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國家嚴控稀土,多次出台政策管制,為什麼還會發生多起走私

文| 憑欄

編輯| 憑欄

前言

稀土作為戰略物資,多年前就已經是重點監管對象,2016年以來,國家多次出手,一再升級稀土保衛戰。

如此重要的國家礦產,為何可以被某些人隨意走私?

保衛稀土

稀土是17種貴重金屬的統稱,它們不像其他礦產,集中出現,而是相對分散,開採提煉的難度比銅礦、煤炭等翻了好幾倍。

物以稀為貴,更何況,稀土本身還是尖端科技領域和武器製造的重要原材料,可以為科技和軍事發展提供極大地助力。

縱觀全球稀土市場,中國的地位首屈一指,一是我們儲量豐厚,中國稀土儲量佔比全球總量的40%以上。

二是我們的產量也高,中國每年出口的稀土產量佔據全球產量的70%左右,佔據着大部分稀土市場。

還有最後一點也很重要,稀土都適用於高科技產業製造,對純度要求相對較高,中國提純技術非常厲害,手中握着大部分技術專利,提純精度遙遙領先。

但隨着國際不穩定性增加,和某些國家的針對打壓,中國對稀土的管控越來越嚴格。

從2016年開始,中國就對升級了稀土的保護力度,最近幾年繼續加碼,2024年推出新的《稀土管理條例》,對個別稀土資源出口進一步管控。

2025年4月,商務部再發公告,對7種中重稀土元素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中重稀土是製造隱身戰機、導彈制導系統、雷達、等關鍵軍事裝備的核心材料,全球中重稀土90%的產能在中國。

美國雖有稀土礦,但提煉技術上不如我們,對進口中國中重稀土相當依賴。

隨着不斷有政策出台,足以看出國家對稀土資源的管理力度,但沒想到明知是如此重要的國家礦產,還會有人投機倒把,乾著隨意走私的勾當,這是怎麼回事?

稀土走私

2025年3月,瀋陽海關立大功,成功阻止6台“稀土離心機”出口蒙古國轉美國。

這6台機器被標註為普通工業設備,可海關檢查發現,它們的技術參數和我國北方重工集團的稀土專利設備高度重合。

我國的這款專利設備可以分離精度高達99.8%的稀土,是重點保護設備,出口給其他國家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卻有人頂風作案,在我們嚴控稀土的情況下,鑽這個漏洞,企圖通過走私機密機器賣給美國。

幸好這六台高仿機器全都被海關扣下來,讓美國的算盤落了空,但關於稀土走私,不僅有提煉設備被盯上,還有更過分的。

2025年4月,香港海關查獲一起走私銻錠案,銻和錠這兩種重要稀土都是軍工業發展的必需品,此次走私的重量高達25噸,全部都是銻錠。

對方申報是五金配飾,將這些稀土包裝上鋁箔,企圖矇混過關,躲避探測儀檢測,但X光掃描時發現端倪。

稀土密度和五金配飾的密度不符,引起香港海關注意,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些銻錠要發往越南、墨西哥,最終流向的目的地無一例外,都是美國。

這批價值超1500萬元的貨品,一旦出口成功,這些錢將會落入哪些人的口袋?

還記得去年,國安部門曾公開過一起稀土間諜案件,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時大家對稀土還不是那麼了解,境外就盯上我國的稀土。

成某是我國稀土行業的從業人員,一路升任科長、經理、副總,職位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可以窺探的稀土資料也越來越機密重要。

2017年時,某境外公司僱傭葉某當間諜,來中國收買關鍵人員,企圖竊取稀土機密,葉某帶着任務回國,在業務往來中,結識了成某。

兩人年紀相仿,很快熟悉起來,葉某察覺到成某是一個對金錢利益十分渴望的人,於是提出合作。

成某為了金錢,不僅出賣我國稀土機密,把一份份重要資料數據竊取給葉某,雙方還合作貿易,在稀土出口上賺取差價。

身在高位,卻把稀土資源利用到極致,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樣的人實在太可惡。

最終,成某和葉某被國安部門盯上,將兩人抓獲,兩人對自己的間諜罪行供認不諱,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

這起案件在2024年被報道出來,既是對從業人員的敲打,也是對境外展示打擊間諜效果。

可明知道是在“殺雞儆猴”,還是有人不死心,繼續在走私犯罪上瘋狂試探,為了金錢利益鋌而走險。

他們真的這麼不怕死嗎?

網友看法

有網友認為,可能是違法的成本太低了,所以才會有人有這個膽量,如果判他們死刑,或許就不會有人敢了。

很多網友都很認同,要求相關部門嚴打,這種叛國的行為,就應該接受嚴厲懲罰。

還有人說,把走私稀土當成走私毒品來對待,嚴懲不貸。

可有的網友出發點清奇,說中美稀土不能完全脫鉤,海關打壓走私稀土,是想讓稀土價格再漲一下。

稀土資源是當代重要發展資源,對於一切走私違法犯罪行為,都應該予以嚴懲。

參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