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以後,世界主要國家都意識到了步兵火力的重要性,紛紛給本國的士兵換裝全自動步槍。不過美軍卻出奇的保守,美軍高層認為大規模裝備自動步槍會導致無謂的浪費彈藥,因此拒絕武器自動化的浪潮。不過在二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M1加蘭德年事已高,最終美國軍方委託春田兵工廠研發新式步槍。
二戰傳奇名槍M1加蘭德
1957年,基於M1加蘭德步槍的M14橫空出世,它的許多結構和原理都繼承了M1步槍,不過卻可以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兩種射擊方式;由20-30發子彈的可拆卸彈匣供彈,使用7.62×51毫米的全威力步槍彈。美國軍方對這把武器十分滿意,因此很快就讓它開始服役。然而這把被美軍寄予厚望的武器沒過幾年就被實戰無情的嘲弄了。
早期版本的M14,可以看出在許多設計上與M1加蘭德一脈相承
1965年,美軍主力部隊直接干涉越戰,幾十萬把M14步槍開始經歷大規模實戰考驗。然而M14步槍在越南卻明顯水土不服:該槍使用全威力彈主要是針對裝備了防彈衣的蘇軍,然而北越士兵幾乎沒有穿防彈衣的,這就使得M14停止效果差,打出來的傷多是貫穿傷,殺傷力不大。儘管該槍精度很高,但是越南茂密的熱帶雨林遮擋了視野,絕大多數步兵交火都爆發在100米內,精度高根本沒什麼用。最後,越南天氣潮濕炎熱,使得M14爆發出了不少穩定性問題。更要命的是,M14還碰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敵—AK47。
由蘇聯和中國支持的北越武裝裝備了大量的AK47步槍及其衍生型號,由於可以全自動射擊,火力遠超美軍的M14。儘管M14也可以全自動射擊,但是首先它的彈匣一般只有二十發子彈,而AK47有三十發;其次M14採用了全威力彈,大威力必然伴隨着大後坐力,因此該槍在全自動射擊時幾乎無法瞄準,而AK47採用7.62×39毫米中威力彈,後坐力小了很多,而且因為子彈輕了不少,所以北越士兵單兵攜彈量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比美軍單兵高。因此,M14在交火中完全不是AK47的對手。
AK47打的M14毫無還手之力
正所謂"貨比貨的扔",眼看着拿着M14的美軍被北越士兵手中的AK47打的哭爹喊娘,美軍拿出了"壯士斷腕"的勢頭,於1967年直接將M14退役,僅在部分部隊中保留少量的M14和改進版本。這把步槍服役不到十年便退役了,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接替它的便是大名鼎鼎的M16,儘管M16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改正了M14的幾個痛點,至今仍在美軍中服役。
雖然M14被打入冷宮,但是縱使美國財大氣粗,也不忍心將幾十萬支步槍白白扔掉,恰好當時美軍被裝備了SVD狙擊步槍的北越狙擊手打的心驚膽戰,因此美軍將部分M14改進成了M21狙擊步槍,用以對抗SVD。M21半自動狙擊步槍既有傳統狙擊槍的高精度,在狙擊戰時還有半自動步槍的火力優勢,因此頗受美國狙擊手們的歡迎。著名狙擊手查克·馬威尼便是利用M21的半自動特性完成了三十秒內狙殺16名北越士兵的傳奇戰例。事後他指出如果自己用的是傳統的栓動狙擊槍,是不可能完成這麼高難度的任務的。
仍然活躍在美軍手中的M14改進型號
到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時,美軍發現這些地方十分乾旱開闊,正好讓M14填補自動步槍和狙擊槍之間的活力空白,於是M14徹底煥發了第二春,出現了M14EBR、MK14和M39等眾多改進型號,繼續活躍在美軍中。如今我們也常常可以在各類新聞中看到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