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爾伯格小時候家庭環境一般,和父母生活在郊外,生活簡單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地方,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他迷上了攝影。
12歲的時候,他成為了家裡的攝影師,他用8厘米的攝影機開始了他的家庭劇拍攝。爸爸媽媽還有三個妹妹,都成為了他最忠實的演員。
為了幫助兒子實現他絢麗多彩的夢想,媽媽甚至會用高壓鍋煮30罐櫻桃,然後讓它們爆開,把整個廚房噴的到處都是,只是為了拍出恐怖血淋淋的畫面。
後來,斯皮爾伯格不滿足於僅僅是拍攝,他開始搗鼓各種奇特的效果,比如深夜的光,比如做出火車碰撞的效果,甚至開始排練情節,搞起了剪輯和配音。
通過自己設計的故事和不斷地拍攝,他越來越喜歡攝影,也開始有了導演的夢想。攝影讓他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攝影也讓他的人生變得成就斐然,作為國際著名的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等影片都是充滿了想象力, 叫好又叫座。
這是《青春第二課》里的一個故事,作者王溢嘉在這本書中記錄了108位名人的青春故事,他們在青春時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點,他們青春時候的特殊經歷或者特點,和他們後來的卓越成就,建立了某種特殊的聯繫。
青春需要的不是訓誡,而是典範,人生最重要的功課是去發現、追尋、實現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生命意義,而青春期正是對未來產生憧憬,開始編織夢想,動身去追尋的時刻。
01
青春期的叛逆是很多家長所擔憂的,其實有很多名人也不例外,如我們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就曾是一個叛逆的男孩。
楊立偉從小就喜歡錶現英雄氣概,在幼兒園的時候,就爭着當班上的領隊,保護班上的同學不讓其他人欺負。
讀書以後也很頑皮,但是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十三四歲以後,楊利偉變得更加的叛逆,成績也變得很不穩定。
有一次上課,他玩轉筆,把一支筆轉來轉去,老師就把這支筆沒收了,這讓楊立偉很不高興,他覺得玩轉筆並沒有影響課堂紀律,於是他又拿起一支筆開始轉。就這樣,一節課被老師沒收了4支筆。
父母得知這件事情後,十分生氣,狠狠地揍了他一頓,這是他最後一次挨父親的打,因為父親除了打他,還和他說了一番道理:你可以自由,可以調皮,但要遵守有形或無形的規則,在一定限度內,老師、家長或者社會可以容忍,超過了這個限度你就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可能是大家對你的失望,而你必須獨自承擔所有後果,接受應得的懲罰。
楊利偉雖然叛逆,但並不是蠻不講理,聽完父親對他的開導後,開始有了很大的改變。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不聽話調皮的學生,如果他們不知道家有家訓,校有校規,國有國法,將來肯定會吃苦頭的,而遵循這些規範是維繫人際關係,社會秩序所需要的。
02
現實能摧毀夢想,那為什麼夢想就不能摧毀現實?
湖南農村有個貧窮的小男孩,從小跟着師傅學做木匠。16歲的時候他跟着師傅做完工作回家,路上遠遠地看到對面走來三個也背着木匠工具的木匠。
師傅看見他們趕忙站在路旁,側着身,恭敬地向他們問好。三個木匠卻態度很高傲,愛理不理地走開了。少年很驚訝,他問師傅:我們是木匠,他們也是木匠師傅,為什麼要對他們這樣恭敬呢?
師傅告訴他:小孩子不懂規矩,我們是大木匠,做的是粗活,他們是小木匠,做的是細活,這種細活只有聰明人才能學得會,我們怎麼能跟他們平起平坐呢?
不想這番話卻激起了少年的不服輸的心,他在心中暗想:他們能學我難道就不成嗎?於是他就決心去學小木匠,後來又想成為拿筆的畫家,每天晚上臨摹《芥子園畫譜》,為了能夠在畫上題詩,他又開始學習《百家詩抄》。
就這樣,這個不服輸的農家少年靠着夢想,打破現實的壁壘,實現了一次又一次逆襲,他就是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齊白石。
從小木匠到國畫大師,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傳奇,但是齊白石做到了,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少年的為夢想孤注一擲的力量。
03
青春期是美好的,但是也充滿了煩惱。進入青春期身體開始發育,人的外形出現各種變化,容貌和身材都會發生改變,青春痘等各種煩惱接踵而來。
很多女孩會不滿足於對自己的外貌,總覺得自己不夠漂亮,不夠美麗,把容貌看做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甚至為了自己的美麗不惜進行整容整形。
但是很多年以前,有個意大利的女孩,在面對外貌不夠美麗的問題上做出了積極而完美的解答,相信一定會給為外貌而煩惱的青少年們一個啟示。
女孩家境不富有,14歲參加了選美大賽,但是沒有獲得勝利,後來她開始參加演員訓練班。
在一次試鏡時,攝影師覺得她的長相和體態都有缺陷,說她的嘴唇太厚,鼻子又太突出,臀部長得也有些怪,建議她去做鼻子和臀部的整形。
但是這個少女對美麗有不同的看法:雖然我不漂亮,但是我很有特色。因此她堅決地拒絕了整形。後來恰好是她與眾不同的自然美,在電影裡頭展現了自己的風采。
這位意大利的少女就是後來蜚聲國際的影星索菲亞羅蘭,她還被評為本世紀最美麗的女性之一。所以美麗本來就不是一種標準,鼻子大一點,臀部長一點也可以散發出獨特的美。
美不是具體的事物,而是內心的感覺,反映在你的眼睛裡。
寫在最後
青春期是對未來產生憧憬,編織夢想動身去尋找的時刻,但是同時也是一個極度混亂讓人感覺迷茫挫折,甚至沒有方向感的時期。
《青春第二課》恰好就像青春路上的一盞明燈,可以給青少年朋友以正確引導的書籍。
我們可以從這108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看到他們在青春時期的故事經驗以及他們的思想。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軌跡也是各有不同,我們不需要全盤的照搬照抄,不需要完全地去照做。
我們需要看到這些名人在青春時期也有各種的苦惱,成長的道路也並不相似。我們可以從這些名人的故事中找到適合自己,或者是說容易操作的方法,用他們的故事來啟迪自己的人生,照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