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登作戰:163師沒有統計的戰果,戰後越南人拖出來多少具遺體?

1979年2月19日18時50分,廣西東線參戰部隊第55軍下令,163師封閉法國炮台除南側以外的所有洞口,派工兵噴火兵,用12噸炸藥和2噸汽油對其實施大爆破,徹底將敵人後路封死。

據悉,炮台內有敵3師12團、公安營、特工隊約800-1200餘人隱藏其中。為了全殲敵人,163師下令徹底摧毀其工事,整個炮台內的越軍生一個也沒有逃出來,全部被窒斃其中。

一、四通八達的“法國炮台”

對越作戰中,同登作為進攻諒山的重要軍事要塞之地,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同登距離友誼關只有4公里,是我軍東線方向攻打諒山的大門,而諒山安危又與河內安危相互牽扯,其戰略意義非同小可。

在攻陷高平之後,解放軍第55軍開始向同登方向縱深進入。

同登並非一般城鎮,這裡不僅坐落在群山之中,而且四周大山中海油許多的溶洞,是越軍天然的火力點。最為重要的是,這裡配屬了越軍第3師“英雄團”12團以及其他越軍部隊。

在戰鬥打響之前,許世友將軍着重在軍區會議上,指着地圖再三強調:

“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同登可不是一般的防禦陣地,而是一個堅固的軍事要塞。”

同登這裡形成着多個防禦體系。其中以探壟、探某、339高地以及法國炮台4個主要陣地,形成了相互依託、相互增強的倒三角防禦體系。解放軍想要打破這種防禦力量,十分困難。在這環環相扣的緊密銜接之下,55軍部隊也十分頭疼。

但是,同登作為攻克諒山的天險,必須儘快攻破,不然將會後患無窮。

整個同登地區一共有4個主要的防禦陣地群,分別為探某陣地群、探壟陣地群、鬼屯炮台陣地群,339高地,每一個陣地群至少有10多個以及20多個的小陣地組成。

戰前163師接到攻陷同登命令後,偵察人員估計越軍在同登的每個陣地群防禦力量最多在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左右。

實際上,在進攻之後,才發現,越軍的防禦兵力要遠遠超過一個加強連。所以連續的2次進攻後,都未能取得戰果。

據越軍第3師師史記載,彼時在探壟的越軍兵力為2個營外加一個炮兵連,而在探壟陣地的越軍兵力為2個營加一個高炮營

最令163師擔心的是,487團在攻陷同登火車站的時候,發現一直有源源不斷的越軍兵力從火車站內冒出來,雖然兵力不多,最多一個排,但是卻讓487團感覺十分吃力。

後面才發現在火車站附近有一條交通壕,可以直達同登車站、市區和探某等陣地,487團才下令派兵將這個坑道口給炸毀,由此火車站也迅速被攻佔。而在探某與炮台之間,進攻的487團2營也發現這樣一條交通壕。

顯然,這個交通壕都來自一個通道,那就是法國炮台。這個炮台不僅是越軍的一個重要防禦陣地,而且也是他們在同登地區的重要屯兵之處,從該處下面可以直通探壟以及探某和339高地。對此,只有徹底拿下這個法國炮台,才能夠將越軍一網打盡。

二、拿下法國炮台

法國炮台作為越軍“英雄團”12團主要的據點之一,由4營42連負責防禦。

法國炮台一共有三層,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下面兩層是一個全封閉暗道系統,第三層是一條直通同登陣地的暗道。

另外,每條暗道的兩邊還開闢了很多的暗室,這些暗室容納幾十個人不成問題。

面對結構如此堅固的法國炮台、攻擊難度指數巨大,我軍決定先進攻探壟和探某兩處陣地。隨即163師下令,487團進攻探某,488團進攻探壟,只要將這兩處陣地拿下,法國炮台也將孤掌難鳴。

然而,我軍指揮部很快發現,不論是進攻探壟還是探某,總是有源源不斷的越軍兵力增員補充。

經過一番激戰後得知,原來越軍三個陣地群總是相互呼應。在其密切配合,交叉火力之下,163師想要進攻極其困難。

不論我軍如何進攻,在探壟、探某的越軍總是打不幹凈,由此163師指揮部也得出一個結論:探壟、探某、法國炮台並不是獨立陣地群,而是呈現一個倒三角結構的防禦體系。只要法國炮台不除,探壟、探某根本無法得手。

對於法國炮台的內部結構,我軍並不清楚,如果輕舉妄動,勢必會打草驚蛇,而且我軍也不清楚具體洞內潛藏着多少越軍兵力。就在163師一籌莫展之際,一個人的出現無疑如春雨一般及時解決了我軍燃眉之急。

