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俄軍竟然恢復這種“鋼鐵巨獸”

2025年07月10日00:30:19 軍事 3545

覆蓋厚重裝甲、密布各種槍炮的裝甲列車曾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紅極一時,但此後因為機動能力受限以及部署困難,這些鋼鐵巨獸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沒有想到的是,如今在持續了3年的俄烏衝突戰場上,俄軍重啟了一列名為“葉尼塞”號的裝甲列車,並部署到前線地區以維護補給線的安全。

活久見!俄軍竟然恢復這種“鋼鐵巨獸” - 天天要聞

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報道,這列裝甲列車在俄軍中部集團軍群的演習中公開亮相,並參與了實彈射擊演練。據稱該裝甲列車已經正式參戰,主要負責維護鐵路補給線周圍的安全。它可能是之前蘇聯時代遺留的典型裝甲列車重新整修後的產物。據介紹,典型的蘇軍二戰時代裝甲列車會安裝多個坦克炮塔作為關鍵火力,必要時還會搭載大口徑火炮。同時加固的車廂側面還會布置大量機槍作為輔助和防空火力。

從俄軍公布的照片看,“葉尼塞”號裝甲列車配備了多種武器,包括高射炮和機槍等,但沒有二戰裝甲列車普遍配備的大口徑火炮——畢竟時代不同了,如今裝甲列車主要任務還是巡邏和驅趕對鐵路後勤線的各種威脅,不用直接參与對前線的火力支援。不過作為提升火力的一部分,其中一節平板車上還固定停放一輛bmp-2步兵戰車,使用30毫米機炮提供火力掩護。

活久見!俄軍竟然恢復這種“鋼鐵巨獸” - 天天要聞

根據俄軍的說法,這類裝甲列車主要用於護送後勤車隊、進行鐵路偵察與維修任務,同時提供必要的防護。當前俄軍後勤線路主要面臨的威脅是小規模的烏軍特種部隊的破壞行動,他們可能使用無人機或埋設地雷摧毀過往運輸卡車。但無論是無人機還是地雷,對於有着厚重裝甲保護的裝甲列車幾乎無法造成威脅,即便鐵路被炸毀,行駛相對緩慢的裝甲列車也能及時停車和搶修,缺乏攻堅能力的烏軍小分隊很難實現足夠的破壞,反而容易暴露目標遭到俄軍火力的直接覆蓋和優勢兵力的清繳。

活久見!俄軍竟然恢復這種“鋼鐵巨獸”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這也並非俄軍首次在近年局部衝突中投入裝甲列車。2000年,俄軍的“貝加爾湖”號裝甲列車在格羅茲尼戰役中,就成功護送物資並壓制了車臣武裝的滲透。俄烏衝突爆發後,“貝加爾湖”號再次投入戰場,協助從赫爾松地區撤離部分滯留在烏克蘭境內的外國公民。俄羅斯衛星網在2022年12月曾透露,俄軍還曾投入一列裝甲列車用於鐵路沿途的護送工作。除了配備有堅固的裝甲和完整的火力配備外,該列車內部還有着帶有生活車廂,包括卧鋪、廚房、餐車、衛生間等,設施配備極為齊全。當時高射炮編組負責人維亞切斯拉夫稱,他們曾在列車行駛過程中發現並摧毀過低空飛行器、地面輕裝甲設備、烏軍的防禦陣地等。列車停下的時候,車上的工兵會下車,使用掃雷設備檢查鐵路和橋樑是否埋設了地雷,並修復鐵路上的小型損傷。

活久見!俄軍竟然恢復這種“鋼鐵巨獸” - 天天要聞

從這個角度看,裝甲列車雖然屬於“過氣網紅”,但在俄烏戰場上的廣袤區域內依然是可靠的鋼鐵巨獸,仍然能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畢竟咱們有句話是“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當年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發現最傳統的毛驢在山區,比各種先進運輸工具都靠譜,也是一樣的道理。

‌來源:憤怒的熊貓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差5分鐘就輸!113師冰河赤腳奔襲創朝鮮戰場奇蹟 - 天天要聞

差5分鐘就輸!113師冰河赤腳奔襲創朝鮮戰場奇蹟

1950年10月,鴨綠江面結起薄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作為首批入朝部隊跨過江界。東北軍區1949年的文件記錄這支部隊“人數最多、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其麾下112師、113師均為“頭等主力師”。從松花江轉戰雲南,行程5000公里殲敵1
持續虧損的蛋雞養殖三季度是否還有出頭之日 - 天天要聞

持續虧損的蛋雞養殖三季度是否還有出頭之日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公布的最新全國平均雞蛋出場價格顯示,7月2日當周蛋價為5.4元/公斤,自4月下旬以來一直處於持續下行的趨勢,已經下跌1.61元/公斤,處於偏低的水平。而蛋雞養殖收益與雞蛋價格緊密相關,隨着蛋價的持續下行但玉米等飼料成本出現上行
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 天天要聞

志願軍老兵救下垂死少年,60年後再續前緣

“終於又見到您了,我的救命恩人!”7月9日上午,浦東合慶鎮躍豐村委會辦公室,上演了一場特殊的久別重逢。88歲的志願軍老兵顧菊康與76歲的徐耀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前者是醫生,後者是他從豬圈裡救下的垂死少年,這是一個時間跨度長達60年,關於醫者仁
遼寧黑龍江養老金調整在即,同樣4000元,漲錢竟差這麼多? - 天天要聞

遼寧黑龍江養老金調整在即,同樣4000元,漲錢竟差這麼多?

隨着2025年7月的到來,全國退休人員翹首以盼的養老金調整窗口期日益臨近。儘管本年度的調整通知尚未正式發布,但結合近年慣例——尤其是去年6月17日國家通知發布、6月28日各省方案落地、7月底前補發到位的高效節奏——今年的調整工作預計仍將在本月內塵埃落定。