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江湖已經不再適合我們,我們都太念舊。”
重溫經典,彷彿那個念舊的時代又回來了。
1989年的夏天,電影《喋血雙雄》在香港首映,至今已經31年了。它是一代人的青春,也是一代人的情懷。
這部片子,在當時,火遍華語,征服了西方影迷,燃聲一片。不得不說,它是一部很用心的電影。
這部電影,讓吳宇森踏上了好萊塢之路,登上暴力美學的巔峰,同時,也讓他與最佳拍檔徐克分道揚鑣。
鏡頭之後,他們經歷了什麼?
今天,我們就一起重溫一下這部暴力美學經典背後的故事。
沒有周潤發,就沒有《喋血雙雄》
周星馳說:“我是一個實力派加一個偶像派,周潤發是兩個實力派加一個偶像派。”
周潤發不僅帥,而且帥到幾近完美,他曾是很多人的夢想。然而他的帥氣在實力面前也不過是錦上添花。
在《英雄本色》爆火之前,周潤發只是一個演技在線的三線演員。
但在《英雄本色》之後,周潤發憑藉小馬哥火到膨脹,幾乎全世界的片商都在找他約戲,他每天都有兩三部戲要拍。
這個時候,導演吳宇森正在構思《喋血雙雄》的劇本,想要講述兩個警察的故事。然而,這個想法還沒付諸實施就被公司高層拒絕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拋出一個難題:像這樣的警匪片必須有周潤發加盟才會投資。
然而,此時的周潤發的檔期已經排滿了,這讓吳宇森倍感惆悵,想要放棄。
當周潤發得知吳宇森的窘境,便主動打電話給吳宇森接下這部戲。
這讓吳宇森興奮的一夜無眠,興奮之餘更多的是感動。
又加上李修賢的加入和徐克的投資,這部電影才真正的有了開拍的機會。
在開拍時,這部戲還沒有完整的劇本。
然而,吳宇森卻說這是他和周潤發合作發揮最完美的一部戲。
原因是在戲中,周潤發的很多演技炸裂的時刻都是他即興發揮的。
在四哥出賣小庄的那場戲中,吳宇森設置的是讓小庄開槍打死四哥。
但在拍攝的過程中,周潤發並未跟着劇本走,而是放下槍,落下淚水,那種被人背叛的孤獨和失落伴隨着一個轉身淌到了每一個觀眾的心裡,令人動情。
就這樣,才有了後面四哥為履行承諾而被人打死的高光時刻。
同樣是死,四哥以這樣的形式結束生命,讓角色充滿靈魂。
後來,周潤發在採訪中說:“在生活中,當他被朋友出賣時,也會選擇原諒。”
正因如此,發哥的許多鏡頭才更加的樸素動人。
難怪吳宇森說:“沒有周潤發,就沒有《喋血雙雄》。”
剪輯師罷工,吳宇森親自動手剪輯
如果說周潤發是這部戲的魂,那麼吳宇森就是這部戲的眼睛。
在這部戲上,吳宇森可謂是傾盡全力,他收納觀眾的視角,讓觀眾的聚點和自己的創作達到一個平衡。
在《喋血雙雄》這部戲中,吳宇森最喜愛的一場戲便是龍舟追逐戲,他想借這場戲來表達警察與殺手之間的角逐。
為了拍好這場戲,劇組足足拍了5個月,大量的鏡頭令剪輯師都不知道如何下手而罷工。
不得已,吳宇森只好親自操刀剪輯,不休不眠,花了3周的時間才剪好。
除了這一場戲,在教堂內和教堂外的槍戰戲,也是這部片的精彩之最。短短几分鐘鏡頭,劇組花了28天的時間才拍攝好。
在拍教堂內的槍戰戲中,發哥的臉被意外劃傷,差一點就擦到眼睛,但他還是堅持拍完之後才去包紮。
所以,沒有人生來就會演戲,有的只是對行業的尊重和敬畏。
在拍完教堂內的槍戰戲,周潤發提出:結局讓小庄和珍妮,一起從教堂走出去,在槍林彈雨中,兩人十指相扣,慷慨赴死。
用悲劇渲染道義,讓正義回歸。
吳宇森說:“這有什麼悲劇的,應該是小庄和珍妮,朝對方爬去,然後擦身而過,錯過彼此,兩個人徹底被命運拋棄,這才算真正的悲劇。”
