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中美關係越發緊張,有關兩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對比的話題再次出現了,毫無疑問,此次又是美國方面挑起來的話題。根據美國相關新聞網站上發表的文章中顯示,一位美國海軍分析家克里斯托弗·卡爾森在近日得出一個“令人安心”的結論:儘管中國海軍實力在日益擴大,但這種增速將會放緩,並且其實力不會超過美國海軍。
該分析家此番話不管是真是假,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番話得到了包括美國官員在內的大多數美國人的“讚揚”,他們對卡爾森分析出的結論倍感欣慰。或許在他們看來,這一結論能夠痛打那些認為中國實力將超過美國的大多數人的臉。卡爾森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海軍的規模越來越大,且越來越好,建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確實是不爭的事實。經過十多年的重大投資,目前中國海軍艦隊是世界上主力戰艦數量最多的,但他們並不認為這是用來衡量海軍力量的唯一標準。
就當前而言,中國海軍有360艘主力戰艦,比美國海軍戰艦足足多了60多艘,這明顯能夠證明雙方軍事實力的數據,卻被卡爾森徹底“顛倒”。他表示中國的船隻雖然很多,但美國船隻卻要比中國的船隻大很多,與此同時,美國船隻的裝備要更為精良一些。該分析師的這番話明顯是酸葡萄心理,如果真的能夠用船隻的大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那麼美國“羅斯福”航母為什麼卻接二連三出現問題?航母上廁所堵塞的問題都遲遲未能解決好?此次疫情期間,更是一度“趴窩”。
再者,航母的“大”在導彈眼裡都是個“活靶子”。倘若我國近些年來在海軍方面的發展不足以是個“威脅”的話,想必美國專家以及美國官方也不會頻繁拿美國海軍與中國海軍相比較。而這恰恰證明了,我國海軍方面的迅速發展讓美國感到害怕。儘管卡爾森也在報告中承認了在過去11年,我國在船舶建造以及維護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總工時比前11年相比,增加了近5倍,但這所謂的“誇獎”只是一個鋪墊。
此前,有美國外交官預計中國21世紀到30世紀初,海軍力量將會擴大近乎一倍,此次卡爾森就對此進行了反駁。在他看來,想要實現這樣大的擴張,必須增加93%的工時,更重要的是這必須要增加一筆巨大的資金。維持一支龐大的艦隊,需要大量的人力,時間以及金錢,但由於現在中國經濟的速度遠低於早期,想要這樣顯著地進行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這還不包括更大的艦隊給造船廠以及預算帶來的負擔。”
總之,該分析師認為中國的資源是有限的,無法進行這樣大的擴充,因此,想要超過美國海軍不太可能。可不可能這個另說,僅從卡爾森的分析走向來看,從一開始他就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中國國防建設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我們只是想建設一個安全的發展環境,而所有軍中的建設也都是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的。至於什麼爭奪全球霸主的地位,只是美國自身的焦慮,不管是否處在這個位置上,我國不在意,也無心去跟美國爭。至此,我國人反應平淡,畢竟該分析師所得出的結論根本都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