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元/斤,玉米價格再創新低!糧點都不收了,今年還能漲價嗎?

玉米價格又降了!近期北方多地迎來了降雪寒潮天氣,也沒能挽救玉米的頹勢。農民朋友沒能等來玉米價格的回漲,玉米市場不按常理出牌,多地玉米價格繼續下滑。

在小幫手高產交流群,來自河南、河北、山東、東北等地的群友,也討論了近段時間的玉米價格。

進入12月份後,雖然玉米價格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跌,但是,從整體來看,不論是基層收糧點價格還是深加工企業報價,基本上處於穩中下滑的趨勢。

有來自河南、山東等地的群友說,當前他們那裡的玉米價格已經跌到了1.15元/斤(乾糧價格),已創去年以來的最低價格。如果水分在25-30左右,價格只有1.03-1.05元/斤。

而就在11月中下旬時,當地的玉米價格還在1.20-1.25元/斤之間,本來想着12月份能漲到1.30元/斤以上,並且已做好了售糧的準備,結果卻等來了1.15元/斤的價格。

不僅如此,據部分農戶說,他們當地的基層收糧點已經不收玉米了,門口貼出了年前拒收玉米的通知。這種現象比較罕見,往年這時候正是收購玉米的好時期,而今年則直接不收了。

至於原因,無外乎就是玉米價格問題。一方面,摸不準今年玉米價格的走勢,按照往年的經驗,玉米價格到了該上漲的時候了,而今年則繼續下跌。擔心自己高價收購的玉米,到時候低價賣出去,與其承擔虧損的風險,不如不收了。

另外一方面,10-11月份收購的玉米,還在倉庫里堆放着,當時收購的玉米價格相對較高(1.25元/斤左右),這些玉米還未出售,不會再繼續投入今年的玉米市場,想辦法把現有的損失降到最低,才是最主要的。

12月9日,華中、華北、東北等地,迎來了一次較大幅度的降溫天氣,伴隨着降雨、降雪,多地氣溫直降20度左右。

按照往年的市場行情,降溫到來之後,賣糧主體減少,加上運輸受影響,市場供應也隨着減少。對於需求方來說,會適當提高價格來收購玉米。

但是,從當前的玉米價格來看,天氣也難救玉米價格,售糧主體熱情不減,市場價格該繼續下滑還是下滑,沒有出現趨勢性上漲行情。

而這次的降溫過後,一直到年前這段時間,北方多地基本上沒有溫度過高的天氣了。這對於農戶們來說,或將是個利好消息。

原因是不必過於擔心玉米的儲存問題了,前段時間溫度高的時候,還比較擔心發霉、發芽問題。如今,只要市場玉米價格沒有達到滿意的價格,就繼續存放下去,惜售情緒進一步加重。

至於消費層面來說,多數深加工企業採取隨收隨用的原則,在如今玉米市場的環境下,不會大量收購玉米進行囤積,玉米價格一天一個價,甚至一天能調整多次價格。比如當天1.25元/斤收購的玉米,過幾天可能就降到了1.24元/斤。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不是有一些深加工企業上調了收購價格嗎?這是為何?單從收購價格上來說,確實有所小漲。但是,如果詳細詢問,會發現上漲的企業,對於玉米的質量要求也提升了。

比如,沒漲價之前,3%的霉變可能都按最高價收購。而漲價之後,1%的霉變才能按最高價收購,如果到了3%,就會相應的降低收購價格。看似漲價了,實則要求提高了,對於多數玉米來說,等於沒漲。

再從養殖業來說,當前豬價相對較低,養殖戶補欄意願不強烈,近幾天,好不容易豬價有所小漲,養殖戶們就迎來了出售小高峰期,能少虧損就少虧損,或者能小賺就出售。

這種情況下,對於玉米的需求就會降低,而玉米是主要的飼料作物,當養殖業對於玉米需求沒有大幅度提升,玉米價格想要大漲,難度可想而知。

今年玉米還能漲價嗎?

從陽曆時間來說,今年還剩下十幾天的時間,玉米漲價的概率已不大,即便能漲價,也是部分地區小幅度的上漲,對於整體市場來說,意義不大。

從農曆時間來說,距離過年還有2個月左右的時間,進入臘月後,還真有漲價的可能。深加工企業、飼料企業、貿易商開啟建庫存,而種植戶又等着年後再賣,導致年前一段時間,市場玉米供應處於相對的“真空期”,或將有一波上漲行情。

問問大家,當前你們那裡玉米什麼價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