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2022年07月02日12:58:02 資訊 1009

撰文/ 《財經天下》周刊作者 魏一寧 劉冬雪

編輯/ 陳芳

雪蓮冰塊意外走紅後,已經連續多日衝上熱搜榜,這個13年堅持不漲價,一包只賣5毛錢,賺幾分錢的冷飲,讓無數網友看着心疼。一億網友們自發保衛“雪蓮”,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力挺,誓死捍衛自己吃平價雪糕的權利,“如果我們不吃雪蓮,我們下一代就得吃鍾薛高。”

一億網友自發保衛“雪蓮”

在這個雪糕越來越貴,動輒幾十元錢的夏天,每包五毛錢的“雪蓮冰塊”意外走紅,成了今年夏天人氣最高的冷飲界新星。

7月2日,因負責人回應一包冰塊只賺5分錢,13年沒漲價,雪蓮霸佔了兩個微博熱搜。截至發稿,“雪蓮5毛一包的定價13年沒漲”“雪蓮負責人稱一包冰塊賺5分”兩個話題分別獲得2.3億和1.5億閱讀量。

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 天天要聞

圖/微博截圖

雪蓮品牌負責人在接受果然視頻採訪時表示,雪蓮是市面上最低價的雪糕,一包利潤只有5分錢左右,一包5毛錢的價格已經持續了13年左右,其主要做以老百姓吃得起的雪糕為主,因此也沒有足夠多的利潤去研發其他產品。

這不是雪蓮第一次上熱搜了,過去幾天來,雪蓮相關的話題一直掛在熱搜榜上。起因是,六月末有網友去某款雪糕車間打工兩天後,爆料車間骯髒不堪,比此前“3·15”晚會曝光的老壇酸菜生產作坊還要臟,表示車間“不僅有老痰還有鐵鏽,髒的要死”,並貼出了圖片,因外形酷似“雪蓮”,雪蓮被傳塌房。

沒想到這一爆料,卻遭到網友們的口誅筆伐,許多小時候吃過雪蓮冰塊的網友站起來抵制,“雪蓮我吃定了”“才5毛錢一袋還要什麼自行車?”“你們非說雪蓮臟,我們吃了20年,它臟不臟我們能不知道嗎?”“如果我們不吃雪蓮,我們下一代就得吃鍾薛高。”

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 天天要聞

圖/抖音截圖

“雪糕刺客”的反義詞“雪糕護衛”也被網友發明了出來,並衝上了熱搜。與樣子平淡無奇、售價巨貴的雪糕刺客相比,雪糕護衛指的是從小吃到大,味道不錯,價格合適,拿它准沒錯的雪糕。

6月29日,雪蓮冰塊廠商連夜創建了抖音賬號,在視頻中發布了車間照片,並配文稱:“雪蓮冰塊,凈化車間內已全自動生產,5毛錢的情懷,安全食品,沒有塌房。”

6月30日,雪蓮冰塊再次發布公告,稱並非所有雪蓮都是散亂差的作坊生產,希望廣大消費者識明當地的雪蓮冰塊是否能夠達到安全食品標準,而對於存在商標侵權、專利侵權的企業,雪蓮將進行合作談判或起訴。

短短四天,雪蓮冰塊抖音官方賬號粉絲數已破53萬,比鍾薛高的粉絲數還要高,後者運營許久在抖音上的粉絲數只有46萬。

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 天天要聞

圖/抖音截圖

知乎、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網友們自發保衛起“雪蓮”。知乎上最熱的問題是:“如何看待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對雪蓮等平價雪糕的維護?”一位網友回復稱,這不是維護,這是干仗,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平價雪糕吃。小紅書上短短几天出現了7萬篇關於雪蓮的筆記,排名前幾位,點贊數幾萬的筆記全在力挺雪蓮。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網友們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雪蓮文學”,通過改編經典文學影視著作、流行歌曲聲援雪蓮冰塊,並表達對天價雪糕的不滿。

我不是葯神》里老太太控訴白血病患者吃不起天價葯的經典台詞,被改編成《我不是糕神》,對認為雪蓮冰塊不衛生、不正規的人發出靈魂質問:“50塊錢一個的雪糕我吃了三年,身子垮了,房子也吃沒了,現在好不容易找到個五毛的雪蓮,你們非得說它不正規,難道正不正規我不知道嗎?”

