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導彈對比誰更領先?老美半個世紀前的SR71黑鳥到底有多強大?

中國的導彈技術和美國比處於什麼水平?

答案是除了潛射導彈也許還有點差距

其他導彈水平處於斷層式的領先

之所以說也許是因為各種種花家的傳統

最先進的肯定是不會透露出來的

經常發射潛射洲際導彈轟炸小日子的兄弟們都知道

我國的導彈技術發展的很晚

當年我國第一款洲際導彈東風5列裝的時候美國試射了當時最先進的民兵3予以回應

當年的民兵3射程13000公里

能夠搭載3枚大當量分導式核彈頭

可以說是當時最先進的洲際導彈沒有之一

對於民兵系列導彈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服役於1970年的民兵3其實是一位華人設計的

他就是美籍華裔林燁

自從民兵3誕生之日起至今都只有一種發射模式

那就是地下發射井發射

後面我國試射第二代洲際導彈東風31時美國依舊試射了民兵3

那時候的東風就已經能夠和民兵平分秋色了

後面我國擁有了第三代洲際導彈東風41

而美國依舊只有民兵3這一款洲際導彈

可以說是以不變應萬變了

而現在的民兵3僅僅剩下了450枚左右

而且美國國防部還在計劃繼續縮減民兵的數量

隨着這一批民兵系列洲際導彈的年齡增長

其性能已經跟不上現代洲際導彈的發展

出現各種故障也成為了常態

其實美國在導彈領域已經很久沒有發展了

其實在民兵之後出現過一款新型洲際導彈

那就是和平衛士

但是因為多種因素主要還是因為太貴了

導致最後美國放棄了和平衛士導彈計劃

所以現在的美國陸基洲際導彈已經形同虛設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的洲際導彈技術不行

老美目前最為驕傲的核打擊力量中最強的就是海基核力量

也就是由俄亥俄戰略核潛艇攜帶的三叉戟2D5潛射洲際導彈

目前來看這款全稱UGM133A的洲際導彈是老美在1983年開始研製

1987年進行首次試射的海軍第三代潛射洲際導彈

自從1990年開始部署的三叉戟2D5服役至今

至於我們的巨浪3能不能超過三叉戟我就不知道了

常規導彈方面美國的技術發展好像也陷入了停滯狀態

而中國的導彈水平卻在快速迭代和升級

尤其是高超音速導彈方面

雖然這個概念是美國在上個世界90年代末提出來的

但是到現在美國都沒有自己成熟的高超音速武器

而我國卻先後擁有了多款陸基海基和空基的高超音速導彈

對於老美航母戰鬥群的打擊能力大大加強

所以說我國在絕大多數的導彈領域對於老美來說都是斷層式的領先

飛行速度超過導彈、直到退役都沒被擊落的SR71黑鳥偵察機到底有多傳奇?

答案是洛馬出品必屬精品

導彈都只配吃黑鳥的尾氣

蘇聯看到後一怒之下研製出了不鏽鋼戰神米格25

但是依舊追不上這隻黑鳥

經常駕駛米格25追不上黑鳥的兄弟們都知道

在上個世紀60年代

美國首飛了一款造型十分奇特的飛機

那時全世界都沒幾個人見過這架飛機

飛機上沒有攜帶任何武器裝備

兩側兩個巨大的發動機顯得中間的機身十分修長

飛行員如果要駕駛飛機還要穿上厚重的宇航服

他就是SR71黑鳥偵察機

黑鳥誕生於洛馬

沒錯就是那個研製出了F22猛禽F117夜鷹的哪個洛馬

黑鳥誕生之後曾被數百枚防空導彈追擊過

但直到退役都沒有一架損失

而黑鳥誕生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黑鳥的前身U2高空偵察機已經不夠用了

1960年代正值美蘇冷戰的高峰時期

雙方之間的各種攻防不斷

雙方的偵察機都在想方設法的對敵方目標進行偵查

而在一次偵查任務中

一向以飛得高著稱的B2被前蘇聯的最新款的防空導彈所擊落了

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但是老美立刻停止了U2入侵蘇聯領空進行偵查的任務

只在其外圍進行偵查

隨機洛馬公司接到任務要求研製出一款能夠飛得很高的同時還能飛的很快的偵察機

於是黑鳥就誕生了

那時候的老美風頭正盛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十分強大

在此背景下就誕生了黑鳥這一無法被超越的傑作

飛行高度三萬米

飛行速度3.2馬赫

直到現在黑鳥都是有史以來最快的有人駕駛飛機

黑鳥強就強在搭配的兩台J58惠普渦扇發動機

加力推力狀態下能夠提供300千牛的推力

為了避免高空高速造成的高溫問題

洛馬採用了輕重量高強度的鈦合金來製造機身

在輕量化的同時還能夠抵擋300度的高溫

至於黑鳥為什麼會退役

和他高昂的維護成本以及超高的事故率有關

維護成本高很正常

畢竟使用的都是當時最為先進的技術

而事故率卻高的出奇

雖然從未被擊落

但是32架黑鳥中有12架因為各種事故墜落了

所以當美國擁有了更好的偵查手段之後

黑鳥偵察機自然就退出了現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