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鄭敢言
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屯門青山灣避風塘10月2日舉行龍舟競渡,其間發生罕見撞船意外,一艘龍舟失控向右偏離航道,高速撞向另一艘龍舟,一名划槳男選手遭殃幾乎墮海,當場怒不可遏爆粗大罵,影片在網上瘋傳。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10月3日下午發帖,指昨日也參加了在赤柱舉行的另一場龍舟錦標賽,拿到所屬組別冠軍,更順道“抽一抽水”。
領事館發帖指:“經過幾個月的準備,我得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的龍舟隊‘STARSandSTRIPES’參與咗星期日的赤柱龍舟錦標賽!今次我得破埋自己紀錄,攞到公開組銀杯的冠軍添!大家又有咩建議等我得下次再奪佳績呢?”帖文下方更留下主題標籤“#安全至上”、“#冇碰冇撞”,似乎相當友好。
新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通曉中文,到任後亦對香港地道文化甚有興趣,常搭公共交通工具和欣賞中式美食,帖文中可見梅儒瑞亦有到場支持龍舟隊。帖文下方有網民被“冇碰冇撞”的主題標籤吸引到,更有人笑指:“唔炒船已經叻叻,仲贏冠軍。”領事館則回復:“人無事先做到冠軍。”梅儒瑞的軟性姿態意味深長。
新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在9月16日抵港履新,接替7月離任的史墨客(Hanscom Smith)。據領事館的介紹,梅儒瑞曾在華府外交政策智庫(尼克遜中心,Nixon Center)擔任中國研究助理總監及研究助理。《中國日報》2018年曾製作一條一分鐘的短片,介紹梅儒瑞是一名渴望學會“瀋陽口音”的美國總領事,以體驗地道的瀋陽生活。這位與中國頗有淵源的外交官也曾派駐廣州總領事館及美國駐北京大使館。
有分析表示,美國決定派遣一名在大中華地區有多年經驗的職業外交官,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華盛頓與香港、北京官員的緊張關係加劇,梅儒瑞與中國政府的友好度及通曉普通話,將有助於防止中美政治對峙升高。
剛在7月卸任的史墨客在離任演說中,批評國安法削弱香港自治,敦促北京“讓香港做回香港”。但梅儒瑞上任半個多月來,對國安法三緘其口。與史墨客和亂港分子頻繁會面不同, 美領館9月27日在大潭美國會所舉辦歡迎晚宴,席間香港反對派缺席。
美國借口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企圖通過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簽署執行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等措施插手香港事務。從經濟上來看,美國多次提及的“特殊待遇”,主要內容涉及香港與美國間的貿易領域,包括雙邊協議、自由兌換貨幣、簽證審批,還有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等。
首先,美國對香港提升關稅的實質影響不大。因為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是由世貿組織承認的,它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不是某個國家給予的,美國能做的只是單方面不再視香港為獨立關稅區,並不會影響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的國際地位。其次,如果美國宣布限制美元在香港進行外匯交易,那麼限制的其實是美元,這將迫使更多銀行和客戶改為持有人民幣和港元,放棄使用美元進行結算,長此以往必將削弱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特殊地位。此外,香港作為美國最大的順差來源地區,每年為美國經濟發展帶來近3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此舉對美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更大,可謂“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美國對香港的制裁,只會自食其果。香港的繁榮與穩定,關係到8.5萬在港美國人、1300多家在港美國企業的利益,關係到年均300億美元、美國過去10年最高的雙邊貿易順差,更關係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經貿網絡與金融地位。這是美國企業不斷陳情勸阻美國“香港牌”的主要原因。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的取消,首當其衝的將是在港美國企業。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商品貿易體系,分別是全球第八大出口、全球第八大進口地區。美國將香港視為獨立關稅實體,經香港轉口進入中國的貿易,並未計入美中貿易,香港可免除美中關稅。作為亞洲最大的轉口貿易港,2018年中國經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物,高達中國總出口8%,總值370億美元;中國經香港進口的美國貨物,也佔中國總進口6%,總值100億美元。一旦香港被取消關稅自主地位,將失去中美轉口貿易的免稅優勢,對美國衝擊之大可想而知。美國透過打“香港牌”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遏制中國發展的圖謀,不可能得逞。因為美國打“香港牌”必將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