最近青少年廣為傳唱的流行歌曲《孤勇者》也沒有逃過“雪蓮文學”,網友用經典歌詞“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讚美雪蓮冰塊:“愛你不貴的模樣。”

與五毛錢的雪蓮冰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鍾薛高、獺祭、須盡歡等一眾被稱為“雪糕刺客”的高價雪糕品牌。

在網友心目中,吸干錢包的雪糕刺客,恰如吃人的封建禮教:“我打開冰櫃一拿,這雪糕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包都寫上‘我是刺客’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宰人’。——《狂糕日記》”

到處都是天價雪糕,五毛錢的雪蓮冰塊就尤為可貴。在這個雪糕越來越貴,夏日獲得一點清涼越來越難的年代,消費者最期待的,就是吃上小布丁、老冰棍、雪蓮冰塊等平價雪糕,找回童年的記憶和雪糕自由。

於是,狄更斯《雙城記》開篇的格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被網友改編成了《雙糕記》:“要記住,這是個糕廠富裕的時代,這也是一個錢包乾癟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一盒雪糕一百多塊;這也是最好的時代,雪蓮冰塊五毛錢一袋。”

想支持雪蓮卻買不到

其實,雪蓮冰塊很難說有多好吃。

雪蓮冰塊的味道和包裝類似雪碧,配方以飲用水和檸檬味香精等食品添加劑為主,但在夏天,吃一塊檸檬味冰塊,比雪碧更清涼解暑。

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雪蓮冰塊是童年的記憶,他們不滿足於嘗試在網上創作和欣賞“雪蓮文學”,更想去購買雪蓮冰塊,用實際行動支持它。

來自新疆的95後米萊,大學畢業後在烏魯木齊工作,她至今仍然保留着雪蓮冰塊帶給她的美好回憶。

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 天天要聞

圖/微博網友

米萊第一次吃雪蓮冰塊是在小學,當時她生活在鄉下,家境困難,小時候幾乎沒有零花錢,只有饞得不行才能鼓起勇氣和父母張口,要來五毛或者一塊的零花錢。

對那時的米萊和同伴來說,雪蓮冰塊是奢侈品,往往是一個小朋友花錢買,和其他小夥伴分着吃,吃上一塊雪蓮冰塊,就像山珍海味一樣。沒想到長大以後雪蓮冰塊不僅變成了平價雪糕,在市場上也買不到了。

6月30日看見熱搜後,米萊想起了童年的味道,走遍公司附近的便利店和小商店,都找不到雪蓮的蹤影,最後還是在鄉下上學的妹妹去村裡的小賣部,找到了一種不知是哪裡生產的雪蓮冰塊,拍照發給了米萊。

像米萊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看到雪蓮上熱搜後,一堆網友想支持,沒想到走遍了家周邊的商店,卻沒找到一家售賣的。一些人無奈地跑到微博上求助:“想買,找了一圈都沒找到,連萬能的淘寶都沒有。”“誰能告訴我雪蓮在青島哪裡有賣的?”“我想買雪蓮,誰能告訴我北京哪裡有賣的?”“坐標成都,想問哪裡有賣雪蓮的,我要買一箱。”

米萊感嘆,現在的城市裡,不管是超市還是便利店,別說5毛錢的雪蓮,就連1元左右的雪糕也少見了。

《財經天下》周刊走訪北京多家超市和便利店,發現很難找到1元以下的雪糕,多數售價在5元左右,貴的甚至要十幾元。

一位小賣部老闆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售價1元的雪糕,毛利率只有幾毛錢,“像雪糕、飲料這種商品,我們不會統計一件的利潤,因為太低了,都是按箱來算,一箱雪糕的毛利率也只有幾塊錢。”

一元錢的雪糕尚且如此,五毛錢的雪蓮冰塊更低,一包只能賺幾分錢,因此,在許多城市的小賣部里,它已經悄然消失,所以很多消費者即使想要去支持一把,也難以買到。

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 天天要聞

圖/小紅書網友

生產雪蓮冰塊的古椹齋食品有限公司位於山東臨沂,目前,雪蓮冰塊只在臨沂及周邊地區線下銷售,無法在線上訂購。相關負責人李先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冰塊賣得便宜,如果再加上運輸成本,價格就得提高。

由於這次意外走紅,雪蓮冰塊相關負責人稱,正在考慮去附近的河北、河南等地建工廠。

天下苦高價雪糕久矣

米萊還是和小時候一樣愛吃雪糕,只是現在,她已經不敢在冰櫃隨意抓起一支了,只吃固定的幾種,玉米棒棒棒冰巧樂茲

是擔心味道踩雷么?不是,是擔心被天價雪糕刺穿錢包。

從表面上看來,網友們保衛的是“雪蓮”,實際上,“天下苦高價雪糕久矣”才是網友情緒爆發的根源。

大概是從鍾薛高火了以後,雪糕就賣得越來越貴了,各大品牌爭相推出高端雪糕。伊利新推出的甄稀、須盡歡等品牌,單支售價高達28元。蒙牛同樣如此,蒂蘭聖雪一款國風系列冰淇淋單杯售價20元。就連中街冰點也開始謀求高端化了,一款中街1946比利時大黑雪糕單支售價32元,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就連跨界品牌們也湊起了熱鬧,不久前“醋王”恆順醋業跨界賣的雪糕,售價18元一支,茅台冰淇淋更是賣59元起,連曾有着“雪糕中的愛馬仕”之稱的哈根達斯都得甘拜下風。

