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末,因被烏克蘭官方詰問,全球領先的民用無人機製造商——中國大疆公司DJI宣布停售烏克蘭和俄羅斯地區的產品銷售——對於交戰的雙方來說,基於小型民用無人機進行近距離的偵察和攻擊都已經變得異常的熟練,但如此一來雙方就都是用一台少一台咯。
事實上,炒作並對中國無人機公司詰難,不過是西方媒體在政府的授意下進行打壓常規操作,與美歐口上說的“正義”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只有對中方企業的不正當打壓!這不,眼下就有一家德國的無人機企業跳出來——接到烏克蘭大單了!
總部位於德國的量子系統(Quantum-Systems )公司就在昨天宣布,烏克蘭國防部已向其下達第二批”矢量”(VICTOR)無人機系統訂單,總數達到105套!而此前於2022年8月烏克蘭國防部還曾訂購了33套相同型號的無人機系統。這家公司成立於2015年1月,專門從事民用自主飛行器的開發和生產,擁有相關的自主生產設施和相關研發能力。
這家德國公司的新聞稿中直接對自己的產品吹捧說:”矢量”已在烏克蘭戰場上被廣泛使用和密集測試,已被證明是軍事情報、監視和偵察行動的傑出裝備。其堅固耐用的設計使其非常適合在惡劣環境和極端天氣條件下運行。該系統能夠證明它在最具挑戰性的條件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性能。”
為了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量子系統公司還宣布將在烏克蘭開設培訓和支持設施,以進一步支持烏克蘭軍隊。該設施將培訓操作員使用和維護”矢量”系統,並將成為採購備件和維修服務的當地中心。
【千山毒評:看到這裡,相信各位看官都能明白,歐美這些師爺們拉偏架的伎倆了吧——無它,惟生意爾!】
扯回來吧,繼續說說”矢量”無人機。儘管是一家民品公司的無人機,但矢量很多獨特的設計使它命中注定是要“參軍”的——它本身屬於ISR(情報-監視-偵察)類無人機【不具備發射打擊能力,但不排除烏軍的小能手們對它進行改裝,使其具有投放如手雷、迫擊炮彈的能力】,因此適用於涉及機載偵察的許多非戰鬥角色,並跨越軍事、工業研究和民用部門。該系統可以在滯空長達 120 分鐘,飛行距離超過 15 公里(如果使用碟形天線時工作範圍可超過 25公里)。
“矢量”無人機飛機有一個獨特的功能——eVTOL。其中的e是指它採用了全電推進技術,也即使用電池作為動力源,電動機作為動力裝置的形式,具有維護簡便,噪音極低的使用特徵。這使其適用於搜救(SAR)、反偷獵、消防、一般監視、交通研究和毒品/法律/海事/邊境執法行動中的典型要求。
VTOL則是指它具有垂直起降能力!(VTOL=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慢,它不是一台標準的固定翼無人機的外型嗎?你可別被它的固定翼給騙了——由於它主機翼上的兩台電動機和尾翼上的電機都可以由水平方向向上彎折90度,從而變成產生升力實現垂直飛行,一旦升空,系統就可以通過這些相同的升力螺旋槳無縫過渡到水平飛行,變為牽引螺旋槳(與尾部的巡航螺旋槳相連)。這種設計上的靈活性使它能夠在大多數相同大小和級別的固定翼無人機無法運行的地方執行起降任務。值得一提它是,在平飛時,它前進的動力只由尾翼上的電機提供推力——主機翼上的兩個電動機並不工作,機翼也將摺疊,以減少阻力和噪聲,同時也節約電力。
這架飛機的翼展為 2.8m,長度為1.6m。最大起飛重量(MTOW) 達到7.4千克,該裝置可以以 74KM/H的速度巡航,拆解後可放一個行李箱中攜帶。“矢量”集成了雙電光 (EO) 和紅外 (IR)傳感器,可在全天候執行任務。它通過 Mesh IP 加密數據鏈路將實時視頻流傳輸到多個地面控制站,並配備了先進的機載人工智能功能。“矢量”的圖像處理和評估由自動檢測、識別和跟蹤算法進行支持,能為地面戰術單位提供關鍵任務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