那一段,失明的珍妮和雙眼受傷的小庄,爬向彼此,彷彿爬向了兩個悲哀的世界。
“打蛇打七寸”,外表看上去憨實的吳宇森,戳起觀眾的眼淚,絲毫不留情。
其實,吳宇森最初設置的結局是小庄死後,珍妮一個人去機場,到美國治眼睛,當她茫然無措的站在機場時,李鷹出現了,帶着她一起飛去美國,照顧她。
但因為葉倩文沒有檔期拍這一段,劇組就以小庄的死作為結局,並在最後,讓李鷹為小庄開槍,紀念這段有血有肉的兄弟情。
多年以後,重溫這個鏡頭,相似的情感,就像現實與過去的一場重逢,是懷戀,亦是期待。
吳宇森與徐克理念不合,分道揚鑣
有人說:“徐克是仙,吳宇森是俠。仙者,超然。俠者,堅守。同者,求真。”
徐克和吳宇森各有各的才能,各有各的驕傲。
在拍《英雄本色》時,兩人珠聯璧合,但在拍《喋血雙雄》時,兩人卻分道揚鑣。
原因是兩人對動作戲的認知產生了分歧,對槍戰片的理念不合。
吳宇森創作獨立,有自己的想法。
而徐克又喜歡將自己的創作意圖強加給吳宇森。因此,兩人經常會因為一個小細節爭吵。
不僅如此,他們在剪輯上也各有偏愛。
徐克拍動作戲,剪輯快速,節奏凌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而吳宇森喜歡用慢鏡頭,來表現槍戰的細膩,然後通過配樂來推進片子的氣勢,讓片子有大氣磅礴之感。
就這樣,曾經珠聯璧合的兩個人已經有些貌合神離。
鬧的最嚴重的時候,徐克不願投資了,幸運的是,周潤發找人拉來投資,才讓這部經典沒被攔腰截斷。
有人說徐克不地道。
因為是吳宇森欣賞徐克,把他推薦到“新藝城”,才讓他有機會憑藉“鬼馬智多星”一炮而紅,升級為一線導演。
也有人說吳宇森忘恩負義。
因為當吳宇森處於“票房毒藥”的人生的低谷期,甚至被嘲諷該退休時,是徐克把自己的電影劇本《英雄本色》讓給他,讓他證明自己。
曾經互相成就的最佳拍檔,在某一天各自走遠,讓外人不免唏噓。
但不管外人怎麼說,吳宇森堅定地認為,他與徐克就是俠客對俠客,彼此之間有一種惺惺相惜,相望但並未相忘。
2010年9月3日,在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時任評委會主席的大腕導演昆汀·塔倫帝諾與導演徐克一同為吳宇森頒發了終身成就金獅獎。
64歲的吳宇森在頒獎台上激動萬分,不僅僅因為他是此獎的首位華人得主。
更重要的是,被風傳不和多年的老友徐克,親臨現場,與他一同見證這份榮耀。
當徐克將獎盃遞到吳宇森的手裡時,吳宇森落下幸福的淚水,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多謝徐仔!”。
當兩人在頒獎台緊緊相擁時,無數華人跟着落淚。
因為2位香港電影的重量級人物,對曾經的那份友情有了一份很好的交代,彷彿各生歡喜後的回甘。
就像吳宇森在電影中借小庄的嘴所表達的:“朋友之間,無所謂虧欠,不然要朋友來做什麼。”
藝術源於生活。
朱江老師演繹的四哥,為了履行對小庄的承諾,隻身一人去向汪海討要小庄應得的酬勞,最終,用死捍衛了這份兄弟道義。
警察李鷹,沖脫法制的韁繩,當著警察的面為小庄開槍,卻讓觀眾在真正的道義中體會到了一絲安慰。
這些兄弟間的捨生取義,在當今名利浮華的社會裡顯得尤為可貴。
當講道義,守原則這些底線被人們忽視遺忘時,你是否還記得曾經你也有想要拼盡一切去保護的人。
所以,小庄與李鷹,也許是吳宇森和徐克,也許是在惺惺相惜中相望但並未相忘的你我。
. END .
【文| 夏北北 】
【編輯| 小龍】
【排版 | 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