我軍攻打法國炮台停滯不前的消息傳到一個人的耳中。對方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即毛遂自薦,願意做我軍嚮導。

此人叫何國安,曾經被法軍抓取修建炮台,對裡面的情況可以說十分了解。

聽到這個意外之喜,163師立即將何國安描繪的炮台內部地圖給繪製出來。

隨即163師迅速做出調整部署:攻擊點從南面改到北面,以489團三營七連為基礎,以487團二連一個排外加489團三營8連組成主力攻擊部隊,後方安置重力火炮、高射機槍提供火力支援,另外,命令487團二營對探某之敵實施牽制。

越軍想要以探壟、探某為火力支撐點,將我軍阻擋在此,有些過於天真了。

21日拂曉,163師開始進攻,各部隊利用夜色掩護,秘密進至炮台西側進攻出發陣地。

隨着我軍30分鐘的火力準備,步兵火器也交織成綿密的火力網,罩住越軍的射擊孔洞。

一時之間,越軍陣地硝煙四起,彼時隱蔽在北側山腳下待命的7連二班和四班率先發起衝擊。

隱藏在法國炮台內部的越軍怎麼也不會想到,我軍進攻的速度如此之快,匆匆忙忙之下打出子彈就隱藏其中。

隨着我軍交替掩護,連續攻下兩道塹壕,在越軍還沒有停穩高射機槍的時候,二班長彭新發端起衝鋒槍直接將越軍撂倒。

在何國安的詳細解說下,法國炮台的每一個槍口,幾乎都被我軍掌握。很快,487團以及489團對炮台東北角和西北角洞口實施爆破,以此將越軍逼迫至西南洞口。

彼時,炮台的東北、西北、北側射孔以及洞口,幾乎都被我軍主力佔領,各戰鬥小組開始向炮台頂部發起攻擊。

此時,越軍為了奪回陣地,開始沿着塹壕從南北兩側迂迴過來。隨即我軍發起追擊。在何國安的指引下,很快找到炮台頂部天窗:

“繳槍不殺,優待俘虜!”

我軍多次對越軍勸降,但是炮台越軍十分頑固,不僅拒絕投降,而且還不斷向外投手榴彈

無奈之下,我軍只能將茅草澆上汽油,拋入洞內,並利用火焰噴射器噴射。

就這樣在12噸炸藥和2噸汽油的功勞下,引爆了地堡內的彈藥庫,只聽一陣天崩地裂的巨響,法國炮台如同一朵絢麗無比的蘑菇雲,轟然倒塌,越軍掩埋其中。

沒有了法國炮台的支援,很快探某與探壟以及339高地的越軍就失去了後援,隨之遭遇我軍全殲。我軍也就此佔領同登。

法國炮台掩埋,根本不知裡面到底有多少越軍埋葬其中。不過,據最後一位逃出來的越軍俘虜交待,洞裡面的部隊有越軍12團、從太原來的越軍二團、46旅獨立團以及公安12團,還有炮兵68團和166團指揮所。

聽到這些,雖然我們無從考證該俘虜的說法是真是假。但是1993年的時候,一位邊民曾透露,戰後越南政府對坑道進行清理,從裡面挖出1100多具屍體。這一仗真的把越軍給重創了。同登一帶一直荒涼了15年。

同登戰役的戰鬥情況是解放軍同越軍作戰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鬥。當時,越軍炮兵接到作戰命令,立刻進入炮兵陣地準備反擊,炮兵連還沒有做好準備,就被解放軍炮火給全部端了。

同登戰役對中越作戰來說,可以說是關鍵一仗,它不僅關係著解放軍對越作戰的勝利與否,而且與後來攻克諒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據悉越軍第3師師史記載,越軍在接到情報之後的第二天,曾經在諒山和太原方向調集了4個步兵師和2個炮兵旅向同登反撲,企圖救援被困其中的越軍12團。

如果當時不是解放軍489團撤退至我國境內的金雞山後方,越軍其他有生力量根本不可能進至同登救援,這也就達不到我軍請君入甕的策略意圖。

18日至19日傍晚,越軍派遣大量的軍車運送步兵和炮兵到同登,浩浩蕩蕩的二三十輛車子從探壟駛來,不過,還沒有到達炮台,就被我軍488團給用炮火摧毀。

等到越軍援軍進入了包圍圈,我軍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開始計劃將越軍一網打盡。

不得不說,同登戰役中雖然作戰艱苦,但是作為最能打的163師卻並不氣餒,依然出色的完成了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