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磁炮2年前下馬,而我國電磁炮即將實用!出口動能高達70MJ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電磁炮出口速度達1985-2000米/秒,動能高達70MJ,能快速發射120發後,腔內無明顯燒蝕損傷。這篇報道的內容,源於魯軍勇教授團隊於11月10日在《海軍工程大學學報》上發表了3篇論文。

魯軍勇論文截圖

這威力相當大,此前美國電磁炮研製目標是出口動能達到64MJ,但一直停留在PPT階段,按照美國媒體公布的數據,美國研製的電磁炮實際測試出口動能最高只做到62.5MJ。

相比傳統火炮,電磁炮有什麼優勢?

電磁炮是一種依賴利用電磁場產生安培力來對金屬炮彈進行加速的管制武器。相比普通火炮,其優勢堪稱劃時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發射時噪音極大降低,炮口火焰很小,戰時不容易暴露而被敵人發現。

由於採用安培力加速金屬炮彈,電磁炮發射炮彈時不需要發射葯,自然就不會像傳統火炮那樣,依靠火藥劇烈燃燒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推動炮彈,發射時不會有巨大的炮口火焰和巨大噪音。雖然電磁炮發射時也會產生噪音,但其噪音主要是發射時短時超大功率電流和電弧擊穿空氣時產生的,相比火炮發射時的噪音,簡直不值一提。戰時,電磁炮可以憑藉低得多的目標特徵來降低被敵人發現的幾率,戰場生存能力更強。

155毫米卡車炮發射炮彈瞬間照片

2、出膛動能遠超一般火炮,射程、威力遠勝於同口徑傳統火炮。

對於傳統155毫米口徑的火炮來說,出膛速度一般不超過1000米/秒,即便是發射穿甲彈,其出膛速度也很難超過1850米/秒,出膛動能很難超過20MJ。而我國研製的電磁炮,炮彈出膛動能高達70MJ,威力遠超同口徑傳統火炮。按照這個動能估算,射程高達100-200公里,而傳統火炮射程很難超過50公里。

3、發射成本極低,彈藥體積極大縮小。

按照動能70MJ,出膛速度2000米/秒計算,我國研製的電磁炮炮彈彈頭重量就高達35公斤,比155毫米口徑榴彈炮威力還要大40%。據了解,普通155毫米榴彈炮彈頭重量約為25公斤,發射葯重約25公斤,其中發射葯體積佔比約三分之二。

155毫米榴彈炮彈頭

電磁炮可以省掉重量、體積都不小、成本佔比不小的發射葯,只需要輸入電能即可。從發射能量的成本來看,常規火炮的發射葯產生每兆焦耳能量需10美元,而電磁炮只需0.1美元,成本差距高達100倍。這意味着電磁炮的單次發射成本將遠低於傳統火炮。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就是打錢,更低的成本就意味着更強的戰鬥力。隨着今後電磁炮技術的發展成熟,未來火炮像弓箭那樣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大威力電磁炮技術難度有多大?

據了解,電磁炮炮彈出膛速度可達音速的十幾倍,其產生的功率密度更是高達100GW/m2,在0.01-5ms的極短時間內產生巨大能量。這就需要為其準備超大功率電源,而如此高的功率密度必然導致嚴重的燒蝕問題。此外,巨大的出膛動能也要求電磁軌道炮需要極其強大的超大功率電源,發射時炮口將產生強大的電弧,這同樣也會帶來可怕的燒蝕問題,甚至會傷及附近人員。

《南華早報》英文報道翻譯截圖

為了適應實戰要求,電磁炮體積、重量還不能太大。這就對電磁炮的電源模塊重量小型化提出了極高要求。2021年,美國電磁炮項目下馬的原因就是無法解決電源模塊小型化、電磁炮抗燒蝕難題。如今我國研製的電磁炮已經做到連射120發無損。這說明我國已經解決了火炮燒蝕難題。目前我國的電磁炮已經能夠裝到水面艦艇,小型化技術已領先美國同行。

電磁炮技術應用前景光明,包括用於取代各式傳統火槍和火炮、助推發射火箭炮、艦艇發射導彈、潛艇發射魚雷、助推空天飛機起飛等應用。假以時日,我國坦克裝備的坦克炮也將採用電磁炮,屆時其穿甲能力將遙遙領先對手。

#我要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