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想把手伸向克里米亞,俄方警告:等同宣戰,還有可能引發三戰

俄烏衝突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俄羅斯貨幣、能源、工業等領域進行了全方位的制裁,妄圖迫使其經濟崩潰。然而令西方沒想到的是,俄方一系列反制後,非但自己沒有崩盤,反而讓西方陷入了能源短缺、通脹加劇的困境之中。眼看制裁不起作用,西方又動起了此前“脫烏入俄”的克里米亞的腦筋,想把戰火燒到克里米亞,烏總統澤連斯基還威脅要炸毀克里米亞大橋

於是,為防止北約進一點在烏克蘭背後推動此事,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發出嚴厲警告,圖謀克里米亞的舉動,相當於宣戰,有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觀察者網消息,近日梅德韋傑夫警告,“任何侵佔克里米亞的企圖”都是在對俄宣戰,如果有北約成員國這麼做,那就意味着整個北約將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有可能導致三戰的發生。他稱,這將會是場“徹頭徹尾的災難”。他還強調,對於立陶宛封鎖加列寧格勒運輸的行為,俄方將對此採取報復措施。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因不滿烏克蘭“棄俄從歐”的政策,通過“公投”脫離了烏克蘭的掌控,加入了俄羅斯聯邦,但一直自稱民主的西方,卻不認同公投結果。自此,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也陷入了長期的緊張狀態,這也導致了後續俄烏衝突的悲劇發生。

客觀而言,俄羅斯這麼看重克里米亞地區,甚至揚言北約敢動手就打三戰,絲毫不退讓,也是因為其對俄羅斯的未來戰略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克里米亞直接輻射整個黑海,俄羅斯黑海艦隊也駐紮於此,而從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則是俄羅斯西部唯一的出海口。對俄羅斯來說,克里米亞的作用怎麼放大,都不過分。所以,連可打核大戰,也不能容忍別人惦記。

近期烏克蘭的兩個舉動,已經讓俄羅斯有所警覺。一個舉動,是此前澤連斯基有意把戰火引向克里米亞,並且聲稱在拿到北約軍援後,要炸了克里米亞大橋。這可不是小威脅,克里米亞此前是烏克蘭領土,與烏克蘭大面積接壤,與俄羅斯的直通航道,就是克里米亞大橋。一旦大橋真被炸毀,可以說是斷了俄羅斯與克里米亞地區的聯繫,很有要用武力奪回克里米亞的意思。

第二個舉動,則是克里米亞外海的三座鑽井平台,遭到了烏克蘭軍方的突襲,雖然俄方強調,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地區的防空網“密不透風”,以烏克蘭的軍力根本無法突破,但烏克蘭背後的北約卻是一大變數。

近日,立陶宛封鎖加列里寧格勒地區運輸的消息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作為北約的一員,若是沒有美國作為後盾,立陶宛單槍匹馬敢封鎖俄羅斯的最為重要的戰略“飛地”,怕是不會有人相信。

加里寧格勒地區作為俄羅斯在歐洲腹地的底牌,可是部署着“伊斯坎德爾”核戰略系統的,如今北約敢在這上面做文章,難保不會對烏克蘭進行援助,幫助其奪回克里米亞。如今梅德韋傑夫震怒之下對北約發出嚴厲警告,也是預感到了未來北約可能“助攻烏克蘭”的舉動,提前給北約“上上眼藥”,把克里米亞地區納入底線範圍。同時也是在向世界宣告,經歷過公投的克里米亞地區,在主權上屬於俄羅斯,容不得北約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