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聯上將,險些因一張餅被殺頭,多虧徐帥相救

1994年,徐向前元帥的銅像在山西太原落成,軍委決定派陳錫聯前往山西,參加銅像揭幕儀式。因為陳錫聯是紅四方面軍走出來的開國上將,是由徐向前一手帶出來的,讓他出席老領導的銅像揭幕儀式,再合適不過了。

徐向前元帥銅像

但是,這一年的陳錫聯也已經80歲了,身體並不是很好,有人勸他“還是不要去了,讓軍委另派他人。”

陳錫聯上將

陳錫聯搖搖頭說:“戰爭年代裡,徐帥救過我一命,今天我就是搭上這條老命,也要去參加!”

要說起徐帥救陳錫聯一命的事兒,還有一個典故。1929年,剛滿14歲的陳錫聯就參加了紅軍,別看他小,打仗有股衝勁兒,每次都衝鋒在前,軍隊領導對他都非常滿意。

陳錫聯

當時,陳錫聯的班長是孫玉清(後紅九軍軍長,西征中犧牲),比陳錫聯大6歲,作為老大哥,孫玉清對陳錫聯多有關懷,還是小孩子的陳錫聯剛參加戰鬥難免心生恐懼,孫玉清和藹地對他說:“小陳,不要怕,跟在我後面,學着我的樣子向前沖。”就這樣,陳錫聯在這種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氛圍里逐步成長。

孫玉清

1932年夏季的一天,陳錫聯在街上看到了以前的老班長孫玉清,非常高興,於是,他叫上過去一個班裡的戰士們,想藉此機會和老班長敘敘舊。一群人杵在大街上也不是辦法,總要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聊。於是,陳錫聯和大家都湊了點錢,在街邊找了個小吃部,買了些油餅、雞血湯,這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美味佳肴,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別提吃得多香了。
可是大街上人多眼雜,不知被哪個戰士看到了這一幕,一來二去這事兒就傳到張國燾的耳朵里。

張國燾

張國燾是1931年來到的鄂豫皖邊區,張國燾自知自己是“空降的領導”,便急於在邊區樹立威信,他藉著整頓風氣、清理內奸的名義,搞肅反擴大化,剷除異己,搞家長式獨裁,誰不聽他的就給扣“帽子”,名頭就多了,什麼“右派”“吃喝風”“陰謀竄連”“AB團”等等,只要粘上邊兒,基本就是死,手段極其殘忍。像四方面軍領導曾中生、許繼慎都是這樣被殺害的,就連徐向前的妻子程訓宣都被他抓去殺害了。

就這樣,陳錫聯和一個班的戰士們被扣上了“吃喝風”的帽子,說他們是“吃喝委員會”。陳錫聯作為班長更要承擔責任,被保衛局抓了去,準備要殺他的頭。

當時,徐向前已是方面軍總指揮,他聽說過陳錫聯這個名字,說是作戰勇敢的年輕小夥子。徐向前也覺得吃個飯扣這麼大罪名,實在看不下去,於是對張國燾說:“幾個小鬼,家裡窮,出來搞革命,肚子餓了買幾個餅吃而已……”張國燾一聽,就把陳錫聯給放了。

徐向前

由於徐向前的保護,陳錫聯和自己的那些戰友們都逃過一劫,因為此事,陳錫聯對於徐向前,一直是視為救命恩人。

於是,就有了前面的一幕。

後來,陳錫聯徹底地成長為了紅軍隊伍中驍勇善戰的猛將,18歲時,他就當上了紅軍團政委,後來又升任了師長、兵團司令員、軍區司令員,還一度主持過中央軍委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