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來得太快?普京剛發出“核警告”,10多枚火箭彈飛向俄方本土

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在俄烏衝突持續膠着的情況下,緊張局勢或走向進一步失控。

近期,隨着俄烏兩軍在前線展開激烈爭鬥,烏克蘭開始處於劣勢,西方也有些坐不住了,先是馬克龍破天荒發出“向烏派兵”的言論,而後又是德國總理朔爾茨披露“英國士兵在烏參與衝突”。

在這之後,波蘭外長又公開表示,一些北約國家“已經出兵烏克蘭”,但拒絕透露具體是哪些國家,令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

儘管,美英德等國明面上都否認了“向烏出兵”的可能性,但種種跡象表明,西方政要相繼表態,可能有試探俄羅斯態度的用意,若俄方反應沒有那麼激烈,西方很可能會付諸實際行動。

13日,普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任何外國軍隊在烏克蘭的存在,都不會改變戰場局勢,並警告西方,如果向烏派兵,那就得做好“無法離開”的準備。

並且,普京還發出了“核警告”,稱俄羅斯不會在俄烏衝突中使用核武器,但“武器是拿來使用的”,俄羅斯有自己的原則,即:當俄國家生存受到威脅,主權與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時,俄羅斯將使用一切武器展開反擊,包括核武。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有強大的“核三位一體”體系,並且比大多數國家都先進,那些試圖逾越俄“紅線”的國家應該明白,俄羅斯對之也將再無“紅線”。

毫無疑問,這是俄烏局勢再度升溫後,普京發出了最嚴厲警告,而且還是“核警告”,並告誡西方——俄方的核武器不是擺設,一旦觸發“紅線”,它就將派上用場。

似乎是意識到了普京的憤怒,白宮當天表示,美國沒有看到需要調整核態勢的理由,也沒有發現俄準備在烏克蘭使用核武的跡象。

很顯然,白宮這次的表態有所放緩,想避免與俄方發生直接衝突,尤其是核衝突。

畢竟,俄羅斯擁有包括“鋯石”、“匕首”在內的多款高超音速導彈,以及“薩爾馬特”這樣的超級核彈,令美西方倍感忌憚,若執意尋求對抗,那結果很可能是魚死網破、兩敗俱傷。

然而,雖然普京的“核警告”令美國有所收斂,但俄烏局勢卻仍在升級。普京剛發出警告,大量火箭彈便直接飛向了俄本土。

14日,央視新聞消息,俄國防部證實,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遭到了來自烏克蘭的襲擊,10多枚火箭彈從天而降,俄軍防空系統第一時間響應,攔截了8枚火箭彈,但還是有不少住宅和醫療機構建築被擊中,目前已造成1人身亡,3人受傷。

火箭彈襲擊發生的同時,別爾哥羅德市聯邦安全局也遭到了多架烏軍無人機的襲擊,導致大樓外牆和窗戶受損,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這還沒完,俄列寧格勒州和沃羅涅日州等地也遭到了無人機襲擊,引發多地斷電和火災等情況。

目前,對於這些襲擊,烏克蘭方面並未做出任何回應。

此外,就在前一天,俄國防部還表示,在庫爾斯克州等地挫敗了多起“武裝襲擊”事件,並稱襲擊來自烏克蘭,但烏方也沒有對此做出回應。

但從某種角度來說,普京剛發出警告,俄羅斯多地便遭到襲擊,這似乎也是一種“反警告”,或者說是一種報復。

對此,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1,礙於俄羅斯的強硬態度與警告,西方明面上出兵烏克蘭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不排除暗地裡出兵的可能,尤其是西方軍事人員以“僱傭兵”的身份進入烏克蘭,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再加上,西方援烏的武器裝備種類繁多,儘管美英等國已經對烏軍展開了特定培訓,但這似乎並不足以解決全部問題,類似“英國士兵在烏提供發射‘風暴之影’導彈支持”的情況不僅存在,還可能大量存在。

如此一來,俄烏戰場局勢將變得更加複雜且充滿變數。

2,普京直言,即便西方出兵烏克蘭也無法改變戰場局勢,這或許意味着,俄羅斯有向俄烏戰場增派兵力的準備,以維持“西方可能出兵”後的戰場平衡。

而這,同樣將令俄烏局勢充滿更多未知數,和談到來的難度也將更大。

3,俄羅斯面臨的挑戰依舊嚴峻,烏克蘭的處境或許也將隨着衝突持續而變得更加被動。

畢竟,美國意圖通過俄烏衝突聯合盟友向俄施壓,並起到“削弱俄羅斯”的目的,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會想方設法延長衝突,俄羅斯要想結束戰火,難度非常大,而烏克蘭要想平息衝突,也同樣不得不看西方的臉色,長此以往,俄烏兩國“雙輸”的局面也將更加凸顯。

還是那句話吧,衝突除了帶來苦難與動蕩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希望這場大戰能早日落下帷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