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漲軍費”,日本自衛隊抱怨一半的武器不能用,背後用心險惡

在日本孜孜不倦地謀求成為“軍事大國”的同時,自衛隊卻以“糟糕的親身體驗”給岸田文雄政府“潑了一盆冷水”。據參考消息報道,日本自衛隊公開吐槽稱,“接近一半武器都無法投入正常使用”,這導致日本的持續作戰能力“十分脆弱”,潛在問題更加嚴重。

我們知道,日本自衛隊的怨懟之情相當濃厚,空自抱怨“飛機不夠用”,海自不滿“運輸艦老化”,陸上自衛隊則聲稱“坦克的運轉率極差”。不僅如此,自衛隊還在相當程度上沿襲了舊日本時期軍隊的“軍兵種對立情結”,各自圈出自己的“地盤”,陸自、空自和海自之間很少進行技術合作,這也從側面加劇了各類裝備妥善率不高的問題。

據悉,日本防衛省在一次非正式調查中發現,自衛隊目前可運轉的裝備只有五成左右,剩下的軍備不是在維修,就是在“排隊等待維修”,後者還往往因缺乏零部件或預算問題而陷入“修復之日遙遙無期”乃至“修復無望”的窘境。

有日媒披露,由於戰機老化和缺乏可操作的飛機,日本自衛隊在執行任務期間甚至無法滿足規定所需的出動數量。不久前參加德日聯合空中軍演的日本F-2戰鬥機,就存在零部件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在緊急情況下只能拆卸同款飛機的零件,以維持一定數量的F-2可用。

此外,對日本的持續作戰能力而言,更嚴重的問題是彈藥庫存量不足。根據日本政府的公開文件,由於彈藥是一種高消耗產品且難以長期保存,故自冷戰結束後,自衛隊的彈藥庫始終處於“不足”的狀態。此外,因購買昂貴的美製武器,自衛隊缺乏足夠的預算採購和更新彈藥,這進一步削弱了自衛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曾有日本國內專家表達過“擔憂”,自衛隊不僅沒有能力阻止潛在的“大國入侵”,甚至很可能無法撐到美軍趕來增援的時候。一直以來,日本構建防衛力的目標之一是“持續作戰數周直至美軍增援”,如今這一構想或很難實現。

其實平心而論,自衛隊或許有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不容忽視的是,儘管日本本土軍工體系發育不健全,但在美國的有意放任下,日本依舊成為了一個地區軍事強國,乃至開始將黑手伸向各種中遠程導彈類武器。很明顯,今天的日本已經實質性地突破了二戰以來的種種戰敗國限制,極其危險。

從這個角度來想,如今日本自衛隊埋怨連連,其中的一個重要目的或是為增加防衛支出造勢,以輿論操作的方式獲取更多的防衛費。通過抱怨武器裝備的妥善率不高,以及渲染戰爭緊張氛圍,進一步獲取民眾對“擴軍”的支持。

不得不說,當前的日本幾乎把“周邊的鄰居得罪了個遍”,還在一門心思地嚷嚷“漲軍費”。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或將徹底淪為“地區麻煩製造者”,各方有必要早做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