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這次被耍了,川普當著全球對印喊出一句話,印媒集體破防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就在莫迪還沉浸在印巴空戰失利的悲痛中的時候,沒想到,之前還叫囂着要和印度走近的美國卻突然變了臉色。特朗普更是直接對印度亮明態度,要求蘋果停止在印度的建廠,並增加在美國的產能。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就在當下莫迪看着中美達成的關稅共識還在想着如何反擊美國,讓美國給自己讓利的時候,沒想到,特朗普更是表示印度向美國提出零關稅的貿易協議,特朗普這是要從印度身上將失去的拿回來嗎?印度成為了此次關稅戰最大的輸家嗎?

特朗普一紙禁令

本以為最早跪,拿到的是香餑餑,沒想到,當下卻成為了燙手山芋。更為重要的是,這美國還不滿足,特朗普更是捲土重來,印度這下是虧大了。

就在莫迪夢想,從此中美關稅戰,印度將成功地承接從中國轉移的產能,甚至為了做到這一點,莫迪幹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莫迪在接到美國關稅戰的第一時間就選擇了跪,沒錯,在莫迪第一時間,看到特朗普的關稅表的時候,印度就選擇了降低關稅,同時對中國的鋼材進行反制,來促成美國的關稅協議。

這也就是為何,美國說印度將是第一批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因為印度跪的徹底。但是這是在印度自己看來,在特朗普看來這還不夠,因為特朗普要得更多。

而除了打通和美國的貿易聯繫之外,印度還準備了第二個手段,那就是證明自己有實力也有能力承接中國的產業轉移,同時更證明自己能夠實現美國所謂的亞太再平衡。

而且如果印巴衝突中,印度再次取得勝利,或者印度長時間的消耗巴基斯坦的力量,同時配合俾路支省反抗組織的反攻,這勢必會打亂中巴經濟走廊的布局,只是沒想到,核心的印度卻拉了一個大的。

在印巴空戰的輸了,這就導致,不管是印度國內的信心,還是在國際上的形象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面對這種局面,歐美西方還會在印度加大投資的力度嗎?

以前想的是,在印度加大投資的力度,從而讓印度分化或者牽制中國的力量,這也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現在好了,沒有切斷中巴經濟走廊,反而讓西方孱弱的經濟實力露出來了,美國還會在印度下注嗎?

畢竟以前以為會成為自己的核心盟友,至少在戰略上是的,但是當下更多的就成為,如何讓歐美西方資本在印度獲得利益最大化。

所以印度空戰直接打掉了自己在西方國家面前的統戰力度,而這對於印度來說,卻是非常致命的。

這也就能夠理解為何當下,特朗普不斷地將矛頭對準印度,先是直接對媒體表示,自己已經給蘋果下令,讓其停止在印度建廠,而是增加在美國的產能,同時轉頭又說,印度給美國發來消息,要對美國零關稅。

其實這就是美國對印度態度轉變的一種體現,畢竟在特朗普那裡這一切都是生意。如果能夠給中國造成威脅,那美國自然會給印度好處,但是現在連巴基斯坦都打不過,那歐美西方還會戰略性投資印度嗎?

而且對於特朗普來說,本身就是為了敲詐更多的錢財,現在印度反而是處於一種危險的狀態,更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此時不敲詐,更待何時呢?

印度開始遭到反噬了

曾經的中國號召各國不跪,大家一起對抗美國的關稅訛詐,但是印度卻選擇了最早投降,因為印度覺得,投降輸一半,而且投降越早獲利越大。

畢竟中美對抗,必然會導致全球產業鏈重置,而印度首先對美投降,不就能夠吃到這部分紅利了嗎?

畢竟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邊,中美貿易戰確實讓印度獲益不少,所以此次印度和特朗普也形成了路徑依賴。

特朗普認為只要和中國打關稅戰,那美國就能贏,中國龐大的外貿出口,必然首先認慫,到時候,不就是美國隨便開條件了嗎?曾經,不就是中國大量地購買美國農產品嗎?

而此次美國依然認為如此,而印度也認為,中美會一直對抗下去,美國不會這塊快輸,中國也付不起投降的代價,所以投機,就是印度最好的機會。

結果沒想到,美國卻首先認輸了,這就導致印度覺得自己在和美國的關稅協議面前吃虧了。畢竟中國的關稅降低了,但是中國並沒有答應美國的額外任何條件。

而應對這邊呢?不光降低了一波關稅,同時還要大力購買美國的石油等資源產品,現在特朗普更是要斷了美國企業在印度的投資,甚至要印度零關稅,這不再對印度收割一遍嗎?

只能說,當初的印度太心急了,本以為這是自己千載難逢的機會,沒想到,卻是美國為自己挖的坑,而且連美國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實力在中美博弈中一直會贏,印度又是如何相信的呢?

對於美國來說,當下的印度已經失去了戰略價值,那唯一的價值就是取款機了,而這對於特朗普來說,自然不會吝嗇。

因為在特朗普的規劃裡邊,中國是要購買大量美債的。這下中國的目標沒有達成,而中國要買的這部分份額將給誰呢?

中國留下的這個坑是需要誰來填補呢?肯定是哪些容易下手的國家,而印度卻證明了自己的軟弱性,所以美國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印度自己選擇的,只是當下被反噬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