要村民願意,“天地壹號”會負責所有產品的銷售,並且全部的利潤都分給村民。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在他的帶領下,村民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建議,邁入了現代化農業建設步伐,也成功實現了共同富裕,進入了小康社會。

現如今,他依舊時刻關注着村子裡的發展問題,時不時地回去給他們指導工作,他的報恩給村民帶來了無盡的福利,讓他們成功脫貧致富。

不僅如此,他還十分關注小孩子的教育,告訴他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四好青年。

陳生之所以能成功,與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兢兢業業地工作,敏銳的洞察力密不可分,同時,他的母親也有些莫大的功勞,要不是他母親的支持,他也沒有成功的可能。

1980年,農村娃考上北大全村湊路費,38年後建258幢別墅送給鄉親 - 天天要聞

當然,他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在接受村民的幫助以後,時刻想着回報他們。

他也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村民自己動手,才能實現豐衣足食。

無論是村民,還是陳生,從來都是雙向奔赴,彼此付出!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