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 天天要聞

圖/視覺中國

艾媒諮詢調研發現,2022年網友對單個雪糕的接受價位大多在三到五元之間,所佔比例為37%;其次是五到十元之間,佔比為33.9%;而接受價位在十元以上的僅佔18.1%。此外,超六成受訪消費者認為雪糕高定價是由於“溢價太高,營銷成本堆起來的”。可見,大部分消費者對天價雪糕是懷有不滿情緒的。

網上就有不少關於“雪糕為何越來越貴的”靈魂拷問。

在此背景下,天價雪糕們還得了一個名號——“雪糕刺客”,並遭到了網友們的強烈抵制。一堆網友跑到鍾薛高直播間寫道:我愛雪蓮,我愛老冰棍……

一位網友說了大家的心聲,現在的雪糕刺客太猖獗,稍不留神,就會讓大家本不富裕的錢包雪上加霜。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網友當起“雪糕俠”,自發整理了3元以下的雪糕名單:老冰棍、和路雪綠舌頭、伊利苦咖啡和小雪生、蒙牛綠色心情和酷愛純脆、禮拜天大東北方糕……

當前,數以億計的網友在網絡上為5毛錢的“雪蓮”搖旗吶喊,保衛的不過是自己購買平價雪糕的權利。

“現在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雪糕、冰淇淋越來越多,中低端和低端產品已經逐漸開始消失了,但中低價位的雪糕市場需求很大,很多消費者還是希望能吃到低價雪糕。”乳業分析師宋亮對《財經天下》周刊說道。

米萊也看到,這幾年雪糕漲價漲得太狠了,低價雪糕都算“稀有物種”,而“雪蓮”多年來只賣5毛錢的現象,大家都懷着一種複雜的心情,“哪怕雪蓮現在漲價了,我都會支持,畢竟5毛錢利太薄了。”

平價雪糕為何消失?

平價雪糕消失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據艾媒諮詢調研數據,2008年至2020年,牛奶、淡奶油等原料成本上漲了大約80%。在成本壓力下,很多消費者從小吃到大的經典產品都選擇了漲價,老冰棍從5毛錢漲到1元,蒙牛隨變雪糕價格也翻了倍。

為覆蓋成本選擇漲價倒也無可厚非,但企業頻頻推出高價雪糕可不是成本上漲那麼簡單,業內人士就曾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雪糕成本到達一定水平就很難往上漲了,高價雪糕基本上都存在較大幅度的溢價。

一位經銷商曾向媒體透露,售價13元的鐘薛高,給到他們的進貨價是7元,18元的鐘薛高,進貨價也不超過8元。同樣有雪糕生廠商表示,一根售價15-30元的文創雪糕,成本只有6元,這還是包含冷鏈運輸成本在內。

市場上平價雪糕越來越少,高價雪糕越來越多,核心因素還是利益使然。高價雪糕的毛利率是平價雪糕無法比的,賣出一根高價雪糕的毛利頂得上十幾根平價雪糕,追求利潤的企業自然願意多推高價雪糕。

在業內人士看來,為了穩定自己的高端人設,鍾薛高也使用了一些營銷手段,投了一堆廣告,目的就是給大家洗腦——雪糕賣得貴是正常的。

而鍾薛高的追隨者們,也有樣學樣,在營銷上做足了功夫。國潮復興,包裝上便加入中國元素,聯名盛行就紛紛搞起聯名。這不僅有品牌溢價,更有營銷溢價。可品牌功夫做的再多,買單的始終是消費者。

一億網友保衛雪蓮:一包五毛賺幾分錢,粉絲數四天破50萬超鍾薛高 - 天天要聞

圖/視覺中國

“我們一直強調並呼籲企業放緩在一二線城市投放高端和超高端產品,因為整個市場還是要堅持以消費者的需求量、消費量提升為核心,如果盲目追高,會使整個市場趨於萎縮,對市場整體來說是不利的。”宋亮如是建議稱。

另一方面,監管機構也注意到“雪糕刺客”暗處傷人的現象,出台政策進行限制。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消息,自今年7月1日起,《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明確指出,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明確標示價格所對應的商品或者服務,且要做到真實準確、貨簽對位、標識醒目。

7月2日,“發現雪糕不標價可立即投訴”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截至發稿獲得1.8億閱讀。評論一邊倒,網友們紛紛留言稱:“我希望所有雪糕都在包裝上印上零售價”“以後誰不標,往死里罰。”“你保護雪蓮,我保護你。”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米萊為化名)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