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將亮出核武“搏生死”?從威懾到實戰計劃,核戰離我們越來越近

6月24日,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副主席古魯廖夫在俄羅斯第一頻道節目上表示,西方封鎖加里寧格勒,在這一地區很可能會擦槍走火,如果我們被迫採取軍事行動打通陸上通道,將可能觸發北約第五條款有關集體防禦的承諾,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副主席古魯廖夫

古魯廖夫說,“我們將在第一次空中行動時摧毀敵人的整個太空衛星群,”“沒人會關心他們是美國人還是英國人,我們會把他們都視為北約。”

第二,我們將在所有地方,並且100%摧毀敵方的整個反導防禦系統。

第三,我們肯定不會從華沙柏林和巴黎開始,而是採取蛙跳戰術,首先受到打擊的會是英國倫敦。

以古魯廖夫曾是俄軍高級將領,現任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副主席的身份,他的表態絕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說明俄羅斯已經研究制定了詳細的核戰計劃,從核威懾層面進入到了核打擊的實戰操作層面。

從2月24日以來,曾多次涉及到核的問題,但基本都是在核威懾這一層次。而現在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形勢都嚴峻,核戰能否爆發已經很難預測,充滿着極大的不確定性。以往的用詞都是“可能會發生不可預測的結果”,“我們的戰略核武器已進入戒備狀態,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一切”等等。其實這些話語帶有隱含的意思,給人以足夠的想象空間,但其目的重在威懾,沒有實質性的操作。

而這次則不然,俄羅斯不但有部署,有動作,而且已經制定了詳細的核打擊計劃。有目標,有重點,有步驟,有推演。雖然也有威懾的意思在其中,但更有應對意外,隨時進入實戰層面的可能。

俄羅斯之所以走到這一步,也是西方等國家的步步緊逼所致。他們圍攻、圍堵俄羅斯,在俄羅斯周邊不斷挑起事端,欲使俄羅斯左右不能相顧,讓俄羅斯應接不暇。然而“倔強”的俄羅斯怎肯任其擺布,但要以一己之力與北約、歐盟等西方國家集體進行對抗,俄羅斯唯一的辦法就是亮出強大的核力量,做“生死一搏”。

當前的形勢是,俄羅斯已經被逼的沒有退路,也不可能後退,就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如何把握尺度了。如果西方做出讓步,不針鋒相對,不將俄羅斯逼到“絕路”上,回到正常狀態下,就可避免核戰。哪怕是像烏克蘭一樣,俄羅斯再次發起軍事行動,但也不至於爆發核戰。

相信這次在涉及核戰的問題上,西方陣營也會有分歧,畢竟誰都不希望爆發核戰,核戰意味着魚死網破,意味着同歸於盡。誰激怒了俄羅斯,迫使俄羅斯使用了核武器,就等於是誰引發了核戰。尤其是這次英國被俄羅斯指名點姓,成為核打擊的首要目標,約翰遜政府應該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