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馬拉松之戰中將波斯擊退,但是可以預見波斯人必然還會捲土重來,於是雅典開始建設自己的海上力量。雅典首席執政官提米斯托克利認為,希臘的未來在大海上,他利用羅馬尼亞銀礦的收入建造了160艘三列槳戰艦,並徵集水手日夜操練,形成一支強大的艦隊,使雅典成為愛琴海上第一流的海權強國。
薛西斯為了復仇,又開始了征服希臘的戰爭。而這次波斯帝國來勢洶洶,難以阻擋。
波斯軍隊攻克溫泉關後,長驅直入直取雅典城。提米斯托克利堅信雅典海軍的力量,勸說大家放棄雅典城,在海上同波斯決戰。雖然有一些人反對這一主張,但雅典政府最終還是採納了他的建議。婦女和兒童都坐船到薩拉米斯島上去躲避,所有的男人都乘坐着戰船集中到薩拉米斯灣,雅典人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海上。
直撲雅典城的波斯軍隊並未遇到抵抗,當他們進入雅典城時,整個城市已經空空如也。薛西斯大怒,下令放火燒毀了這座希臘最大、最富庶的城市。就在波斯陸軍直撲雅典的時候,波斯海軍也繞過優卑亞島,開到雅典的外港比里猶斯,他們水陸呼應,大有氣吞山河、踏平希臘之勢。
希臘人民並沒有屈服,他們把勝利的希望寄托在海上,因為雅典海軍是一支強大力量。事實上就在斯巴達人準備和波斯陸軍展開戰鬥之際,希臘聯合艦隊就已經和波斯海軍在海上交火。此時的雅典雖然擁有希臘最強大的海軍,但提米斯托克利為了聯盟的團結,主動提出由斯巴達人出任聯合艦隊的統帥,不過斯巴達人不善於指揮海軍,所以處處要向提米斯托克利請教,因此,提米斯托克利實際上掌握了希臘聯合艦隊的統帥權。
在優卑亞島北端阿忒米西翁海峽,提米斯托克利指揮希臘海軍在第一個回合就成功阻止了波斯海軍的進攻。可是正在這時溫泉關陷落的消息傳來,斯巴達國王已經陣亡,來勢洶洶的波斯陸軍正像雅典開進。眾人這個聽到消息後,無心再戰,當晚便南撤到薩拉米斯海峽,波斯艦隊隨後也尾隨而至。
薩拉米斯海峽位於薩拉米斯島與希臘本土之間,東面海峽出口處有一個小島,把海峽分為兩個出口處。海面狹窄,最寬只有1200米,希臘聯合艦隊都集中在薩拉米斯海峽的東端,共有約400艘三列槳戰艦,其中雅典的艦隊所佔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
在離薩拉米斯海峽九公里之外的法列隆港,薛西斯召開了一個御前會議,各國前來參戰的海軍首領都在揣摩薛西斯的心思,顯然薛西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殲滅希臘海軍。所以眾人都說在薩拉米斯海灣決戰是最佳的時機,只有伊奧尼亞城邦的女王阿提米西亞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這個女王建議波斯海軍不要管希臘艦隊,而是直接開赴伯羅奔尼撒,向那裡發起進攻,這樣薩拉米斯海灣中的希臘聯合艦隊就會四分五裂。因為伯羅奔尼撒人一定會趕去救援自己的家園,而絕不會留在這裡為雅典人出力,到時候希臘聯合艦隊就會因為盟友的離去而瓦解,從而走向毀滅。
作為希臘人,阿提米西亞女王確實了解希臘人的心思,她的預測完全準確。可惜的是薛西斯並沒有聽取她的建議。薛西斯認為大多數人的意見才是可靠的,但其實所謂大多數人的意見,也只是揣摩他心思後提出的建議。
面對波斯軍隊的水陸夾擊,集中在雅典城南薩拉米斯海灣的希臘聯合艦隊這時也發生了動搖,大家對能否打敗波斯大軍毫無信心,特別是在聽到雅典失陷的消息後,更是人心惶惶。聯盟的部隊都驚慌非常,有些城邦的人打算把船駛離海灣去保衛自己的家鄉,希臘艦隊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危險。在這關鍵的時刻,統帥雅典海軍的提米斯托克利挺身而出,建議召開軍事會議,商討作戰方案。
