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普京警告,北約大軍繼續“核戰演習”

文/熊姐

環球網援引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0月11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宣布,將在下周按計劃舉行年度例行核威懾力量演習。

斯托爾滕貝格稱,北約如果因為俄烏衝突而取消演習,才是對俄羅斯發出的最錯誤的信號,因為北約的強大軍事實力,和按計劃軍演所展現出的堅定,正是防止事態升級的最佳方式

北約的核威懾力量演習通常持續約一星期,會有能夠攜帶核彈頭的戰機、偵察機和空中加油機等參與,但一般情況下,這些戰機都不會搭載真實彈頭。

近期,烏克蘭局勢正在進一步升溫,北溪管道和克里米亞大橋相繼遭到破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多個重點城市進行了兩天的轟炸。在這樣的態勢下,北約依然執意進行核力量威懾演習,無疑給東歐局勢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將更加刺激俄羅斯日益敏感的安全神經。

有消息稱,近幾日,北約已經將其在波羅的海北海的存在增加了一倍,艦船達到了30多艘。還有波蘭方面的媒體稱,能攜帶16枚核彈頭的美國B2隱身轟炸機首次抵達了華沙,還配發了視頻以證明消息的真實性。雖然不知道這些軍事力量是否是為了這次的核威懾力量演習而來,但這樣大舉增兵的態勢,對於東歐局勢的降溫絕對沒有益處。

尤其是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對北約發出了警告稱,將用一切手段保衛俄羅斯的領土完整。這種警告被外界解讀為了一種近乎明示的“核暗示”。而北約如今同樣堅持核威懾力量演習,也被西方媒體評價為是一種無視俄羅斯警告的“硬碰硬”。甚至有媒體稱,這代表西方在告訴俄羅斯,他們的警告對於西方來說“一無是處”。

烏克蘭危機之所以爆發,其根源就在於北約不顧俄羅斯的警告執意東擴,肆意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普京就曾批評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奉行的對俄政策是“侵略性的反俄政策”,稱這個政策的目的是在削弱、孤立、並最終毀滅俄羅斯,而這“已經越過了所有界限”。

而且,俄羅斯人來說對於領土本就有着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的執着,如果說中國人習慣以“時間”為緯度考慮問題,俄羅斯人就習慣以“空間”為緯度來考慮問題。這是俄羅斯民族的特性所決定的,也是長久以來,西方與俄羅斯矛盾重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北約也正是因為對這一點心知肚明,才在想盡一切辦法,將俄羅斯的活動空間限制在一個有限的範圍之內。

俄烏衝突從一開始就是北約與俄羅斯的角力,現在,雖然雙方還沒有到“圖窮匕見”的階段,但北約的“核力量威懾演習”,也很可能成為引爆整個歐洲局勢的新一根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