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籍為界限的愛國論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思維嗎?個人認為,很多持愛國不分國籍觀點的人,其實很少會見到他們過多提及複雜的現實問題,只強調換了國籍,照樣是可以想怎樣就怎樣,想愛那個國家就愛國家,卻忽視最根本的問題:當你的法律身份和自身認同產生利益衝突時,你又應該如何抉擇?又是否會有選擇?
文/定風波里
以國籍為界限的愛國論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思維嗎?
近日,陳旭明教授發文表示,道德綁架最典型的說辭就是以國籍為界限。看你入哪個國籍來認定你是否愛國?其實愛國是不能以身在何國來認定的!
他還舉例進一步闡釋,有的人身在國外卻對祖國一片深情,不僅在宣傳祖國文化上積極努力,還有祖國遇到自然災害捐款捐物;而有的人雖然身在國內卻對祖國一貫仇視,甚至做破壞祖國統一與安定團結的事情,只要對其個人不順,就嘲諷攻擊發泄不滿。
所以,愛國不能用狹隘的以國籍而論!
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思維在真正的愛國主義者面前是顯得多麼的蒼白無力啊!
對此,有人質疑道,雖然不能一刀切地說放棄國籍就一定怎麼樣,但是這也表明一種態度。
也有人表示改國籍的不一定不愛國 但愛國的一定不改國籍 細究裡面就是有區別的,不管是愛國方式不同,還是愛國層次不同。不過 不可否認的是,國籍是愛國的首要體現,某種意義上也是唯一。
還有人表示深愛這片土地和祖國的人,會改變國國籍嗎?愛國愛到換國籍?這就跟主動要求去領離婚證,領完還要說我愛你一樣虛偽。
哈哈,感覺陳教授無力招架。不過沖他還是大體樂於交流的,還是不過度吐槽。
個人認為,其實真說起來,這種類似觀點還真不少見!比如郭松民等人就曾經表達了愛國不分國籍的觀點!並且還得到一些人的認可,這或許也說明他們的言論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這些人往往沒有深思本質問題和根本邏輯差異。
一是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是略有差別的;
二是人活在現實社會中,很多時候是身不由己的。忽視現實問題,過於理想化,要不是在忽悠自己,要不就是在忽悠別人。畢竟要知道國籍代表着一個人的法律身份,它絕不是兒戲,更何況,很多國家還有入籍宣誓以及諸多法律義務。從這個層面講,愛國不分國籍是一種理想化的觀點,但它註定會遭受巨大的現實困境。根本原因是很多時候個人在面對社會環境時,只能適應,而無力改變。更何況,一旦更換國籍,移民他國,可能成了少數族裔。又如何在整個社會瀰漫著某種情緒時,作為少數族裔會有人出來公然唱反調?至少,在我印象中,好像這樣的事情極少。
因此,個人感慨:很多持國愛國不分國籍觀點的人,其實很少會見到他們過多提及複雜的現實問題。這甚至是潛意識的行為。這些人往往強調換了國籍,照樣是可以想怎樣就怎樣,想愛那個國家就愛國家,卻忽視最根本問題:當你的法律身份和自身認同產生利益衝突時,又應該如何抉擇?而這些複雜的問題,往往也是難以讓啟齒的,也很少會有人公開回應的。這也是他們的尷尬之處。
總之,個人認為,在這個問題上,過於理想化,要不是忽悠自己,要不就是忽悠別人。當然,對待這個問題應該謹慎。既不可盲目相信,也不能盲目懷疑。務實地看待可能是最為合適的。
附上:陳教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