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段視頻,是一名經常把“隔壁王奶奶”掛在嘴邊的自媒體人介紹“王奶奶”的。視頻中他請來幾位老太太,用以解答大家對其節目中“不露面的王奶奶”是誰的疑問。他回答的大意是,“王奶奶”是集中了很多優秀品質的老革命,是新時期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爭取更大光榮的人。他一會兒給老太太按摩,一會兒給老太太“打千兒”,說見了這樣的奶奶,就該施以這樣的最高禮節。
駕馭|王懷申
在他以往的節目中,這位“王奶奶”總在關鍵時刻指正事實,或者吐出一兩句精闢的話來,為他的報道或批評點睛。我想這位自媒體人走入了幾個誤區。
他可能覺得,他說“隔壁王奶奶”云云,透着“接地氣”,其實不然。“王奶奶”沒在“隔壁”,她身份那麼高貴、經歷那麼輝煌,話說得切中肯綮,像一個哲人、一個通人,世上涼熱全知——他“接”的不是什麼“地氣”,而是“天氣”。
他也許覺得,借“王奶奶”的口說話,是一種逗趣,令話風活潑,其實不然。因為他不是說相聲——相聲可以“現掛”,隨意拉來一位張三或李四,讓張三或李四把話說得俏皮和花式便好。他是在說新聞——新聞的直接引語,連標點都不能錯,是要打引號的。受眾對於相聲之類,聽的是一個熱鬧,對於新聞,聽的卻是真人真事。
他或許覺得拿“王奶奶”說事兒顯得真實,其實不然。既然他是在報道新聞事件或議論新聞時,提到“王奶奶”的,王奶奶就該真是王奶奶。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不管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均應遵行這個原則。他暗中拉來莫名其妙的“王奶奶”站台,是“站”不牢靠的——受眾對於他所說新聞的真實性,以及對他的議論的精當性,就要打一個問號。新聞和新聞評論,都不是寫小說。小說可以以某一真人為模特兒,綜合其他人的某些事迹來塑造人物,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而頗似小說人物的“王奶奶”,是不能為新聞背書的。
拍攝過後|魯 楠
打從自媒體問世,一些自媒體人從心所欲、口若懸河,製造的謠言滿天飛,害人匪淺。我沒有說上述這位自媒體人造謠,但是他以狡黠的“藝術”手段忽悠人們,神化“王奶奶”以拔高自己,披着尊敬“王奶奶”的外衣給自己“打千兒”——“王奶奶”正是這自媒體人自己——收穫了流量和眾人的青睞、打賞,是不厚道的。
魔幻的是,涉嫌自出機杼,自欺欺人,用自媒體把自己扮演成一貫革命的先鋒,也即令眾人仰慕並膜拜的“王奶奶”之類,並非個別現象,而是當今世風之一景。
上述這位自媒體人,還真在寫小說,他的“隔壁王奶奶”,或將成為當代中國網絡文學典型環境中的一個獨特的典型人物。
魔幻現實|孫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