針對軍心動搖的局面,提米斯托克利指出,在狹窄海域作戰,聯合艦隊還能以少勝多,如果撤出薩拉米斯海灣,在寬闊的海面上與強大的波斯艦隊決戰,那聯合艦隊必然會覆滅。儘管他所說的都十分正確,但這時的他卻是孤立的,面對強大的波斯艦隊,幾乎所有的海軍將領都主張退保科林斯海灣,以保全伯羅奔尼撒半島。面對孤掌難鳴的局面,提拉米斯托克利說:“這樣的話我希臘海軍就退出聯盟!”這一招還是管用的,因為沒有實力強大的雅典海軍的參加,希臘聯合艦隊也就等同於解散。
儘管暫時穩住了局面,但人心仍然不穩,提米斯托克利有暗中使了一個絕招,他派人把消息透露給波斯人,說希臘聯軍的戰艦想要逃跑,於是薛西斯下令波斯艦隊封鎖了薩米斯海灣兩端的出口。面對波斯艦隊的封鎖,那些想要離去的船隻不得不留了下來,只好死心塌地再次和波斯人決戰。
這次海戰,薛西斯志在必得。他把指揮權交給女王阿提米西亞,自己在薩拉米斯海灣附近的一個山丘上搭起帳篷,悠然觀戰,站在他身邊的人手拿着紙筆,這是一個史官,已經準備好如實記錄下波斯海軍的輝煌勝利!
薩拉米斯島
愛琴海有史以來最大的槳船海戰爆發了。希臘戰艦的船頭有一個數米長的巨大尖頂,上面裹着青銅,當戰艦全速沖向敵船時,尖頂可以撞破對方的側舷,一旦進水敵方船隻就將失去戰鬥力。和希臘戰船相比,波斯的三列槳戰艦更高、更大、更快,而且數量也多一倍,有近800艘。
面對衝進薩拉米斯海灣的波斯艦隊,希臘艦隊分成兩隊突然發起攻擊,發揮其船小靈活,在狹窄海灣運轉自如的優勢。同波斯海軍進行接舷戰和撞擊戰,反覆衝擊波斯艦隊。波斯前鋒艦隊抵擋不住被迫後撤,而後面的波斯戰艦並不知道戰況,他們敲着戰鼓正往前沖,由於正值順風,鼓成滿帆的後援艦隊沖入海灣正好和後撤的前鋒船隻迎頭相撞,在狹窄的海域內亂作一團。而希臘海軍則乘勢猛攻,波斯海軍損失慘重。阿提米西亞女王在旗艦上指揮艦隊作戰,發現己方艦隊被切割得七零八落,知道敗局已定,只好指揮旗艦從混戰中沖了出去。
在山坡上觀戰的薛西斯看到希臘海軍開始佔上風時,不可一世的他就開始後悔了;當發現戰局越來越對波斯人不利的時候,他開始祈禱上帝讓戰局逆轉;當希臘人勝利後的歡呼聲響徹雲霄時,他開始失魂落魄:“我手下的精銳的男人士兵都變成了婦人,而婦人卻變成了男子!”
這次海戰希臘以損失不到50艘戰船的代價,擊沉了近300艘波斯戰船。波斯海軍傷亡數萬,戰艦的殘骸和溺死的士兵被海潮衝到薩拉米斯島對岸的海灣里,堆滿了幾公里長的海灘。失敗的現實讓薛西斯不得不開始考慮遠征軍的前途,海軍戰敗,陸軍的後勤供給失去保障,希臘海軍可能會乘勝直撲赫勒斯邦海峽,截斷他的歸路。於是他命令殘存的戰艦迅速撤到赫勒斯邦海峽。幾天後,他留下部分兵力在希臘繼續作戰,自己則率其餘部隊退回小亞細亞。
薩拉米斯海戰是世界海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也是希臘由防禦轉入進攻的轉折點,從此確定了雅典在愛琴海上的強國地位。第二年,以斯巴達為核心的希臘聯軍又在普拉太亞徹底擊敗波斯陸軍,戰爭主動權從此完全落入了希臘人手中。
這是雅典率領海軍創造的傳說,雅典海軍、斯巴達陸軍成為希臘眾多城邦中的戰力天花板,在擊退波斯的入侵後,雅典和斯巴達各自拉攏盟友,開始了長達26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我在以後會將雅典和斯巴達如何走向衰落,向大家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