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機群前出太平洋,帶一架反潛機,不能有漏網之魚

日前,解放軍出動29架次戰機,再次進入台東南海域,並穿越了巴士海峽。美國媒體認為,這是解放軍戰機在執行拒止任務,針對的目標,就是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

根據環球網報道,解放軍戰機編隊陣容龐大,既有轟6殲16殲11B和蘇30這樣熟面孔,還伴隨有運油20,運9電子對抗機和運8反潛機這樣的特種飛機。從解放軍戰機的編隊規模,以及他們出現的地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種判斷。

第一,以轟6轟炸機為核心的攻擊編隊,穿越巴士海峽,兵鋒直指西太平洋,確實是在執行區域阻止任務。目標是。讓美軍航母戰鬥群,無法靠近巴士海峽,無法對我編隊的側翼發動攻擊。

這種戰術已經非常明確了,而且敵我雙方都很清楚,並沒有太多可值得討論的地方。值得說的地方,就在於運9電子對抗機,以及運油20也參與了此次遠航行動。

這兩款特種作戰飛機,分別為我空軍遠航編隊,提供電磁對抗支援,和遠程空中加油服務。這種搭配方式,將成為今後我空軍戰機執行作戰任務的標準模式。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兩款飛機的數量還是太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空軍戰機發揮戰鬥力,因此,眼下當務之急,是必須儘快提高產能。

第二,很多專家和媒體,都忽略了運八反潛機的效果。在這次行動中,雖然只出動了一架運八反潛機,但是,可能它才是本次行動的最關鍵角色。

轟六機群執行的遠海阻止任務,實際上是為了讓運八反潛機,能夠在巴士海峽執行反潛任務。

這裡海底狀況複雜,水深較大,特別適合美軍核潛艇行動。如果讓對方得逞,從海底穿越巴士海峽,即可直接威脅我登陸編隊的右翼,後果不堪設想。

綜合以上判斷,分析人士認為,轟六機群攜帶護航戰機,奔赴遠海執行拒止任務。運九電子對抗機和運油20加油機,負責後勤支援。在此期間,運八反潛機在巴士海峽海域,執行反潛搜索任務。

根據美國海軍的編製,每個航母戰鬥群,都擁有至少1~2艘攻擊型核潛艇。因此,在打擊對方航母及水面艦艇的同時,也應密切關注水下核潛艇動向,避免出現漏網之魚。

從這些情況來看,解放軍的關鍵行動正在逐步完善當中,人員的熟練程度在迅速提高,裝備搭配也越來越豐富。而且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也做出了不同的預案。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個恰當的時機。如果美國在台海問題上一意孤行,關鍵時刻也許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