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歷次戰爭中敵我雙方的心理攻防戰

心理戰意在攻其心、亂其謀、泄其氣、奪其志。通過各種方式、手段和途徑,使敵軍緊張、恐懼、驚慌、疑慮、厭戰、疲憊,最終徹底瓦解,喪失戰鬥力。

孫子兵法

例如,在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沙特建立“沙漠盾牌電台"每天不停地播送節日。有時事新聞、體育消息、流行音樂以及揭露伊拉克政府的醜聞等;美軍還在伊拉克境內散發大量反伊拉克政府和顯示美國軍隊實力的錄像帶和錄音帶:空投了9000多個多波段微型收音機,讓伊拉克人民專門收聽美國廣播電台;美軍還空投了1400萬份傳單和手冊,規勸伊拉克官兵繳械投降。美國採取的心理戰很奏效。據報道,1991年1月17日,多國部隊空襲後不久,就有1200多名伊拉克官兵叛逃,下落不明;1991年2月24日,當多國部隊發動地面進攻時,伊拉克軍隊的官兵竟成群結隊地向多國部隊投降,其中還有將軍。

海灣戰爭經典畫面

二戰後歷次局部戰爭一樣,美國和北約在對南聯盟發動空襲的同時,也出動了專業心理戰分隊,利用各種現代傳播手段進行戰場宣傳攻勢。它們專門成立了代號為“索羅突擊隊長”的飛行廣播站,開設了“北約聯合之聲”廣播電台,使用強大功率從戰場上空向南聯盟軍民播放節目。這個飛行廣播站每天準時出動,並將廣播頻率鎖定在與南聯盟國家廣播電台相同的頻率上使南軍民產生心理錯覺和誤差。此外,北約還組建了個心理戰行動小組,負責向南聯盟境內播撒傳單、汽車貼紙和新聞簡報,累計散發傳單1100多萬份。這些傳單既有宣傳北約先進武器和軍事優勢的,有規勸南聯盟士兵放下武器投降的,還有鼓動南人民起來推翻現政權的,內容多樣,具有一定的誘惑性和編動力。北約的軍政要人也紛紛上陣,以加大攻心力度。轟炸的第三天,美國總統克林頓通過衛星向南聯盟發表錄像講話,直控呼籲南軍民支持北約的行動。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也用塞爾維亞語發表了內容相似的講話。為了在南聯盟軍民中造成心理恐慌和誘發心理危機,北約還廣泛使用了無中生有的造謠手段。如謊稱南斯拉夫領導人在空襲中已經讓妻子攜子女逃離南斯拉夫,南人民軍總參謀部為躲避轟炸,已經搬遷到民用目標內等等。

北約轟炸南聯盟

南聯盟在戰爭中也向北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攻勢,其重點是向北約展示南軍民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不畏強敵的鬥爭決心,指明侵略南聯盟的可恥下場,動搖北約官兵的作戰信心。遭到第一輪空襲後,南政府立即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電視台反覆播放歌頌祖國和軍隊的歌曲,以及二戰期間反抗納粹德國侵略的故事片。在此後50多天的轟炸中,南通過各種媒體大量報道了軍民團結,保衛祖國的消息,並針對北約軍隊懼怕傷亡的特點,對北約繼續轟炸和發動地面戰爭的前景作了具體分析和預測,明確指出,南軍民誓死保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如果北約敢於進行軍事冒險,必將重蹈希特勒的覆轍,遭受重大傷亡。

南聯盟擊落美F-117A隱身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