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手機上有計步功能開始,很多喜歡走路健康的人,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然後看一看誰一大早這麼勤勞登上了步數的榜單,今天自己就要以他為目標走個上萬步。有些時候都會懷疑自己,到底自己這麼不辭辛苦地走路,是為了身體更好,還是為了登上運動的榜首。
但這個時代,走路這樣積極的分子還是不多的,很多人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娛樂活動多等等,能夠想着每天走走路,那也是難。其實這樣“懶”的你,就是在放棄讓自己長壽的機會。
JAMA:每天多走路,可以降低死亡風險
《自然》雜誌對全世界一百過個國家及地區的近70多萬人的步數進行統計,中國人走路是平均步數是超過世界的平均水平的。全世界人均走路在4900步左右,而我國人民每天平均就走6200步,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暴走王”。
俗話說“人老腿先衰”,你看雙腿光禿禿的,要是捏一捏除了肉就是骨頭,其實上面分布着身體大量的肌肉、血管、神經。這也是為什麼有研究說任何運動都比坐着好的原因,像是走路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全民型運動。
《JANA》雜誌曾經發表一個研究,這個研究是對於近6400名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進行長達近10年的研究統計,最後發現平均每天走12000以上步數的人死亡率4.8%、步數在8000—11999步的人死亡率在6.9%、步數在4000—7999步的人死亡率在21.4%、步數沒有4000步的人死亡風險在73.7%。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知道,走路確實是會影響死亡風險,而是還是呈現走得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的趨勢,那是不是每天沒事幹就走,走個幾萬步死亡的風險就會更低了?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每天最大的行走步數在7500步,多走無益!
研究人員對18000位年齡平均在72歲以上的老年婦女進行研究發現,步數確實有利於身體健康,對於死亡風險也有干預。
但研究結果還顯示每天走路走到7500步的時候死亡風險就止步不前了,也就是說對於這些老年女性而言,7500步就是最好的了。
那為什麼這兩個研究結果都是不一樣的?
那是因為參與研究實驗的人年齡是不一樣的,一個是40歲以上的人,還有一個是72歲以上的人,這樣大的年齡差,自然也會影響到研究結果。隨後《柳葉刀.公共衛生》也有文章指出,走路的步數取決於各種因素。無論男女,60歲以上的人每天建議步數在6000——8000步,沒有60歲的人每天建議走8000—10000步。
因為研究並沒有針對於我們中國人的體質,所以以上的兩個研究大家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走路的重要性,那什麼才是適合我國人民的步數?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走路步數在6000步就好,當然不同年齡、體質、生活條件等因素,也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動量。其實不是讓你非要達到一定的標準,無論你每天走多少路,只要是你走了,那就是比一直坐着的強。
走路是一種全民性運動,雖然簡單,不同的人走路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你知道嗎,想要走路走出健康,走出長壽體質,其實不僅要看你的步數,還要看你的走路強度。
想要達到健身的效果,什麼走路強度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想要身體健康一周中等強度運動時長建議在150分鐘,高等強度運動時長建議在75分鐘。那走路作為有氧運動的一種,自然是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更好了。
中等強度運動的心率=(220—年齡)×(60%—80%),算出來的心率結果,就是你這個年紀所需要達到的強度。
例如你今年60歲,220—60=160,然後用160分別×0.6和0.8,算出來的結果就是96和128,那麼60歲的你走路的時候想要達到有效健身的效果,保持心率在96——128次/分鐘就好。
但也不要盲目地追求適合自己的心率,然後不顧及自己的身體情況,這樣反而會引發不必要的後果。像是患有消化道疾病、腸胃炎、潰瘍、貧血、低血壓、胃下垂、動脈硬化、關節不適等人群就要散步的時候就要適量而行,有任何不適最好及時的停止。
綜上所述,走路雖然看着簡單,但是對身體的好處還是不小的。但也是基於適合你身體的步數和強度之上,像是中老年人,想要身體健康那急切的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考慮到關節和身體素質問題,過度走路也不好。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成世界“最能走民族”2017-08-08 17:26·雲南衛視
2.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美國醫學會雜誌:7500步原創2020-05-07 17:31·健康時報
3. 柳葉刀子刊:根據你的年齡,每天走這麼多步,就能降低死亡風險2022-03-04 21:30·醫藥導報
4. 還在炫耀每天上萬的步數?每天走得越多越好?原創2019-07-20 09:58·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