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俄”公投結果出爐,俄領土將進一步擴大,但同時收到一個噩耗

當地時間27日下午,由俄軍和親俄武裝控制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以及扎波羅熱赫爾松地區完成了入俄公投。

當晚公布的投票結果顯示,這四個地區均以超高的支持率達成了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件,分別是頓涅茨克99.23%、盧甘斯克98.42%、扎波羅熱93.11%以及赫爾松87.05%

儘管赫爾松地區是其中贊成率最低的,只有87.05%,但這也遠高於其法律規定的50%支持率的門檻。

所以也就是說,這四個地區的公投結果均可被認定為是有效合法的。按照流程,這四個地區將與莫斯科進行對接,正式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

不過對於這一公投結果,歐美各國拒絕承認,這使得烏克蘭局勢變得更為緊張。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克里米亞半島早在2014年就完成了公投,實現了“脫烏入俄”的目標,但同時這也嚴重加劇了俄羅斯與烏克蘭乃至歐美國家之間的緊張態勢。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如果莫斯科真地將上述四個地區變成俄羅斯聯邦的“領土”,那俄烏之間的談判大門將被焊死,俄烏衝突極有可能要長期地進行下去。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烏克蘭這四地區宣布將發起“入俄”公投的同時,普京也在俄羅斯國內正式下達了部分動員令,這背後的用意可想而知。

按照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的話說,俄烏之間有着長達上千公里長的戰線,而目前俄軍處於兵力不足的狀態,俄羅斯需要更多的軍事力量來確保自己的控制區域。

從俄烏戰場發展變化的情況來看,紹伊古的話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俄軍確實缺少兵力

就在前不久,烏克蘭軍隊對南方的赫爾松地區虛晃一槍,轉而對哈爾科夫地區的駐守俄軍發起攻勢。從戰爭局勢變化上來看,烏軍把北部戰線大大前移,並宣稱“收復”了近6000平方公里的領土。

雖然這個數字與俄羅斯方面公布的有出入,但可以確定的是,俄軍在哈爾科夫地區確實沒有抵擋住烏軍,這也讓俄軍高層警醒過來。

俄羅斯方面深刻認識到自己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於是為了確保現有的“戰爭成果”,俄方宣布動員徵兵,並支持了烏克蘭四地區的公投行動。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盧甘斯克地區領導人就已要求發起“入俄”公投,但當時俄烏衝突尚未發展到如今這個程度,所以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而如今,俄羅斯明確支持盧甘斯克等地公投入俄,其實有着自己的考量。一方面,俄羅斯法律規定,能出國作戰的只有俄羅斯的“合同兵”,廣大的“義務兵”只能用來守衛俄羅斯本土

因此,若這四個地區成為俄羅斯法律意義上的“領土”,俄軍便可以派出數量龐大的“義務兵”,也就是我們說的師出有名。

更重要的是,根據俄羅斯《核遏制領域國家政策基本理論》的特別條款來看,俄羅斯可以對入侵其領土的任何國家發起核打擊梅德韋傑夫此前的言論就已證實了這一點。

22日,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俄羅斯將動用包括戰略性核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來對俄羅斯的“新領土”進行防禦。

而一向“頭鐵”的澤連斯基,也在這一事上選擇了低頭。25日,澤連斯基公開承認稱,烏克蘭應認真對待俄羅斯的“核警告”,俄羅斯有動用核武器的可能。

顯然,俄羅斯擴充軍隊的做法,初步對烏克蘭和北約構成了“核威懾”,這對其後續軍事行動的展開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一方面,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已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但未能像預期那樣順利推進戰線。所以為了維穩國內局勢,提升軍隊士氣和民心,俄羅斯需要獲得實質性的“成果”。

出於這一點考量,俄羅斯有可能會儘快讓這四個地區的公投結果成為現實

但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將面臨更嚴峻的危機。因為就在公投結果公布的同一天,俄羅斯給歐洲供氣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均出現泄露問題。

雖然俄羅斯手中的天然氣能源是和歐盟談判的強大底牌,但輸氣管道受損,即便他們達成共識,俄羅斯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保證供氣穩定。

更何況歐盟並不會這麼快就對俄妥協,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俄歐之間的對話窗口會被關閉

而在烏克蘭四地區“加入”俄羅斯聯邦的這個節骨眼上出現這些問題,明擺着是衝著俄羅斯去的。有人希望看到俄烏衝突長期進行下去,希望歐洲局勢進一步分裂,至於是誰,相信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