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1945》:悔不當初!美海軍撞擊中國戰機成中國崛起契機

美媒《1945》刊發了軍事專家彼得蘇丘的文章,其中提到,美軍戰機當年撞擊中國戰機的行為,很可能是中國後來崛起的一個契機。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次事件足以令他們悔不當初

南海撞機

彼得蘇丘提到的撞擊事件,其實指的就是2001年中美飛機在南海上空相撞的事件。當時一架美軍偵察機EP-3非法入侵中國領空,中國飛行員王偉與戰友趙宇駕駛2架殲-8升空,前往攔截驅逐

然而在王偉執行驅逐任務時,美機EP-3突然在王偉飛機高速飛行時做出轉彎動作,令兩機發生碰撞。事故發生後,飛行員王偉在殲-8失控的情況下選擇彈射跳傘,但後來中國出動一萬人次的搜索隊前往事發海域搜查,仍一無所獲,在王偉失蹤3個月後,他被追認為烈士。

這次撞機事件點燃了國內民眾的怒火,一時間人們群情激憤,紛紛上街遊行,要求美國政府對此事做出道歉與賠償。

原本美國政府的態度十分蠻橫,拒絕承認美機入侵中國領空的事實,但他們最終還是迫於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對王偉家屬支付了賠償,並做出了道歉。在美國作出道歉姿態後,中國釋放了之前迫降到海南機場的美軍機組成員,並歸還了那架EP-3偵察機。

在這次撞機事件中,中國政府選擇了理智的做法,從始至終保持了剋制的態度,以有理有據的談判不斷向美國施壓,最終令美國不得不做出讓步。經過這次事件,中國國內民眾的愛國熱情得到了空前凝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發出聲音,抗議美國的蠻橫與霸道。

中國的機遇期

表面看起來,美國似乎除了一筆賠償以及一句道歉以外,什麼損失都沒有,但軍事專家彼得蘇丘認為,實際上這次撞機事件促使美國的戰略出現了30年來的最重大失誤:看輕亞太,看輕中國。

在2001年撞機事件後,中國的隱忍令美國產生了戰略錯覺:在蘇聯解體後的世界,美國將成為“無人可敵”的“獨孤求敗”。因此,美國開始不留餘力地推行全球擴張政策,試圖把美軍基地的星條旗插遍每一個大洲、每一片大洋。

此時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便成為了美國垂涎欲滴的戰略要地,而且由於在2001年,中東基地組織發動了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9·11”事件,美國也有充足的理由干涉中東局勢了。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把薩達姆送上了絞刑架,這標誌着美國在中東的掌控大大加強。

在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里,美國以反恐為名窮兵黷武,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大力開展治安戰,試圖讓當地人民屈服。然而美國的幻想終究還是落空了,在中東駐紮的美軍每年花費上百億軍費,但中東的亂攤子始終沒有好轉的跡象。

而中國就抓緊了這10年的黃金髮展期,實現了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快速飛躍。2001年,中國還是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GDP排名全球第6,人均GDP僅有1042美元。

而到了2015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在21世紀的頭十年里,中國在美國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逐漸向亞太強國的地位不斷邁進。

美國付出的愚昧代價

而在中國高速發展的同時,美國在中東的所有部署全部以黯然撤退、無功而返告終。無論是伊拉克還是阿富汗,美軍在當地的橫行霸道只能引發當地人民更加激烈的對抗。因此在自身財富不斷被消耗的情況下,美國只能承認自己中東戰略的失敗。

而崛起的中國此時終於進入美國的視線。為此,美國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試圖把中國的崛起扼殺,但令他們驚訝的是,在短短十餘年時間裡,中國已經成長為一個東亞強國,成為了一個令美國難以撼動的競爭對手。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中國的軍事水平已經足以直面美國的壓力。目前人民海軍已經服役了兩艘航母遼寧艦”與“山東艦”,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也已經接近竣工,距離服役指日可待。055大驅、054護衛艦等新型戰艦還在以“下餃子”的速度不斷下水,令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中國空軍的進步成績也十分傲人。當年空軍驅逐美軍EP-3偵察機時,只能出動老式的殲-8戰機。而如今殲-10C殲-16以及殲-20組成的“三劍客”體系在世界範圍內難尋敵手,中國的領空早已成為任何外部軍事勢力的飛行禁區。當年殲-8不幸被撞毀的事情,已經永遠不會再發生了。

可見,在南海撞機後,美國由於狂妄自大失去了阻止中國崛起的戰略時機。而如今強大的中國,也足以告慰王偉烈士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